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呂布是什麼樣的?

一壺秋色淡清歡

現代人一提到呂布首先就是想象到一個威猛的美少年形象,因為畢竟“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但歷史上呂布真實的相貌如何卻無從知曉,因為《三國志》等史書對呂布究竟長得什麼樣根本沒有記載。最多的記載就是呂布“善弓馬騎射”,“臂力過人”,據說堪比前漢名將李廣,所以也有“飛將”美譽。但是關於呂布相貌年齡卻隻字未提。只是有過呂布曾經認劉先主做自己的弟弟的記載,由此可知呂布的年紀比劉備要大不少。也就是說呂布在縱橫天下時就已經是一位大叔,其實不僅僅是呂布,三國時另一位被後人視為美少年的常山趙子龍也是一位年紀比劉關張都要年長的老將。



何潤東版呂布,儼然是一位青年才俊的形象

那歷史上的呂布究竟是怎樣的人呢?

呂布首先是一位出類拔萃的騎士,這一點《三國志》本傳中記載,呂布被擒後,對曹操說:“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也就是說呂布對自己武藝是非常自信的。身為階下之囚的他這時候說出這種話,頗有西楚霸王那句:“天亡我也,非戰之罪”的意思。曹操在聽了此番話後也並不是毫不動容,而是“有疑色”,有些動心,這說明曹操對於呂布所統領軍隊的戰鬥力也是很欣賞的。曹操用兵自不必多說,那是歷史上少有鬼才,對呂布也是相當瞭解,所以說呂布作為武將,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其次呂布也絕非演義中有勇無謀之輩,而是智勇雙全。據王粲《英雄記》中記載:“紹假布領司隸校尉。外言當遣,內欲殺布。明日當發,紹遣甲士三十人,辭以送布。布使止於帳側,偽使人於帳中鼓箏。紹兵臥,布無何出帳去,而兵不覺。夜半兵起,亂斫布床被,謂為已死”。可見呂布不僅勇敢也頗能識人。實際上呂布聯合王允誅殺董卓;與陳宮張邈襲取兗州;夜襲徐州;日後幫助劉玄德攻打袁紹;這些事件說明呂布的政治敏感度可以說相當之高。


但是呂布最終還是一敗塗地。原因便是陳壽在《三國志》指出的“輕狡反覆,唯利是視”。比如弒丁原這件事給了呂布相當大的好處,但是也給了很壞的影響。東漢末年重視氣節忠義,雖然是個亂世,但英雄人物大多底線都未打破,尤其是因為利益原因而殺君弒主,這是很令人無法原諒的事。中國從來講究臣可以擇君,君臣不是同路人,那就各自走開,對此古人一直都很寬容,但是主公沒有得罪之處臣子就叛變造反,而且還弒君邀賞,這構成了對公序良俗的挑戰,呂布一生至少幹了兩次半類似的事,丁建陽、董太師各一次,偷襲收留自己的劉玄德霸佔徐州算半次。這使得他在天下人面前難以得到尊重,比如雖然他殺了董卓,但是與董卓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袁術袁紹都鄙視其為人,惡其反覆,拒絕與之聯手;也正是有如此劣跡,一向寬厚的劉玄德和待人也不算苛刻的曹操才會因為董卓、丁原的前車之鑑而決意將其除掉。

在人類歷史上,像呂布這樣的人不絕於史,比如像近代的馮玉祥、石友三,這些人借亂世之力成為一時的贏家,又被亂世迅速的碾壓,是他們的存在使本已經混亂世道進一步淪為修羅世界,也正是這些人最終會被自己一手養大的怪獸所吞噬。因為——“亂世,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亂世”(沖田總司語)

京戲中呂布的人設,突出了惡之花的特點和溫侯的身份


散騎舍人

我們瞭解歷史,只能通過史書的記載和民間的流傳,至於有多真實,誰也保證不了。因為史書多多少少都會融進個人的情感和愛憎、多多少少會遭到後人的篡改。所以,要討論歷史上的呂布是怎樣的,茶館選取最接近真實的陳壽《三國志》作為藍本,從3個問題進行分析。

一、呂布的人生經歷是怎樣的?

《三國演義》裡,呂布的人生軌跡很簡單,原為丁原義子,然為利所動而殺丁原投董卓,因美色殺董卓投王允,投袁紹而險些被殺,投劉備而奪其徐州,得徐州而不能守,最後被曹操所擒,殞命於白門樓。雖然有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讚譽,但說到底只是如張飛所說的“三姓家奴”。

那在《三國志》裡的呂布,人生軌跡是否如此?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幷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可見“丁原義子”這一身份,書中未見記載,只是呂布為丁原賬下確屬無疑,而且很受待見。

“進敗,董卓入京都,將為亂,欲殺原,並其兵觽。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殺丁原投董卓,併成為董卓義子,確有其事。

“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三國演義》裡的貂蟬,原型大概就是這裡的“侍婢”,而為美色殺董卓也確有此原因。

“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壯健,厚接納之。後布詣允,陳卓幾見殺狀……布遂許之,手刃刺卓。”

從這裡可以看出,董卓被殺並不是王允所用的美人計、反間計和連環計,主意首先出於呂布也終於呂布。

“布自以殺卓為術報讎,欲以德之。術惡其反覆,拒而不受。北詣袁紹……布覺其意,從紹求去。紹恐還為己害,遣壯士夜掩殺布,不獲……備東擊術,布襲取下邳,備還歸布。布遣備屯小沛。布自稱徐州刺史。”

投靠袁紹而險些被殺,投劉備而奪其徐州,小說與《三國志》具有一致性。

然後就是到最後的殞命白門樓,《三國志》這樣記載:太祖塹圍之三月……布與其麾下登白門樓。兵圍急,乃下降……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呂布的人生軌跡與《三國志》記載並不多大出入,只是小說強行給呂布戴上了“三姓家奴”的帽子。

二、呂布是否無謀?

