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號時間最長的,中國史上最懶的皇帝,但卻最會賺錢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徵,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始終“魁柄獨持”,可謂操權有術,從這一點說,他不是一個庸人之輩。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雄才大略。

明朝年號時間最長的,中國史上最懶的皇帝,但卻最會賺錢

明朝滅亡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有個原因大家都出奇一致,當時,正是整個世界處於翻天覆地的大變動時期。中國封建社會也已經發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產關係開始萌芽,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也同樣處於由古代社會向著近代社會轉型的劇變前夜。所以朝廷那時候是非常的窮,明朝初期輕視商業,從商的沒幾個有錢,所以商稅非常低,一般三十稅。一不包括鹽礦茶這種暴利行業,奇葩的是,縱然後來明朝商業發達了,商稅竟然大體沒變過,導致農稅收上來沒多少錢,商稅沒多少錢可收,財政長期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所以怎麼賺錢這個問題一直是歷代皇帝心頭大患,但有個皇帝,雖然是明朝,甚至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懶的皇帝,卻神乎其技地撈來大把銀子。解決了缺錢問題,他就是萬曆皇帝。

明朝年號時間最長的,中國史上最懶的皇帝,但卻最會賺錢

面對各種壓力,萬曆皇帝實施了清丈田畝為目的,糾正田制混亂,一次全國性的土地大清丈,朱元璋時期那次大清丈為明代田賦徵收奠定了基本框架,到了明中葉以後國家賦稅收入越來越少,為了改變有田者不交納稅糧、無田者苦於賠納的怪現象,使田畝與稅糧掛鉤,通行清丈全國範圍、職責、政策、方法、費用、期限等制定了八項規定,成績得改變,但仍不滿足的萬曆皇帝又開始通過向各地徵收礦稅明神宗銀的方式,增加內庫的內帑。在此以前,內庫主要收入為金花銀,即依靠南直隸地區的田賦。不過內庫所有收支最終仍由戶部負責,並對皇帝的使用進行嚴格的干預和管理。礦稅銀除補貼內帑用於宮廷膳食以外,更多則用於國家開支,尤其是賑災用錢。隨後又推翻了大明祖制,宣佈所有海禁一律廢除,每條船隻要交錢,想開哪去就開哪去。乃至後來又去收稅的太監表示,咱們大明的船越來越大了,原來一批貨物兩艘船才能帶走,現在一艘就夠了,而萬曆皇帝又覺得有油水撈,下令提高每條船的稅,海商就造更大的船,萬曆皇帝就徵收更高的稅,結果就是明朝的造船技術越來越強了。

明朝年號時間最長的,中國史上最懶的皇帝,但卻最會賺錢

明朝年號時間最長的,中國史上最懶的皇帝,但卻最會賺錢

歷代評價,萬曆前十年,勤於政務,主持“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後期罷朝近30年,怠於政事,貪財好色,醉生夢死,雖江南一帶的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但是階級矛盾也日益加劇,文官集團的黨爭使得政治日益腐敗黑暗,東北的女真趁虛興起,因而種下了明朝滅亡的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