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茅臺 、 海天 、 格力 、 福耀:製造業就怕貨比三家

產品製造商的命運會迥然不同。有些企業“一本萬利”,綿延不絕;有些企業則斷斷續續,你不再投入,就難再產出。今天,給大家獻上茅臺、海天等幾家企業的另類分析和數據,(這也是投資人經常忽略的關鍵點) 先上圖:

股市分析:茅臺 、 海天 、 格力 、 福耀:製造業就怕貨比三家

閱圖說明:1.由於折舊不用再付錢,已經作為成本進入產品的成本里了,(已實現的利潤裡已經剔除了折舊)所以應企業未來的資本支出更重要(以後再附上一文詳細探討)。本表的重點在於探討資產結構的輕重問題,其他內容先略過。2.(折舊 / 淨利潤)一項,並非是兩者有什麼直接關係,這裡是一個比例數值,只是“比較”。3.製造業更應該考察現金流入和流出,但本表列舉的企業現金流幾乎不存在大問題,所以暫且先不討論。4.固定資產回報率一項,使用的是原值。

如上圖所示,信息量很大,小黃在此就不一一照著念出來了,主要再補充幾點個人看法:

1, 由於這些企業都很熟悉了,別的不說,$貴州茅臺(SH600519)$ $格力電器(SZ000651)$ 在這方面表現依然搶眼,(後面還會再放上前幾年的表格)。這裡要先說明一下,其實並非所有企業的固定資產的真正折舊,都會有會計處理上的那麼厲害,像茅臺這樣的固定資產應該不會折舊的,時間一長反而增值;像一些重工業的折舊,可能比會計上的折舊還快(它的折舊政策可保守、可激進)。本文探討的折舊,僅僅是為了方便作對比,不同企業的差別是很大的!當這些企業出現大致的估值,而投資人只需選1~2個行業或企業,那樣本文做這些比較顯然十分有意義。

2, 福耀玻璃(SH600660)可謂是“不輕”,其固定資產佔比較大,折舊/總資產這一數值就達到了3%,要知道它的總資產回報率才8%出頭,這樣的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它的固定資產回報率只在20%徘徊,這意味著它要靜態5年的時間,利潤才能再造一輪固定資產。從這個角度來看,福耀身處於產業的中段,並沒有格力電器那種處在產業鏈終端的製造業的優勢大。

3, 上汽集團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龍頭,其資產運用的效率非常高,這點在它“低毛利、高週轉”的數據上得以體現。上汽的資產並不怎麼“重”,至少沒有汽車行業想象的重,(整車製造的企業特點),但是汽車行業始終是效益較低的行業,跟家電行業比較,不管是效益、還是效率,結果已經體現了!

4, 至於為什麼放了一個精鍛科技上來比較,是為了一探究竟,對比鮮明。據瞭解,汽車零部件的製造環節裡,差速器精密製造是難度較大、資產較重的環節。精鍛科技的毛利率是亮點,在製造業裡都算好的了,但是很遺憾——各位已經看到了,除此之外,它的總體表現不盡如人意,資產太重,折舊支出太多。它的總資產回報率才多少啊,8%出頭,而折舊就佔了一大半,跟利潤相比,折舊也是佔了一大半。如果是居於擁有生意的角度看,你只能投資1~2個生意,到底要選誰,而精鍛這種生意在這裡的表現是如何,各位已經看到了。

對於製造業的分析,小黃認為固定資產的分析很重要,它生產了該製造企業的核心——商品。當我們投資製造業的時候,本質上,大多數資本都注入了企業的“固定資產”,所以固定資產是我們企業的經營財富的創造的起源。固定資產的回報率基本體現了:生產這個商品,到底是一樁好生意、還是差生意。而其餘的流動資產配置,以及配合點兒借債,都是更好地提升股東權益的回報率。

由此,製造業的核心資產一般都是固定資產,存貨,而那些固定資產佔比過高的企業,會成為人們口中的“重資產公司”:結合上表,小黃來探一個關鍵點:

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是不一樣的,取決於不同器材的使用壽命、以及管理層採用的折舊政策。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關鍵點在於:固定資產的比重。如上圖,除了茅臺以外,其餘幾家公司的固定資產年折舊率都在7~8%之間,這並不能說明問題,然而一旦帶入總資產裡邊,

同樣折舊率的情況下,固定資產佔比60%的公司,其折舊支出會遠遠超過固定資產佔比只有15%的公司。具體的數據,大家一覽無餘!所以,在此,小黃試圖更正一個一直以來容易被誤解的說法(包括小黃自己之前也誤解了):

在重資產公司中,“固定資產折舊快”——是個偽概念,佔比過高的固定資產,其折舊會讓總資產被侵蝕更快,這才更確切。

在製造業,特別是固定資產佔比很大的製造業,一定要重點觀察固定資產收益率。小黃認為這一數值低於20%就會拖後腿比較多了,用“人話”翻譯過來就是:固定資產收益率20%,就代表著利潤要5年內再造一輪固定資產。否則,日漸增長的固定資產、以及相關支出,會嚴重拖垮自由現金流。優質的企業1~2年的現金利潤就基本上覆蓋了固定資產,何須5年,甚至7~8年呢?當然,固定資產佔比高,這本身不是壞事,需要綜合整體回報率來看。但資產又重、週轉又慢、固定資產回報率又低的,它們的長期自由現金流一定有問題。固定資產本身不是風險,它真正的風險是其成果——也就是商品不好賣、競爭力下降,那麼已有的產能就會面臨淘汰、過時,這才是其最大的風險。

製造業,不得不提資本性支出。小黃一貫 的觀點,當你在為產業的未來展望、產品的龐大市場容量、企業未來巨大的成長空間感到振奮時,一定要想一想,公司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它要先付出多大的投資,然後取得了成績後,又要再付出多少投入,才能守住規模。最後,投資人能獲得多少自由的現金流,這才是公司創造的價值。否則誰願意繼續給予公司原來的估值?

接著上面,獻上過去三年的圖:

股市分析:茅臺 、 海天 、 格力 、 福耀:製造業就怕貨比三家

股市分析:茅臺 、 海天 、 格力 、 福耀:製造業就怕貨比三家

股市分析:茅臺 、 海天 、 格力 、 福耀:製造業就怕貨比三家

至此,如果還沒感覺到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千差萬別,小黃再補充幾言,讓各位更身臨其境。

海天味業:60億固定資產,一年創造35億利潤,固定資產回報率在60%左右。這意味著它用不到2年的時間,就把讓固定資產“回本”一次。假設它的固定資產能用6年(事實上遠遠不止),假設利潤不變,6年總共創造210億現金利潤。6年後就需要重新投入了,假設還是購置同樣的產能(忽略產能漲價),它就需要再投入60億,那樣投資人剩餘150億的現金

精鍛科技:18億固定資產,一年創造2.5億淨利潤。給它比海天味業更久的使用年限,假設是8年。8年創造利潤20億,到時候重新購置18億固定資產以維持運營,投資人僅剩下2億的自由現金。

當然,以上僅僅是簡單計算,並不精確,讓折舊一次性輪迴(真實環境裡也不會這樣)。但是這就很生動的體現了: 隨著重資產的行業和公司每前行一步,極端情況下終將耗光投資人的自由現金,最後的投資人最後得到的是隨著賬面資產一同增長的生產設備、以及大量存貨

。當然,如果此時公司產品還繼續暢銷,沒什麼好擔憂的。前面說了,固定設備本身不是風險,而是:一旦產能落後了,過時了,淘汰了,它則太難全身而退了,滿車間過時設備才是最大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