《三國演義》裡的呂布,就是一個莽夫,既不是有謀略的將領,也不是能夠指揮軍隊的統帥,最光輝的事蹟大部分是發生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後面還有轅門射戟、濮陽敗曹操的事蹟),而且體現的也只是在武力方面。

那麼,《三國志》裡的呂布是否就是這樣?反覆讀了之後發現,小說的描寫跟史書的記載相差無幾,在謀略、指揮軍隊方面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事蹟,反而凸顯其實一個不合格的將領和統帥的記載卻非常多。比如對待叛將的處理方式:

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時宮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覺之。布以宮大將,不問也。

三、呂布真的單挑無敵?

《三國演義》裡給呂布的定位就是一個論一對一誰也贏不了他,但除此之外就跟三歲小孩沒有多大區別的莽夫猛將。那《三國志》裡的呂布真的有這麼能打嗎?先看看書中的相關記載:

1、驍武給幷州。

2、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

3、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

4、布有良馬曰赤兔。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

5、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呂布確實是一員猛將,弓馬嫻熟、膂力過人,但要說單挑無敵,實在找不出有說服力的記載。

綜上,歷史上真實的呂布是否就是這樣,不敢妄下定語,但《三國志》所記載的呂布,就是如此。


茶館閒聊

正史中的對戰,自然不可能像是《三國演義》那般動不動就單挑。所謂單挑,大多是方便百姓們接受戰爭的勝敗結果。但這也是很多人認為,行軍打仗得靠猛將,因此那些三國戰將都是武力值爆表。其實這是錯覺。

孫武吳起就不是衝鋒在前的名將。相反,越重要的將軍,一般都會被層層保護,甚至坐鎮後方。這不是說沒有衝鋒在前的猛將,因為呂布就是一個典型的猛將。

史載,呂布經常帶著親衛衝陣,在常山之戰中,憑著幾千兵幫著袁紹殺得數萬黑山軍丟盔卸甲,以矯健敏捷聞名的悍將張燕甚至差點被他擊殺。立下如此戰功必然志得意滿,結果卻遭到了袁紹的猜忌,一路追殺呂布到張楊處。。。


《三國演義》歷史影響深遠,真真假假,真要是想把它和《三國志》摘清楚實在是比較困難。

呂布生於幷州寒族,曾為丁原下屬。至於演義上說認丁原為父,是有文學處理的。

當年何進招四方豪傑入京威脅何太后除宦官,董卓、丁原、王忠三人分別從西、北、東三方帶兵向洛陽出發,丁原燒了孟津渡口,從而引發了宦官恐慌,殺死何進洛陽大亂。董卓率先入京,兼併了何進兄弟掌管的禁軍,丁原晚了一步,於是二人發生征戰。雙方互有勝負,於是董卓轉而玩陰的,策反了丁原頭號戰將呂布,丁原被殺,生前所率的幷州軍團基本由呂布接手。為了安撫呂布,二人情同父子,注意,不是呂布認董做父。

呂布並沒有參加什麼虎牢關之戰,他以騎都尉的身份隨中郎將胡珍出征討伐進犯洛陽的孫堅,結果,由於兩人不和,未戰先亂,被孫堅鑽了空子,斬殺校尉華雄。這一仗也是關東聯軍討伐董卓以來,第一場勝仗,校尉華雄也是盟軍斬殺的最高軍官。

董卓遷都長安,重用涼州、益州、幷州、三輔士族,這其中就有王允(太原王氏)等人。王允拉攏同為幷州人的呂布。當時呂布與董卓小妾有私情,這也是美人計和連環計的原型,呂布怕董卓清算,就答應參與刺殺。呂布與王允結成同黨,在宮門刺殺董卓,然後清掃了長安城中的董卓同黨。王允治政,命令呂布率領著幷州軍團討伐在外的董卓女婿牛輔軍團,雙方激戰,牛輔佔了下風,逃跑被殺。之後涼州人在賈詡、李傕、郭汜等人的統合下,合兵十萬包圍了長安。涼州猛將郭汜與呂布在城下單挑,呂布刺傷郭汜,併成功突圍。

之後的呂布先流浪去了盤踞南陽的袁術處。袁術記恨他當年幫助董卓殺他眾多親戚,不收。呂布就投奔當時袁術的對頭袁紹。袁紹此時正在冀州被公孫瓚和黑山賊輪番攻擊,呂布幫助袁紹把黑山軍打敗,袁紹因為忌憚呂布的戰鬥力而派人追殺呂布。呂布何其機智,識破了暗殺,逃到了幷州老鄉河內太守張揚處。

