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霸州市:

西漢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在今境域東北部置益昌侯國,東漢初廢併入安次縣。東漢至隋主要為安次、方城(隋改為固安縣)兩縣轄地。唐主要為永清縣(含文安縣地)轄地。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於益津關(今霸州市區)置霸州,以霸為名,乃取威烈之義,以示武功。同年,在淤口關(今霸州信安)設置淤口砦(寨)。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在淤口砦置破虜軍,景德初年改為信安軍。金大定七年(1167年)信安軍降為信安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在益津關置益津縣。信安、益津二縣此時均屬中都路霸州。元初省信安縣入益津縣,中統四年(1263年)廢益津縣併入霸州,至元二年(1265年)復置益津縣。明洪武初年廢益津縣併入霸州。清初,霸州轄文安、大城、保定三縣(其轄域約含今文安、大城、霸州三縣市地域)。雍正六年(1728年)霸州降為散州,不再轄縣(原轄之縣直隸於順天府),其轄境與今霸州相近。民國2年(1913年)廢州留縣改為霸縣。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1941年因形勢需要,霸縣、新城、雄縣連壤區域組成第二聯合縣。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5年10月撤銷第二聯合縣,霸縣基本恢復原建制。1946年至1948年間,霸縣處於國共雙方交錯地區,為適應鬥爭需要,原屬文安縣北部邊沿區的勝芳、蘇橋一帶劃入霸縣,改稱勝霸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勝芳改為地轄鎮,1953年12月改為霸縣轄。1958年12月20日,撤銷永清、固安兩縣,併入霸縣。1961年7月9日,析霸縣復置永清縣。1962年3月27日,析霸縣復置固安縣。1990年2月20撤銷霸縣建制,設立霸州市,為縣級市。位於廊坊市政府駐地西南52.9公里。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勝芳

始建於春秋末年,當時僅有幾戶漁民,因東、南、西三面臨水,僅北面為陸地,且與一條土堤相連,故名堤頭村。公元前318年改名武平,北齊武平元年(570年)改稱渭城。北宋嘉祐年間,因盛產蓮藕,風景宜人,有“勝水荷香”之稱,而改名勝芳。鎮區內有王家大院、張家大院、楊家大院,是保存較好的清朝、民國時期的典型北方民居。古時勝芳為文安縣主要集市之一。民國年間因戶口眾多,商務繁盛,距縣治尤遠,故特設一區,以便警政易於實行。為冀中名鎮。位於霸州市政府駐地東偏南26.3公里。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石溝

該村建於北魏。因村邊有一條小河溝,在河溝之上建有石橋一座,故名石溝。

中口

明朝初年建村,因河水氾濫,決口三處,水落後有一漁民靠近中間決口處定居,以打魚為生,後發展

成村,取名中口。

南孟

宋代建村,孟姓人多,取名孟店。後改名南孟。位於霸州市政府駐地北偏西7.7公里,為南孟鎮政府駐地。

煎茶鋪

元末建村。此處有一條大堤,堤上住著幾戶人家,以打魚、賣茶為生,行人多在此處喝茶歇腳,故稱為煎茶鋪。此村是明朝嘉靖年間兵部尚書王遴故里。位於霸州市政府駐地東10.3公里,為煎茶鋪鎮政府駐地。

東、中、西臺山

宋代建村。在霸州東20裡,稱台山,有九條河流經此地,東西相望三處高臺,狀如土山,故名。後形成三個村莊,依次稱為東臺山、中臺山、西臺山。今均屬煎茶鋪鎮。東臺山是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故里。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信安

西漢時韓信曾在此安營屯糧而得名信安。唐設淤口關。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廢關置淤口寨。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置破虜軍,割霸州、文安、永清、大城317戶屬之。宋景德初年改為信安軍。金大定七年(1167年)降為信安縣隸屬霸州。金元光元年(1222年)升為鎮安府。元初廢鎮安府為信安鎮入霸州。明、清及民國時期為信安鎮屬霸州。位於霸州市政府駐地東偏北21.3公里,為信安鎮政府駐地。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堂二里


明初建村,時有幾戶人家在鳳河河畔的橋口、龍王臺子兩處居住,得名堂二務。明嘉靖年間在此設裡,村民遷入,人口繁衍,村域延伸,兩處連成一村,稱為堂二里。位於霸州市政府駐地東偏北28.4公里,為堂二里鎮政府駐地。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揚芬港

