福建閩劇是怎麼形成的?發展歷史是怎麼樣的?

戲曲說

閩劇,又稱福州戲,是由儒林戲、江湖戲、平講戲等地方戲劇藝術結合而成,並吸收弋陽腔、徽調和京劇表演的一個多聲腔的劇種,流行於福州及閩中、閩東、閩北等福州方言地區。

上圖閩劇《梅玉配》劇照

曹學儉精通音律,擅長度曲,創作出適合福州方言音韻演唱的新腔。當時文人評論這種新腔曰:“曲向花間度”、“翠管時調風”、“新編樂府鶯喉囀”,可見腔調之優美。後來閩劇藝人稱之為“逗腔”。清兵入關後,曹學儉上吊殉國。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藝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場面再也看不到,石倉園也隨之破落荒蕪,儒林班從此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

上圖福州洪塘金山寺

與此同時,江西的弋陽腔也在福建民間廣為流傳,因戲班長年累月走鄉闖寨流動演出,故被稱為“江湖戲”,唱白均用“土官話”,音樂曲調統稱為:“江湖調”。常演的傳統保留劇目俗稱“江湖三十六本頭”,又稱“七雙八贈二十一雜”。江湖戲的高臺表演藝術與技巧,以及前臺乾唱、後臺幫腔、鑼鼓伴奏、高亢激越的喧鬧場面,特別適合廣大城鎮山鄉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觀賞習慣,因而在民間逐漸紮下了根。

上圖閩劇《狀元記》劇照

江湖戲與深受士大夫青睞的儒林戲,成了雅俗的鮮明對比。但是,江湖戲由於唱白“均操土官話”,在福州方言地區流傳時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而得不到發展。而一種純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講戲”,便應運而生了。

光緒三十四年至宣統年間,儒林戲與江湖戲、平講戲結合融匯,俗稱“三合響”,開始形成了今日閩劇的雛形。隨後,閩劇進入了多聲腔劇種的成熟期。當時福州城裡有名的戲班有“舊賽樂”、“新賽樂”、“三賽樂”、“善傳奇”、“賽天然”、“慶天然”等,民眾稱其為“三樂一奇兩頭羊”(福州話“然”與“羊”同音)。此外,還有“賽月宮”、“群芳”、“天仙”等女班。這些班社規模大、劇目多、行頭新,均有一批名藝人作臺柱。其中“鄭(奕奏)、曾(元官)、薛(良藩)、馬(秋官)”號稱閩劇早期的“四大名旦”。鄭奕奏先後主演了大小劇目100多個,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秦香蓮、霍小玉、孟姜女、杜十娘、林英祖、祝英臺等數十個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悲劇女性形象。他在繼承閩劇傳統“逗腔”唱法的基礎上,創造出獨特的唱腔風格,總結出“素、淨、休”與“快、緊、收”六字舞臺表演藝術經驗,形成“鄭派藝術”,是閩劇藝術的第一個高峰。鄭奕奏被譽為“閩劇泰斗”。


古道犀風

閩劇又名福州戲,發源於福建中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其形成過程相當複雜,我這裡就簡單的說一下。

在明朝萬曆年間,唱江湖調的“江湖班”和以方言演唱的“平講班”,以及唱崑曲、徽調的“嘮嘮班”原本是同時存在的,後來漸漸地以“平講班”為中心。

到了19世紀後期,唱江湖調、洋歌調的“平講班”與唱逗腔、洋歌的“儒林班”又與唱崑曲、徽調的“嘮嘮班”形成新的“三下響”,卻又以“儒林班”為中心。

民國初年,閩劇開始吸收京劇的表演藝術,而且由小到大,日趨繁榮,其“曲牌體”包括了以下四種腔調。

江湖調:由長樂、福清一帶的民歌和閩南傳來的傀儡戲腔調融合變化而成,唱詞通俗、口語化。

洋歌調:主要源於江西傳來的傀儡戲曲牌,曲尾均有幫和。


逗腔調:包括急板、倒板、急板疊、疊牌、寬板、寬板吟、寬板疊、觀容、觀容吟、淚透、自掏嶺、板下壯、水過浪等。

現在閩劇的發展,也受到了挑戰,面臨著青黃不接,沒有領軍人物的尷尬地步,希望當地能夠好好振興閩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