之後沒多久,曹操興兵為父報仇討伐徐州,對其不滿的部將陳宮挑唆張邈兄弟迎呂布入兗州,取代曹操。於是爆發了呂布與曹操的兗州之爭。呂布和曹操打得幾戰都很知名。曹操征伐徐州的大軍回師,呂布兵相對較少,第一戰,呂布用騎兵突破了曹操的青州兵防線,導致曹軍大敗。之後,曹操穩住陣營奇襲奪取呂布的要塞,呂布親帥主力來戰,曹操屬下典韋用飛戟絕技,把呂布擊退了。總的來說,我覺得《三國演義》展現的更加精彩。當然,什麼呂布一人戰八將之類的不要信了,史書上記載典韋帶著步兵就把呂布帶的一隊騎兵戰退了。夏侯惇還曾和呂布單獨交過鋒。但是呂布的軍事實力已經展現無疑,畢竟以曹操為標杆的話,那個時期軍事造詣在其之上的屈指可數。

後來曹操逐步扳回了劣勢,奪回了兗州,呂布投奔已經繼承徐州的劉備。當時劉備正在和入侵徐州的袁術對峙,呂布在陶謙舊部的擁護下,偷襲了州府。劉備知道了當然不樂意了,就回軍來戰,可是被打敗了。劉備落魄了很久,不得已屈服於劉備,得到小沛作為立足之地。《三國演義》對這段描寫,加入了大量曹操的因素在裡面,比如“驅虎吞狼”。實際上當時的曹操貌似還沒控制天子。

建安年間,袁術勢力在揚州豫州做大,拉攏呂布的同時派大將紀靈帥軍討伐小沛的劉備。呂布明白劉備與他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因此帥千騎前去勸和。這就是著名的“轅門射戟”事件,《三國演義》中描寫更加形象。

袁術有想要稱帝之心,於是希望和呂布結成親家。另一方面曹操也已經將天子控制,為了討伐袁術,向呂布伸出橄欖枝。在陳珪陳登父子的努力之下,呂布最終選擇了曹操。其實更關鍵的因素是袁術曾經慫恿呂布部將郝萌發動反叛。呂布悔婚,並且還把袁術的使者送去曹操處斬首。這引起了袁術憤怒,發大軍來攻呂布。呂布絕地反擊,以少勝多,虎步淮南,打得袁術數萬大軍不知道爹姓什麼,間接加速了袁術勢力的滅亡。

袁術危機接觸後,劉備呂布同盟就變得脆弱。相互之間就開始算計,呂布正值戰鬥力巔峰,輕而易舉擊潰劉備,劉備逃亡曹操處。曹操當時和袁術打得如火如荼,收留了劉備,給了劉備點兵力讓他去豫州繼續防備呂布。

敗袁術後,曹操決心解決呂布。這時呂布也按耐不住,再次攻擊劉備,於是曹操派夏侯惇先去救援,這就有了夏侯惇吞眼珠的故事。

曹操成功救下劉備,而且還把呂布圍困在下邳。久攻不克,最終採取水淹下邳。呂布部將們反水開城,呂布被曹操所擒。

被擒後的呂布基本如《三國演義》中的表現,期望得到曹操的錄用,劉備提醒曹操不要忘了丁原、董卓。於是曹操就把呂布殺了。


總結,呂布這個人,真的非常強。他不強不會獲得強權主義者董卓的認可,不強不會被袁術袁紹所忌憚,不強不會先後擊敗曹操劉備這等英雄。但是這個人,有三點不足。

第一,人品不足。他是個恃才傲物的人物,得罪不少人。但同時也能夠忍辱負重,屈從於強權者。一旦機會出現,他會毫不猶豫動叛心。換言之,這個人是喂不飽的,同時是難以駕馭的。曹操可能有自信,因此有猶豫是否殺他,但是連善御人的劉備都那麼說了而且也吃過虧了,他還是沒有必要去冒這個險。

第二,運氣不足。呂布很投機。從丁原處投機董卓,在從董卓處投機王允。如果王允沒有被涼州人反將一軍,或許他能成為朝中棟樑。可惜他沒有那個運氣。他的運氣與後來的楊奉等人沒啥區別,註定只是權力的過客。通俗的講:打工的命。

第三,格局不足。呂布是個很有心機的人,但是他的格局太小。戰術上,他是非常強的,但是他在戰略上卻很一般,至少極少展現出來。這種人能成為一方英豪,卻難以成為天下霸主。就算有幸成為天下霸主,估計也是項羽那種。


秋山三國

胡化邊地武人呂布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呂布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後與司徒王允合力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後,呂布襲取徐州,割據一方。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呂布於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這是歷史上呂布的大致情況介紹。

後世《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中被認為是“三國第一猛將”,民間還流傳著“三國英雄算馬超,馬超還是呂布高”的說法。

民間傳說的說法並沒有太堅實的證據,但卻以一種神奇的直覺直揭歷史塵埃背後的真相。

那就是:呂布是一個以戰鬥力為核心競爭力的胡化邊地武人。

呂布的優勢在這裡,他多次跳槽,就是因為其保護人看中了他的這一點技能。

這種武力值是胡化的禮物,而所謂“詐如呂布”的壞名聲是一個硬幣的另一面。

沒有特別的證據證明呂布和丁原、董卓形成華夏禮法意義上的父子關係,但是在

胡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中,成為主人的“養子”並不是賤得到處認爸爸,而是一種同盟關係的外化。

