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聽著很牛,事實上水平一般的人?

歷史傳訊社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這句話絕對不是阮籍空穴來風的胡說八道,而是有著明確的依據的。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很多人,聽起來很牛,但實際上沒什麼本事的。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有名無實的族群,應該就屬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漢族士大夫了。從晉朝的奠基者司馬懿開始,司馬家族就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司馬炎之所以能做皇帝,也實在是曹家不行了。司馬炎還尚好,他的子孫後代就更是一塌糊塗了,有弱智(司馬衷),有喜歡黑人娘們的(司馬昱),奇葩一大把。

而這個時期的文人士大夫,基本都除了會清談什麼也不會。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晉宰相王衍。在這裡著重提一下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雖然和他老子並稱二王,但是當個官都不知道自己是幹嘛的。還有謝家的謝靈運,雖然詩寫的不錯,但是個人能力一點沒有,還偏偏喜歡摻和皇家的事情,最後被砍頭了事。

外國的,最著名的應該就算拿破崙三世了。這個叫路易波拿巴的人,靠著自己叔父的光環,從一個流亡貴族到法國總統再到法國皇帝,一步步順風順水,看起來似乎非常厲害。對外他打克里米亞戰爭,又打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欺負完俄國欺負中國,看起來也很強大。只是普法戰爭一打輸,立刻原形畢露,大家都發現,原來那麼牛的皇帝,其實這麼不堪。



青言論史

中國歷史上聽上去很牛,其實功績被嚴重誇大的人,首推漢武帝。劉徹的功績被誇大了一萬倍,罪惡被弱小了一萬倍。下面對其做詳細論述。

《史記·孝武本紀》原名《今上本紀》,是《史記》十篇“有錄無書”者之一。原篇中言漢武帝之惡甚多。武帝怒而削之。致使原著的《今上本紀》逸失。今本《孝武本紀》是錄自《封禪書》。對於漢武帝的事蹟,除了藉助《史記》中的《封禪書》和《平準書》外,還需參閱《漢書·武帝本紀》。



若要徹底讀透漢武帝,還需要對法家、儒家和黃老學派有深入的研究。下面就作一一解析。

一、嗜殺無度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他為什麼會嗜殺無度。只有在法家思想中能找到答案。

法家認為君臣關係是敵、奴、臣,即大臣是國君的死敵和奴才。

《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微》有曰:君臣之利異,故臣利立而主利滅。

《八經》有曰:知君臣之利異者王,利同者劫,與共事者殺。

韓非子用大量的故事,將君主死敵之說詮釋的淋漓盡致。在《說林》中,有一則衛人教女的故事:

衛人嫁女前,教之曰:“為人妻被休者,乃常有之事。與丈夫白頭偕老者,甚為少見。故出嫁之後,要私攢財物。”衛女便依父之言為之,並因此被休。衛女帶回孃家的財產,是其嫁妝的數倍。衛人不以為教女不當,還自以為聰明,生財有道。


故事之後,韓非言道:“今人臣之為官者,皆衛人之類也。”

韓非在《難四》中稱,群臣皆有陽虎之心。既然群臣皆似陽虎,隨時準備謀反叛亂,那誅殺之便是天經地義:

元光四年冬,魏其侯竇嬰有罪,棄市。

元狩元年十一月,淮南王安、衡山王賜謀反,誅。黨與死者數萬人。

元狩五年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有罪,自殺。

元鼎二年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張湯有罪,自殺。十二月,丞相青翟下獄死。

元鼎五年九月,丞相趙周下獄死,樂通侯欒大腰斬。

天漢三年春二月,御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殺。

太始元年春正月,將軍敖有罪,腰斬。


後元元年夏六月,御史大夫商丘成有罪,自殺。

除了群臣外,就連國君的夫人、兒子也是其死敵。

《韓非子·備內》有曰:萬乘之主,千乘之君,立嫡子為儲君後,夫人和太子便希望君主早死。夫人、太子欲君之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故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在《八奸》中,“同床”、“在旁”、“父兄”被韓非視為最大的威脅。這些法家思想決定了漢武帝的另一大嗜好——屠戮自己的骨肉至親:

