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想著炒房了 樓市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別再想著炒房了 樓市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2018年,國內外的大事不少,全面影響到我們的錢袋子。

比如說:樓市調控、資管新規、鄉村振興、金融去槓桿、中美貿易戰……

這麼多事串聯起來,也暴露了我們面臨著很多威脅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的債務問題,或者叫高槓杆問題。

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我們身上的不斷在增加的槓桿,主要是貸款買房子導致的。

1

所以,今天就來討論下,中國的樓市投資的邏輯。

比如說,未來老百姓的槓桿還會不會繼續增加?理論是可以的,比如現在是五成,還可以加到七成,但是代價就是,會將中國的經濟徹底推向懸崖。

換誰作為管理者,都不會這麼做。所以,房住不炒,一直都是這兩年調控樓市的指導方針。

就是前幾天的貿易戰休戰,對於我們最大的意義,就是贏得了緩衝的時間,來處理國內經濟總槓桿過高的問題。

表示管理層將更加堅定地推進國內經濟的去槓桿工作。

至於之前有些不良自媒體說的,政府要重啟房地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接下來的方向,還會繼續打壓房子的流動性,讓房地產的泡沫慢慢擠壓掉,實現軟著陸。

從投資角度看,現在買房已不是太好的標的,因為樓市缺乏必要的流動性,俗稱買不了,賣不掉。

也就說呢,你要出售?對不起,有資格接盤的人不多,而且成本壓力很大。

對投資投機而言,流動性是比收益更應該優先考慮的因素。沒有流動性的資產,價值為零!

2

不過,想買房的,比如說剛需,不要再說你在哪裡,不管你在哪個城市,現在就可以買房了。

為什麼這麼說?剛需,現在適合出手,不要猶豫,因為即使到後面房價大跌可能性很小,小幅跌一點是有可能的,一二線城市的近郊可能因此會有好機會。

投資,現在沒有槓桿可加,有些城市必須出全款或高達七成的首付款,炒房成本極高。

所以,不妨換個思路,比如說投資股票、基金、P2P。

投資股票,買中國經濟轉型的那些方向的公司,比如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5G、區塊鏈、消費金融、工業4.0等等;或者是投資成長性確定的好公司,比如美的、格力、中國平安等等。

所以未來十年,買房投資邏輯和過去的20年(1998-2018)已完全不同。所以買股票、基金的獲利機會,遠超買房。

只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股票這一類權益類產品的投資,起碼你自身得對經濟市場有一定的敏感性,有分析公司的基本邏輯能力。

所以,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現在持有現金,買P2P、國債等固定類收益理財產品,才是最適合缺乏經濟常識的小白們的合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