《三國志》作者陳壽這麼說:

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其實所謂“輕狡反覆,唯利是視”,漢末袁曹孫劉哪一個人物不是如此?只不過呂布始終是個胡化的“大孩子”(一陣肉麻),以為用在邊地和草原的那一套“才藝”和“謀略”就可以馳騁中原。

太直白又太短視,所以最主要的問題是“無英奇之略”,“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也是因為這個。


談古論金

勇力過人,天賦異稟

呂布勇力過人,精於騎射,當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說法,是天下第一騎將。從他力排眾議,堅決救助劉備以自保這件事情來看,也不是毫無謀略。等到手刃董卓與王允共掌朝政,呂布的聲望達到頂峰,隱然有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氣象,然而由於他與王允都不具備成就大事的才略,很快失敗。


呂布缺乏政治眼光,沒能把握好自己,儘快找到一個明主是他自己的問題。但在那個亂世,把握好自己,確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當他想投靠可能是明主的曹操成就大事時,卻因為以前的反覆無常而不能被人信任,這就是他的悲劇。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對於呂布,有如下記載:

背信棄義,認賊做父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他憑藉驍勇武藝在幷州服役。幷州刺史丁原出任騎都尉,駐紮在河內郡,以呂不韋為主簿,對他極為親近信任。漢靈帝去世,丁原率軍到洛陽與何進密謀殺掉眾宦官,被任命為執金吾。


何進失敗被殺,董卓進入京城,想要製造禍亂,想要殺掉丁原吞併他的侍眾。 董卓因為呂布被丁原所信任,便誘使呂布殺掉丁原,呂布果然殺掉丁原,拿著他的首級來見董卓,董卓任命呂布為騎都尉,非常寵愛信任他,與他約誓結為父子。

為國除奸,溫侯主政

呂布擅長騎射,臂力過人,號稱飛將。歸屬董卓後,漸漸升至中郎將,封都亭侯。董卓知道自己待人無禮,害怕別人謀害,出入常常讓呂布隨行護衛。然而董卓性格剛愎,心胸狹窄,一發起怒來便不計利害。


曾經因為小不如意,用長戟投擲向呂布,呂布因為身手矯健躲了過去,又向董卓道歉,而董卓的怒氣也消解了,因此呂布對董卓暗中懷恨。董卓經常讓呂布守衛府內的小門,呂布與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事情暴露,心中不安。

司徒王允,因為呂布是同鄉又強健,便用心交結,並以優厚的禮遇對待他。後來呂布去拜訪王允,訴說自己幾乎被董卓殺掉的狀況,此時王允正計劃除掉董卓,便請呂布做內應。

呂布說:“董卓和我是父子,我怎麼能下手呢?”王允說:“將軍姓呂,董卓姓董,本來就不是親骨肉,有什麼可顧及的呢?”呂布這才答應,親手刺死董卓,王允任命呂布為奮勇將軍,儀同三司,進封溫侯,二人共同掌管朝政。

袁氏不容,難逢明主

呂布自從殺掉董卓後,害怕厭惡涼州人,涼州人也都怨恨他,因此李傕、郭汜等人糾合在一處,回軍進攻長安。呂布抵擋不住,李傕、郭汜等軍攻入長安,董卓死後六十天,呂布也失敗了,率領數百騎兵逃出武關,準備去投奔袁術。


呂布自以為殺掉董卓,為袁術的家族報了仇,想讓袁術對自己感恩戴德。然而,袁術卻嫌棄呂布反覆無常,拒絕接納他。

呂布向北投靠袁紹,袁紹與呂布合軍到常山進攻張燕,張燕有精兵一萬餘人,騎兵數千,呂布有良馬名叫赤兔,常常與他的親隨部將成廉、魏憲衝鋒陷陣,於是打敗張燕軍。 之後,呂布請求袁紹給自己增加兵眾,他手下的將士又縱兵搶掠,袁紹為此十分擔憂,心生顧忌。

呂布覺察到袁紹的心思,便去見袁紹請求離去,袁紹擔心呂布反過來成為自己的禍害,便派遣壯士趁夜去襲殺呂布,結果沒有成功。事情隨之洩露,呂布率眾逃到河內郡,與張楊會合。袁紹命令手下的人追擊呂布,這些都害怕呂布的勇猛,沒有人敢逼近他。

轅門射戟,義釋劉備

劉備向東攻打袁術,呂布趁機襲取了劉備的駐地下邳,劉備回軍後歸附呂布。呂布命令劉備駐紮小沛,自稱徐州刺史。袁術派遣將軍紀靈等人率領步騎兵三萬人進攻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救。

呂布手下的眾將對他說:“將軍你總想殺掉劉備,現在可以借袁術之手來實現願望了。”呂布說:“不對,袁術如果擊敗劉備,就會向北聯合泰山郡的諸將,那我們就會處於袁術的包圍圈中,不能不救劉備。”由此可見,呂布並不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有勇無謀之人。

