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車質量還行,性價比也挺高,為何買的人越來越少?

一提到韓系車,總有人說:開幾年就鬆鬆垮垮的,不能買!

但是看K5的新車質量指數、安全性測試成績都是非常好的,加上韓系車在美國賣的也挺好,所以說明了韓系車質量還是可以的。

儘管在底盤調教方面肯定跟日、德系車還是有差距,但外形漂亮、電子配置豐富、價格較低、質量和安全性也說的過去。

韓國車質量還行,性價比也挺高,為何買的人越來越少?

那麼問題來了,都說韓國車性價比高,但為何買的人越來越少?看看車主們怎麼說:


首先,老韓系耐操是出了名的。出租雙雄伊蘭特、索六名揚四海,從北京走向全國;獅跑途勝更是工地上的常客;還有披著美國外衣的凱越,滴滴司機的最愛。但是耐操的代價,就是落後的技術、醜陋的外觀、廉價的內飾、鬆散的底盤、孱弱的動力、恐怖的油耗…所以二手韓系車始終都不保值,因為只有這些特殊買家才看得上。

這幾年的韓國車痛定思痛,來了個180大轉彎。拼外觀、拼配置,相反故障率卻是水漲船高,朋友的K5一直小毛病不斷,三天兩頭跑四兒子。所以為了留住那些“特殊買家”,包括出租雙雄在內的大多數老車,至今還在繼續生產。

韓國車質量還行,性價比也挺高,為何買的人越來越少?


我2004年10月份買了一臺白色現代伊蘭特,當時預算是11萬左右,而凱越超了2萬的預算,所以只能拿了一臺伊蘭特1.6手動基本型。

從2004年至今,我開了將近整整13年,22萬多公里,因為車齡長,老化等原因,開起來會比較耗油(1.6排量可能要9、10個油)。

期間,除了常規保養,我換過所有的輪胎,做過全車油漆,變速箱拆下來清理積碳,換過幾個電瓶,DVD播放器,皮帶、剎車片、火花塞、燈泡。。。還有一些其它配件,甚至連變速桿的線都斷過,導致不能換擋(幸虧當時是三檔斷的,可以起步可以走,開到了維修店)

這麼長時間的陪伴,小毛病是難免的,因為是第一輛車,我也精心呵護愛惜,直到上個月才賣給了二手車商(聽說是給新手朋友練手去了)

個人感覺韓國車有以下特點:

1、耐操,真的耐操,賣給二手車商的時候動力還很好,油門踩下去,有推背感。

2、性價比高(換車買了個K5LUX,裸車14.38萬)

3、外形設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觀,不張揚,也不中庸

4、油耗控制的可以,但是沒有日本車省油(LP的凱美瑞7.9L/100KM)

5、韓系車不保值

總結:

1、車按10萬一個級別,比如說10萬到20萬,20萬到30萬,30萬到40萬,不同級別的車不同的體驗與感受,一分錢一分貨。

2、看過行內人士說國產車的核心技術還是落後國外至少30年

3、定期保養對車來說重要,最好按說明手冊上的計劃保養

4、保值不保值對養家餬口,以車代步的人來說是個偽命題

5、開了十幾年手動擋車,手動擋操控好,起步快,超車容易;換成自動擋,車子越開越慢,勻速行駛,可能是因為年齡增長,思想成熟,快了那幾秒又如何,在路上,你的前面永遠都有車。還是安全第一(千萬不能撞人,也不能撞到車子的引擎)


作為一個開了11萬公里索蘭託的車主來說,這是一輛很好的車!

優點太多,我就懶得說了,就說缺點

1 殘值低,30萬出頭的車,5年賣不到12萬

2 相對油耗高點,我平均12.5個

3 品牌認可度低,每個月都有人問,這是什麼車

4 進口的和合資還是有區別

反正懟彪的漢蘭達來說,同配置貴10萬


我的k3,3年開了2萬多公里,開始一年沒怎麼開,後來換工作了,工作日天天30公里來回,一天開60公里。

加油開始加97後來是95,城郊路挺好走的,油價6塊多一點的時候,差不多3毛多一點一公里,夏天開空調3毛7左右。

最大的毛病就是時不時會有異響,一會門一會中控一會後面不知道哪裡,其他沒有毛病,起步慢,不過感覺家用還算滿意吧。


10款進口新勝達,4年半,剛10萬公里。

大問題沒有過,小問題一次,就是異響,不過相信大部分車主都會碰到異響的問題。

內飾塑料感重,配置比較全,該有的都有。

動力,肉,相當肉,2.4發動機,3000轉以下動力沒有什麼反饋。

時速超過120公里感覺比較飄,油耗比較高。

差不多就這樣,優點缺點都明顯。換車的話不會再考慮韓系。


你的是韓系車的車主嗎,感覺韓系車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