元光五年,張湯查出陳皇后施巫蠱之邪術,祝告鬼神,禍害他人,屬大逆無道。陳皇后被廢,三百多人被誅連。這僅僅是巫蠱之禍的前奏。

徵和二年秋七月,韓說、江充等在太子宮發現巫蠱。太子認為,若聽之任之。皇族將被天子趕盡殺絕,自己與母親更是必死無疑。

於是,先發制人。武帝命丞相劉屈氂平叛,死者數萬人。太子、皇后皆死。初置城門屯兵。更節加黃旄。御史大夫暴勝之、司直田仁坐失縱,勝之自殺,仁腰斬。

漢武帝下詔,將丞相公孫賀逮捕入獄。在獄中,有司窮盡其罪,公孫賀與兒子公孫敬在受盡折磨,雙雙死於獄中。漢武帝更下旨,將公孫賀全家滅族。

漢武帝利用巫蠱之禍,將自己的妻子、兒子、女兒、兒媳、孫子、孫媳、叔父等骨肉至親屠戮殆盡。長安城中數萬軍民也命赴黃泉,連沒有參與鎮壓的任安等人也被腰斬,太子門客基本上都被滅族。不久之後,漢武帝又開始重新調查巫蠱之禍,從而開始新一輪屠殺,江充已死,這回殺他全家,蘇文被燒死。就連平定太子叛亂有功的劉屈氂等人也全部被殺。死於巫蠱之禍者,達十幾萬人。

韓非子有曰:刑不避大夫,近愛必誅。大夫和近愛皆是君主的死敵。在法家看來,漢武帝嗜殺無度是英名之舉。法家之邪惡,反人類可見一斑。

二、重用法家張湯,踐踏法制。


漢武帝重用法家張湯,張湯羅織罪名,製造冤獄。甚至定腹誹之罪。

漢文帝時,已經廢除暴秦的毀謗罪,夷族連坐。至漢武帝時,法家又死灰復燃。

漢武帝重用張湯,立見知之罪——不告發他人,同罪。

廢格沮誹窮治之獄——羅織罪名,製造冤獄。

定腹誹之罪:漢武帝與張湯謀劃,造白鹿皮幣。武帝問與儒家顏異,異曰:今王侯朝賀以蒼碧,值數千。而其皮值數萬,本末相稱。天子不悅。張湯見顏異嘴角微動,不應答。張湯奏顏異不言而腹誹,論死。自是之後,有腹誹之法。

儒家大師,顏回的十世孫顏異,在劉徹的授意下,被法家酷吏處死。

唐代的來俊臣可謂張湯轉世。張、來二人的命運也必然相同——不得好死。

元鼎二年,張湯欲羅織罪名,誣陷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長史朱買臣,李文與朱買臣先發制人的告發張湯謀反,漢武帝明知真相,假裝糊塗,誅殺張湯。之後,天子又突然清醒,查辦誅殺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長史朱買臣。


司馬遷雖然對張湯這位法家人物深惡痛絕,但依然書其廉,沒有貪腐。作為一個官員,沒有貪腐,並非功績,而是天經地義之事。就如一個工人沒有監守自盜的行為。並不值得大肆讚頌。

張湯是無功無德,罪惡滔天。如果說他有功,那就是捍衛君權的大功。

在儒家看來,張湯無疑是奸惡之臣。但韓非的視角完全不同:臣子就是君主的狗奴才——“從主之法,順上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原來,張湯、秦檜和來俊臣,皆是忠臣呀!

唐代法家酷吏來俊臣,可謂張湯轉世



三、重用法家桑弘羊,大肆斂財,賣官鬻爵。

漢武帝為斂財,重用法家桑弘羊、張湯等人:發行白鹿皮幣;施行鹽鐵官營;實行算緡法;實行平準法;賣官鬻爵。

天子苑有白鹿,武帝命王侯宗室朝覲必有白鹿皮薦壁,鹿皮方尺,值錢四十萬。前文已經有言,因白鹿皮幣,大夫顏異觸怒漢武帝,被酷吏張湯以腹誹罪處死。不再贅述

鹽鐵專賣在《管子》札記中有詳細論述,不再贅述。

實行算緡,對商人、手工業者和車船所徵收的賦稅。元狩,初算緡。及至‘算緡錢’,一時商人破產者數十萬戶,蓬蓬勃勃的商業資本勢力遂一蹶而不振。使經濟的發展遭受沉重打擊。

在漢文帝時,若發生饑荒。則允許民間爵位買賣。如張三有軍功爵,饑荒之時,可以將軍功爵出售給他人。漢文帝此舉,是人道的救災之舉。但漢武帝時,政府官方出售爵位。不但賣官鬻爵,甚至可以財贖罪:入物者補官,出貨者除罪;捐募奴婢,為郎者可以升官;有令民得買爵及贖禁錮免減罪。請置賞官,命曰武功爵。