呂布集結步兵一千,騎兵兩百人,火速趕往小沛去救劉備。 紀靈等人聽說呂布率軍來到,便收兵不敢再攻,呂布在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安下營寨,派手下的傳令兵去請紀靈等人見面。呂布對紀靈等人說:“劉玄德是我兄弟,我兄弟被各位圍困,所以趕來救他,我這個人生性不喜歡摻合別人的爭鬥,只喜歡排解爭鬥。”

於是呂布命令門侯在軍營門口豎起一支戟,對眾人說:“諸位,請看我射戟旁邊的小枝,如果一箭射中,諸位就應該撤軍離去,如果射不中,你們可以留下來決戰。”說完,舉弓就射,正中戟上的小枝。眾將全都大驚失色,同聲說:“將軍真是天神般的威風。”第二天,大家又在一起歡宴,然後各自罷兵返回。

下邳被困,白門請降

建安三年,呂布又背叛韓暹支持袁術,派遣高順進軍小沛,把劉備打的大敗。曹操派夏侯敦率軍救援,也被高順打敗。曹操於是率軍親自攻打呂布,大軍直逼下邳城下,曹操又給呂布送去書信,向呂布陳說禍福利害。呂布想投降曹操,陳宮等人認為自己對曹操負罪深重,便阻止了呂布的行為。

呂布派人向袁術求救,又親率千餘名騎兵出城迎戰,結果大敗而回。於是便退至城中固守,不敢再出戰,袁術也沒能前來救援。 呂布雖然驍勇善戰,但他缺乏謀略而猜忌多疑,不能很好的駕馭麾下軍隊,只信任他身邊的眾將,而眾將也各有各的心事,互相猜忌,所以每逢作戰,總是勝少敗多。


曹操圍困下邳城三個月,城內上下離心,呂布的將領侯成、宋憲、魏續捆綁陳宮,率領自己的部眾出城投降。呂布和手下將士登上下邳白門的城樓防守,曹操軍隊圍攻甚急,呂布便下城投降。

劉備之言,溫侯授首

曹操的將士將呂布捆綁起來,呂布說捆綁的太緊了,請稍微鬆一些。曹操說道:“捆綁老虎,不能不緊呢!” 呂布向曹操請求說:“明公您所擔憂的不就是我呂布嗎?現在我已經歸服您了,天下沒有什麼值得擔憂的了,您統領步兵,讓我統領騎兵,平定天下,就沒有什麼難的了。”



曹操的臉上露出了猶豫的神色,劉備見此情景,連忙進言說:“明公您難道沒見到呂布是怎樣對待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嗎?”

曹操頷首表示贊同,呂布轉頭對著劉備說:“這個傢伙最不可以相信!”於是曹操下令絞殺呂布,曹操將呂布與陳宮、高順等人的頭顱砍下,送到許縣獻捷,然後將他們埋葬。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呂布在小說裡和史書裡形象基本一致,不過有一些事件和人物有些出入。

(1)出身。呂布家鄉是幷州五原郡九原縣。五原郡在今內蒙古包頭地區,東漢時期經常遭到匈奴和胡羌的騷擾,所以呂布勇武彪悍。(《三國志》)

(2)相貌。《三國演義》裡呂布長得很帥,“器宇軒昂,威風凜凜”,在《三國志》裡則並無特別描寫。在《三國志》裡,對一些名人武將有大量的外貌描寫,例如說關羽“羽美鬚髯”,太史慈“長七尺七寸,美鬚髯”,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長得醜的例如管輅“容貌粗醜”,長的帥的例如孫策“美姿顏”,長得矮如樂進“容貌短小”,長得特別的如孫權“形貌奇偉”,但是對呂布並無特別描寫。所以,呂布歷史上可能是一般武將的相貌,不帥也不特別。

(3)武器。在《三國演義》裡說他“手執方天畫戟”,但是《三國志》裡呂布持矛,例如呂布殺董卓“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英雄記》裡寫呂布單挑郭汜“布以矛刺中汜”,都是記載呂布用矛。

(4)坐騎。在史書和小說裡一致,都是赤兔馬。“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裴松之注《三國志》)“布得走投袁紹,紹與布擊張燕於常山。燕精兵萬餘,騎數千匹。布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與其健將成廉、魏越等數十騎馳突燕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連戰十餘日,遂破燕軍。 ”(《後漢書呂布傳》)

(5)美人計。《三國演義》裡王允把貂蟬獻給董卓,貂蟬私通呂布,引董卓呂布不和,呂布殺董卓。《三國志》裡沒有貂蟬這個人,但是“卓常使布守中閣,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呂布確實和董卓侍婢私通,這個侍婢是不是叫貂蟬呢?是不是王允獻的呢?沒有說明。有古書《漢書通志》寫的是曹操獻貂蟬給董卓:“曹操未得志,先誘董卓,進刁蟬以惑其君”,但是此書原本已經失傳。

(6)三姓家奴,為人反覆無常。小說和史書基本形象一致。

①背叛丁原。“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

②背叛董卓。《三國志》裡寫董卓因為小事情拿戟丟呂布,呂布心裡怨恨,又因為和董卓侍婢私通,怕被董卓發覺,王允和孫瑞於是勸他殺董卓。在史書中呂布和董卓也是義父子。

③《三國志》裡袁術讓呂布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呂布先是同意,被人勸說後,半路又把女兒追回來,等袁術封他官做,呂布又表示同意嫁女,這樣的反反覆覆,沒有主見。

