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怎麼經常換領導人?

我才是真正的黃主任

嗯因為澳洲政體特殊,執政黨黨魁自動成為領導人。下面來給大家細數一下。
2015年,9月15日,現任澳洲總理譚寶(Malcolm Turnbull)在自由黨內投票中打敗了前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逼宮”成功,順利成為自由黨黨魁並接任澳洲總理一職。然而,這也已經是8年內澳洲所換的第5位總理。同樣的戲碼也曾在2010年和2013年上演,只是主角換成了工黨的陸克文(Kevin Rudd)與吉拉德(Julia Gillard)。實際上,換總理如此頻繁的原因與英國國會體制的議會民主制有很大關係。
威斯敏斯特體制(Westminster System),又稱西敏制,是指沿循英國國會體制的議會民主制,因英國國會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宮得名,主要在英聯邦成員國使用。在西敏制內,理論上議員可隨時發起更換本黨領袖的表決投票,而一旦有議員質疑本黨領袖的領導能力,黨領袖也可能宣佈進行一次黨內表決,以重新鞏固其總理地位(當然也可能因此丟掉總理一職)。此外,西敏制的議事規則除來自於成文法外,眾多歷史上形成的慣例、先例也被認為同樣具有憲法的效力。澳洲的議會民主制很大程度上沿襲了西敏制的傳統。雖然與英國不同,澳洲憲法是成文法,但是各類歷史慣例也同樣具有憲法的效力。
在澳洲,執政黨黨魁即為國家總理,當黨魁的政策明顯違背民意時,不願跟隨黨魁一同沉沒的黨內議員可以發出動議,通過黨內臨時換帥的機制,修復與民眾的關係。而這一機制又被稱為“黨魁虛位”或“黨內改選”(Leadership Spill)。具體程序是,一位黨內議員提出動議,第二位黨內議員背書,就能啟動表決程序。過半數同意,就可以廢除總理了。
就目前的澳洲而言,2015年被趕下臺的前總理艾伯特仍在不同的場合給現任總理譚寶添亂,加上譚寶政府連續落後工黨的民調支持率,在下屆大選前獲得黨內重要議員的支持,並舉行另一場黨內改選也未嘗不可能。 :-D

澳洲網

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那肯定要先來解釋一下澳大利亞選舉制度了。

澳大利亞的選舉分聯邦選舉,和州選舉。聯邦大選是每3年一次,州議會選舉是每4年一次。澳大利亞的選舉制度非常複雜,特別是撥票制度和換票交易等。

選舉眾議員而不是直接選舉總理

在澳大利亞,選民投票是選舉代表他們選區的聯邦眾議員。聯邦眾議院共有150個席位,哪個政黨獲得的議員議席多就組閣執政,那麼那個黨派的領袖就成為總理。州議院的選舉也一樣,哪個黨派在眾議院的席位多,哪個黨派的領袖就成為州長。由於澳大利亞是選舉眾議員,而不是選舉總理,因此候選人的人數很多。這就是說,澳大利亞不能採用其它國家採用的簡單的多數,也不能採用在候選人未獲得半數的情況下,再舉行第二輪,或第三輪投票的選舉模式。

因此,澳大利亞就採用了一位美國教授提議的撥票制度。但是這個制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1918年聯邦議會在維多利亞州的一次補選中最早採用的。

撥票制度

在選舉時,澳大利亞的選民不是選擇一個候選人,而是要在眾多的候選人的名字旁按照選民的喜好填上1,2,3,4的順序。比如一個選區有6個候選人,那麼選民在投票的時候就必須在每一個候選人的名字傍邊填上號碼,從1到6。如果選民沒有填滿,或者寫了兩次1,那麼這張選票就是一張廢票。

投票的時候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比如你喜歡工黨,你就在投票站門外拿一張工黨提供的投票選擇示意圖,按照工黨設定的順序填寫;還有一種就是你按照自己對各政黨的喜好程度來選,比如工黨1,綠黨2,一直填完所有的6個候選人。

在點票的時候,如果第一個人選未獲勝,那麼就看列第二的候選人。在清點選票時得排名順序1最少的候選人就首先遭淘汰。那麼這名候選人所獲得的選票就自然而然地給了排名第二的候選人。換票換票是指各政黨之間的一種公開的交易。他們相互之間事先會約定一個候選人的排名順序。這種排名的原則是對本黨有益,對最主要競爭的政黨不利。

拿工黨和綠黨為例,工黨的候選人說,如果我不能當選,我就把所有投給我的選票轉給綠黨候選人,而綠黨候選人會做出相應的承諾。在所有的順序排定之後,他們就會要求支持他們的選民按照他們的排名來填寫選票。

總結一下,澳大利亞總理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這種選舉選的是代表各黨的議員,而不是總理。

澳大利亞是議會內閣制,也就是說,內閣是由在議會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組成的,作為內閣的首席代表——總理,自然也是從多數黨內產生了。簡單說,總理其實是由議會多數黨的政治領袖擔任的,也就是說,只有你所在的政黨在選舉中獲勝了,這個政黨的政治領袖才能夠出任總理。而一個政黨的政治領袖是要經過黨內的核心成員投票產生的。

在澳大利亞,每個政黨都有一個核心小組,也稱議會黨團,英文叫Caucus,領袖就是由這些人選舉產生的,而不是由政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產生。當然,這些Caucus 成員在投票前一定要聽取各自所在派別的大佬的意見的。通常在各個政黨中,都會有好幾個派別,每個派別都有自己的領軍人物,這些人是黨內政治掮客,他們不一定是聯邦議員,也不一定是內閣成員,但他們有很大影響力,如果想成為領袖,必須要得到他們的支持。澳前總理陸克文就是因為得罪了黨內的幾位大佬而得不到必要支持,不得不把領袖的位置讓給吉拉德的。

一般情況下,在政治領袖選舉產生之前,黨內都會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和爭奪,有時不經過選舉,現任領袖一看到自己大勢已去,會主動讓出領袖位置給挑戰者,有時現任領袖不甘心,或者雙方勢均力敵,那就要經過投票。

所以,說總是更換領導人的原因不外乎兩種,一是在選舉後澳大利亞更換了執政黨,二是執政黨的內部調整,更換了黨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