元代建村。原名羊糞崗,因有人經常在高崗上放羊,羊糞厚積而得名。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徑此地,覺得羊糞崗之名不雅,遂據近音改為揚芬港。位於霸州市政府駐地東41公里,為揚芬港鎮政府駐地。

褚河港

明初,有一條自西北流向東南的河流,名褚河。初有何、李、楊、王、史、於六姓人家在兩岸立村居住,又因商船經常在此地停泊裝卸貨物,遂成為一個小碼頭,故人稱為褚河港

康仙莊

康仙莊,原名康莊。明朝初年有一康姓人家來此定居,取名康莊。相傳明嘉靖年間,有一姓康老者出外雲遊,途中遇一鄉民,預言近年來有水災。次年即嘉靖十八年(1540 年)果然就鬧了大水,淹沒了農田,沖毀了村莊,水落後人們回來重建家園。人們視康氏為仙人,為了紀念他,便改名為康仙莊。

王莊子

王莊子原名下王莊,始建於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縣幾戶移民來此定居,因王姓居多,又因此處地勢低窪,故名下王莊,後改為王莊子。

東楊莊

東楊莊建於明朝。當時有一姓楊的太監晚年到此建房定居,故名楊莊,因地處城東,又名東楊莊。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辛章

元末明初,此處有伍、米、李三姓人家居住,後發展成義和莊(現辛章一村)、西莊子(現辛章三村)、梁山(現辛章四村)等居民點,逐漸連成村落。原名新張口,後改為辛章。1937年前隸屬大城縣管轄,為新張鎮。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隸屬津武縣。1949年起隸屬霸縣,為新張鄉,分為團結、友愛、互助三個街。1956 年改新張為辛章。

策城

此地漢時為益昌縣縣城。據《益昌故都考》記載:“益昌縣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11 年)置,元帝永光三年(公元前41 年)封廣陽頃王子嬰為侯國,後漢省入安次”。“周武帝宣政元年(578 年)於城內置堡城,意其時修築內

城或先拆毀外城,而為拆城之名”。“明知州陳於庭改拆為策”,而得名策城。

東段

建於清朝年間,此地原為張家柳張姓所有,地分中、東、西三段,有逃荒的人淪落至此,給張姓看地。後陸續有其他人流亡至此,建房定居,因此取名東段。

岔河集

原名岔河,建於明朝。燕王掃北後,有閻、徐、範三姓人家奉詔由山西洪洞縣遷來此地居住,因此村地處蜈蚣河畔,且在此分岔較多,故取名岔河,後因該村立為集市,故改稱岔河集。

臨津

該村建於唐朝後期,時有牛、老、劉三姓人家最早在此居住,因村莊四周臨河近水,故以水取村名臨津。

老堤

宋代建村,位於中亭河北岸。據《霸縣新志》載:由老堤至齊家埝中亭堤名六郎堤,長2167 丈,因村莊座落在六郎堤的東頭,故名老堤頭,俗稱老堤。“老堤晚渡”為益津八景之一。北宋時名將楊六郎在此設關抵卸金兵,將退役的官兵安扎於此地,因全部為老弱病殘,遂冠老字,加之近鄰有一大堤,取名老堤頭。後去掉頭字,為老堤。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大清河

古名會同河,又名上西河、玉帶河。海河水系五大河流之一。流經霸州市、文安縣,因河水清澈而得名。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牤牛河

牤牛河系大清河水系中亭河主要支流。於清雍正四年(1726 年)由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所開牤牛河新河,承洩永清、琢州、固安、霸州瀝水入中亭河。該河縱坡陡,流速急,水勢兇猛,如牤牛吼叫,故名牤牛河。牤牛河北起固安縣北馬村,自霸州王村入境。流經南孟、金各莊、霸州市區東南至龍門口入中亭河。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中亭河

一名新挑河,又名栲栳圈河,流經霸州市境內的霸州鎮、東楊莊、王莊子、勝芳、楊芬港5個鄉鎮,全長150華里。康熙三十八年,命河臣王新命開挑,上接十望河,下入台山河,分減玉帶河水勢。雍正三年,怡賢親王奏開中亭河以分流洩洪,四年,中亭河工竣。《霸縣新志》中所載清高宗乾隆所作《過中亭紀事》雲: “中亭入玉帶,玉帶即清河,中亭媛洩漲,河窄難容多,盪漾沙遠留,至此為橙波"“中亭河受永定金門閘盛漲分洩之水,淌納無多,及至玉帶河則成清水",因此河偶洩渾河之水流速緩慢,澄清泥沙,注入清河,故得名中亭(停)河。

霸州那些地名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