④投奔劉備,又奪劉備。“備東擊術,布襲取下邳,備還歸布。布遣備屯小沛。布自稱徐州刺史。”(《三國志》)

(7)好色。《三國志》裡,呂布和曹操對話說:“我對待手下將士們很好的,他們危急的時候卻都背叛了我。”曹操說:“你啊,有老婆了,還喜歡手下大將的老婆,你這也叫對將士好?”於是呂布默然不語。

(8)轅門射戟。《三國志》記載:“”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

(9)呂布之死。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裡基本一致,都是被曹操殺了,也有劉備在旁邊。《三國志》裡,呂布被綁起來之後,跟曹操說:“綁得太緊了,給我鬆鬆。”曹操說:“綁老虎不能不綁緊點。”呂布就說啦;“曹公所患,不過就是我呂布了。如今我已經服你啦,要是曹公讓我呂布給您開路,何愁天下不定呢!”曹操聽完之後有點動搖了。劉備就說:“曹公難道忘記了丁原和董卓嗎?”呂布就罵劉備:“是兒最叵信者!”

綜合起來說,小說《三國演義》裡刻畫的呂布的藝術形象是非常成功的,在原有史實的基礎上加進去許多有滋有味的料,例如美女貂蟬,三英戰呂布等,時至今日,呂布仍然是猛將的代名詞,不管是在遊戲裡還是文學作品裡,呂布一出,無人爭鋒!


師明禮

歷史上的呂布與《三國演義》中最大不同在於勇武上,絕非書中描述的天下無敵的樣子。

呂布擅長的是騎射,號稱“飛將”,也就是小李廣的意思,由此可見是個神射手。歷史上“轅門射戟”是真實存在的。

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戰。”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

而演義中,三英戰呂布之類的單挑都是假的。史書中只有《英雄記》有和郭汜有過單挑行為。

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另外還有次是跟成廉、魏越等二十多騎,衝黑山賊張燕的萬眾而出。

勇武是有的,但跟三國無雙差距太大,跟正史中關二爺和文鴛單騎衝陣,大勝而還根本沒法比。比典韋、張飛也要差點。


五嶽掩赤城

三國時期,恰逢亂世,遍地兵燹,殺伐不斷,因此英雄輩出。

有一位武功蓋世、心地單純的人,似乎當得起英雄的稱號 。但他卻被世人誤讀了將近1800年之久 。這人就是驍勇無敵、騎一匹赤兔馬、握一枝方天戟縱橫天下的悲情英雄——溫侯呂布。

也許有人會質疑說:呂布是英雄?一個兩次誅殺自己的乾爹,跪地認過三次乾親,被張飛罵作“三姓家奴”的反覆小人,居然是個無敵英雄?有沒搞錯!

所謂英雄,能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拯民於苦難之中者 ,才可以獲此光榮稱謂。而被視作“牆頭草”、“三姓家奴”、立場搖擺不定的呂布,其實真正做到了上述幾點。

呂布除掉了獨持權柄、禍亂朝綱的民賊董卓,結束了董卓的恐怖黑暗統治,以實際行動證實自己才是真英雄。呂布在其他人都無能為力、噤口不言、或退避三舍之時,義無反顧的挺身而出,果斷殺掉了奸賊董卓 。呂布的義舉,使東漢末期動盪混亂的政局暫時結束,也在一定程度上解脫了百姓的無盡苦難。曹操想幹而辦不到的事情,呂布三下五除二就幹成了 。他不是英雄是什麼? 至於他是中了王允、貂蟬設下的美人計,與義父董卓爭風吃醋,這才殺了董卓,不過是後世演義小說無中生有、牽強附會罷了。

呂布勇冠三軍,是三國群英譜中一等一的虎賁 。但他最為人所詬病之處是其一貫不忠、不義。 在影響甚大的三國故事裡,呂布有勇無謀,而且這廝似乎立場模糊、沒有定見、再三背主,乃見利忘義之徒,誰有勢力就幫誰賣命。

在小說中,猛張飛一句喝罵“三姓家奴”就將他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呂布改認董卓為義父,被人斥為“認賊作父”。而後司徒王允為除掉奸雄董卓,用金錢美色引誘呂布,後利用董、呂”重色輕義“之爭愈演愈烈 ,以及雙方難以調和的矛盾,再次唆使呂布除掉了董卓。

一個兩次殺掉自己乾爹的人,在講究三綱五常的中國古代社會意味著大逆不道,實乃人人必欲除之而後快的忤逆之輩 。因此,呂布的歷史定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真實的呂布究竟啥樣?他真的如演義小說中描寫的那樣齷齪嗎?檢閱史書,隱隱覺得他似乎是一位被後世有意無意誤讀、被妖魔化的東漢末、三國早期的大英雄。

從當時風雲激盪的社會大背景來看,呂布的所作所為似乎並不出格。在東漢末年以及三國時期,戰亂頻仍,社會失序,人們為土地、為官位、為錢財、為理念、為美女、甚至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陡起殺機 。部下擊殺上司的案例也屢見不鮮。比如:張翼殺劉璝,甘寧殺黃祖,都是以下犯上之事件,卻並未引起任何爭議。或許是呂布的名頭太過響亮,才引得後世惡評如潮,至今餘波未平。

呂布殺丁原,似乎有見利忘義之嫌,可視為不義之舉,亦是他人生最大的汙點;然而,他殺董卓,則是大快人心之舉。他襲殺董卓,既有個人恩怨所致,也有道義與底線之爭。在當時的情形下,呂布也算勇於擔當,敢愛敢恨了。他一舉除掉殺人如麻、天怒人怨的董卓,是歷史大事一件,亦是好事一樁。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中說,當初司徒王允策反呂布之時,呂布也曾經猶豫遲疑 。兩人之間的對話十分耐人尋味。布曰:“奈如父子何”!意思是我倆畢竟是父子,怎忍心下手弒父。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王允說,你姓呂,他姓董,又沒有一絲血緣關係。何況你現在最該考慮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還談什麼本就不存在的父子情誼啊!

通過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呂布並非滅絕人性,毫無底線、喪盡天良之人。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呂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史載, 呂布武藝精熟,力大驚人,是個亂軍之中可直取上將首級的絕世勇將 。他在三國英雄譜中堪稱數一數二,是憑自身真本事混飯吃, 可以隨意縱橫疆場的豪傑之人。關於呂布之勇,史料中不乏記載,演義小說中更是將之吹得神乎其神。

三國人物中誰的武功與戰績最強 ?民間一直有這樣的說法:“一呂、二關、三典韋,四趙、五馬、六張飛”。意思是呂布、關羽、典韋、趙雲、馬超、張飛戰力穩居三國英雄譜前六位。

《三國志》中並無“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的記載,想是小說中的藝術加工與渲染 。但史書對呂布之勇屢有記載,說他“弓馬嫻熟,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將他和西漢名將、威震匈奴的“飛將軍”李廣相提並論,可見其悍勇無匹,名頭響亮。

由此可見,那句從古至今民間流傳甚廣的諺語“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可真不是吹的。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形成“呂布這廝外形看似高大威猛、濃眉大眼,實則是個奴顏媚骨、認賊作父的無恥小人”之類的固定印象 。

然而,呂布的無奈又有誰懂?

其實,那形象一貫正面的劉備在沒發跡前又何嘗不是如此?他今天投奔這個,明日依附那個,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誰給口飯吃、給塊喘息之地就幫誰賣命 。其實,這也是非常形勢下迫不得已之事,一切只為生存,卻無人論其長短。試想想,呂布雖有一身驚人的本領,但畢竟長久屈居人下,替人打工,屬於依人成事的那一類人 。如果他的領導丁原、董卓禮賢下士,主動要認他為乾兒子,他敢不答應這門乾親嗎?所以說,呂布不是牆頭草,也不是搞人身依附、利用別人成自己的事的狡黠之輩。而是他為人簡單,因此被丁原、董卓利用了。

呂布不是文人,自然不如文人那般精於算計,意思深狠,而是整日打熬力氣,操練武藝 。他沉溺於弓馬騎射中並樂此不疲,陶醉於“轅門射戟”這般經典遊戲中不可自拔,崇尚以力服人而非以智取人,於是給人留下了“匹夫一枚”之印象。

說呂布乃失敗的英雄,其實並無言過其實。細究起來,呂布的敗亡是早已註定了的。呂布是一員難得的虎將,卻不是一位知己知彼、眼光如炬的好元帥。他本有擊敗群雄的實力與機會,可惜因謀略與眼光稍遜,最終功虧一簣,將本可取得的勝利果實拱手讓出。他的失敗,體現在幾個方面:外交上狐疑不決,分不清孰敵孰友;對內則不聽陳宮的善言,分辨不出陳珪、陳登的內奸與臥底身份;最後是不得天時地利之便,致使身首異處。

足智多謀且死心塌地效力於呂布的陳宮,一直不被呂布重視 。呂布被曹操擒殺,和聽不進陳宮的正確意見有莫大的關係。而陳珪、陳登父子卻”身在呂營心在曹“,是如假包換的奸細 。呂布卻對他二人 深信不疑,幾乎言聽計從。呂布在外交上表現得首鼠兩端,猶豫不決,面對袁術拋來的橄欖枝,他卻該接未接,還口出惡言,從而貽誤了天賜良機。袁術一直有和呂布結盟的打算,這本是抱團應對危機四伏局勢之正解 。呂布心中並無長遠佈局,而是打哪算哪,對袁術提出的建議並不採納,在與之結盟與否的問題上舉棋不定、猶猶豫豫。

呂布最終未與袁術達成協議,結盟之事不了了之,導致最終均被對手各個擊破,錯過了徹底翻盤的可能。

曹操之所以殺呂布留張遼,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這或許涉及到曹操與王允間的勾心鬥角與勢力之爭。

王允在朝中所擔任的職務是司徒。所謂司徒,相當於今天的組織部長,官員的升遷、任免都是他的職權範圍。王允在這個職位上深耕多年,在朝廷上下積累了豐富的資源與人脈。后王允雖被郭汜所殺,但他的影響仍在,被他提拔過的人遍佈朝野。呂布因協助他殺了董卓,因此也被視作王氏集團的骨幹。呂布與王允感情甚篤,恩同父子,這種感情似乎和他對丁原、董卓的不同,顯然更為真摯。曹操或許擔心,假若放過呂布,如同縱虎歸山,有朝一日他振臂一呼,憑他的赫赫威名與出眾的武力,恐怕會應者如雲,特別是王允的徒子徒孫們定會群起響應。因此,呂布必須死!其實,呂布勇則勇矣,但智慮不足,他恐怕想不到這一層,然而,曹操是何等樣人,他最擔心的恐怕不是呂布的勇猛無人能敵,而是擔心呂布被朝中反對自己的人當作一面旗幟。 假如呂布與各種或明或暗的反對勢力沆瀣一氣,憑他曾經剷除董卓積累起的超強人氣與威望,自己恐怕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了。

呂布曾經殺掉兩位乾爹,不料卻遭自己部下暗算,被他們綁送曹操,也算命中有此一劫,抑或有此一報。假如他有所防備,區區幾個菜鳥如何近得他身?曹操怎會如此輕易得手?

呂布是個失敗的英雄,這點似乎無可爭議。人們只能記得住勝利者,卻容易忘記那些失敗者中也有大英雄。誰能否定呂布是一位身上籠罩著悲情色彩、同時閃耀著人性光輝、也有各種各樣人性弱點的不完美的大英雄呢? 至於《三國志》中所記載的劉備攛掇曹操除掉呂布的那句話:“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與董太師乎”!誰又曾親耳聽他如此說過這句挑唆之詞?那或許不過是後世史家為烘托呂布的不忠不義,為劉備的推波助瀾以及曹操的權謀手段叫好,從而對歷史事實進行一些修飾與潤色罷了。

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真正的呂布並非粗俗武將。

呂布在丁原手下擔任主簿,這樣的秘書,辦公室主任的職務,顯然得具備相當的文采。因為通常都要寫很多公文,檄文的。

🐧呂布是輕騎戰術的典範

呂布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有幷州輕騎。

不過,也有正面擊敗呂布的範例。乘氏縣世家子李進,也就是李典家族旁支。以私兵部曲擊敗並擊傷呂布,驅逐出縣境。

🐧呂布好色

三國志記載,呂布私通董卓小妾。董卓知道後很生氣,殺了小妾並用手戟擲呂布。呂布因此恐懼而接受了王允士孫端的說服,參加到殺董卓的陰謀中。

呂布出身低,多胡人風氣,喜歡將家眷展示給朋友看,也與部將妻子私通(愛部將婦)。投降後被曹操斥責,沉默無語,顯然是實。


張勇達州

先大致描述一下歷史上的呂布,他沒《三國演義》寫得那麼武藝高強,也沒有那麼愚蠢,除此以外他還是一位強悍的統帥,他率領的軍隊戰鬥力極強,在三國被稱為虎狼之師。


呂布,字奉先,幷州五原人,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包頭市。呂布的出生地環境十分兇險,它是東漢的邊塞地區,常常會有胡人前來劫掠。呂布的父親是漢朝的邊將,脾氣非常火爆,呂布從小在他身邊沒少捱揍。

在這種條件下長大的呂布練就了一身本領,除了基本的武藝,更為突出的是他的統兵才能。由於胡人在幷州橫行,幷州地方長官丁原招募勇士討伐胡人,年輕的呂布應徵入伍。在對胡人的討伐中,呂布由於善於統帥騎兵,軍中都稱他為“飛將”,“飛將”呂布立下了赫赫戰功,成了幷州知名人物。


呂布可以說是少年英雄,可是此人卻沒有信義,卻很有野心,三國的馬超也是這樣的人。丁原收了呂布當義子,然而當董卓向他拋來橄欖枝時,呂布馬上殺了丁原向董卓投誠,就是因為他認為在董卓那裡他能混得更好。董卓確實待呂布不薄,給呂布封了個溫侯的爵位。

當董卓兵敗逃往長安後,呂布認為董卓遲早要完蛋。所以他聽從了王允等人的建議,殺了董卓,搖身一變當了匡扶漢室的功臣。呂布此人註定不能久居人下,他心裡永遠在為自己考慮,他的野心太大了。


他在被李傕和郭汜趕出長安後,先後投奔了袁紹和袁術,這兩人看出了呂布的狼子野心,沒有容納呂布。呂布其實一點也不笨,想想這個人曹操和劉備的地盤他都佔過,怎麼可能沒有謀略。


呂布最終滅亡並不是因為他有勇無謀智商低,而是毀在他的人品。呂布此人反覆無常,見利忘義,他把曹操、袁紹、劉備、袁術這些大佬都得罪了,這些都是他的鄰居啊,這導致他腹背受敵。曹操征討呂布時,劉備立刻就響應參加了討伐呂布的隊列,袁紹也派兵數萬幫助曹操剷除呂布。袁術雖然沒有派兵打呂布,卻恨呂布悔他婚約,拒絕了呂布的求援。最終呂布這頭在中原橫行了很久的豺狼終於被消滅。

喜歡軍事歷史的拜託給我點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