元豐年間,為進一步搜刮民財。桑弘羊推行平準法,天子許之。桑弘羊有請令吏得入粟補官,及罪人贖罪。

漢武帝時,買爵、貸假、榷酤、算緡、鹽鐵之事無所不舉。致使經濟凋零,民不聊生,官吏選拔制度敗壞。

四、巡守封禪。

漢武帝巡守郡國,東渡河,河東太守侍奉不周,被迫自殺。西行逾隴,隴西太守被迫自裁。

武帝北出蕭關,從數萬騎,田獵新秦中,勒兵而歸,新秦各級官吏不知天子突至,沒有接待。於是北地太守以下,盡誅之。

漢武帝認為自己的功績蓋過三皇五帝,欲封禪泰山。武帝欲重用儒生執禮。儒生認為武帝之封禪,不符合禮制。於是,天子罷黜群儒而不用。

沒有儒生,武帝深知封禪難以施行。便以侍中儒者主持封禪。封禪泰山終於完成,漢武帝終於圓了漢代“堯舜”之夢。


詳盡的封禪過程,詳見《史記·封禪書》。

五、尋仙求長生。

漢武帝尋仙求長生,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詳細內容以及對其評價參照鄙人拙作《史記》札記——秦始皇。

六、漢武帝與桀紂始皇之不同

漢武帝與商紂有兩點不同:

一是作惡害人更多。漢武帝所殺的無辜之人,將相公卿、骨肉至親和軍民。多達十幾萬。商紂所殺無辜者,最多隻有十幾人。這一點上,漢武帝之惡,比商紂大一萬倍。

二是制度比人可靠。商紂是偶爾作惡,並沒有使其制度化。而漢武帝藉助法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邪惡制度——作惡害人,制度比人可靠。這就是法家的使命。

漢武帝與秦始皇之不同:

秦始皇是誰說話,誰死——毀謗罪!漢武帝不但誰說話,誰死。誰不說話,誰照樣死——腹誹罪!

後世對漢武帝的評價:窮奢極欲,橫徵暴斂,嗜殺無度,內侈宮室,勞民傷財,迷信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弊,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武帝后期,餓殍遍野,人相食,海內虛耗,戶口減半!相當於今天死了7億人。

董仲舒認為暴虐無道之君,誅殺之是替天行道。湯武伐桀紂是天理。鄙人借董子對無道之君的描述,作為我對漢武帝的評價:事多發役,以奪民時,作謀增稅,以奪民財……人君惑於讒邪,內離骨肉,外疏忠臣,至殺世子,誅殺不辜……犯親戚,侮父兄,罔顧百姓……貪城邑之賂,輕百姓之命……三天三夜也講不完。總之,罪惡滔天,罄竹難書!


楊朱學派

我來試著說一說:

第一秦始皇。

有沒有人想要打我?一定有吧。

首先我先肯定秦始皇是有一定的才華和度量的。在李信伐楚失敗之後,能夠放下王室尊嚴來請王翦出山,可見始皇帝的度量還是很大的。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李信雖然敗了,但是始皇帝沒有推脫責任,畢竟用人的是自己。怎麼能全怪李信呢?後來李信跟著王賁滅了燕國,可見秦始皇的度量和識人之明都是有的。

不過話說回來,秦始皇雖然有著一定的能力和品質。但是把統一天下的功勞全放在始皇帝一個人身上未免名過其實。實際上,秦國早在惠文王時代就已經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礎,惠文王不但消滅了韓趙魏三國的軍事實力,打開了秦國入主中原的通道,而且為秦始皇留下了完善的政治和軍事制度,秦始皇只需要沿著先輩的道路往前走,統一已經是必然的事情了。秦始皇有很大的成分上可以說是撿現成。

秦始皇的能力,略強於司馬昭司馬炎之輩,大致等同於曹操劉備之流。司馬昭也能在賤民之中任用鄧艾這樣的人才,司馬炎也能在羊祜和陸抗眉來眼去的時候一如既往信任這位老人家,但是鄧艾真正的發掘者是司馬懿,羊祜更是三朝元老,早在曹芳時代就已經名揚天下。換句話說,你老爹都給你把江山打好了,你只要不犯傻,老老實實沿著先輩的光榮道路前進,統一都不難。

秦始皇不是水平一般,而是有點名過其實。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秦惠文王。

第二個:乾隆大帝。

不想多說,就一敗家子,把他跟始皇大帝放在一起說我都覺得扯淡。秦始皇雖然有撿老爹現成的嫌疑,但是畢竟;六國都是他親手滅的。乾隆算什麼?老爹給留了萬貫家財,他全部敗光。也配跟始皇帝一起說?

啪,真他麼想給自己一嘴巴子。

第三:袁崇煥。

是不是又有人想要打我?

袁崇煥確實有軍事才能,但是還是那句話:名過其實。

總有人覺得袁崇煥不是,大明中興有望。

事實上,袁崇煥死不死,明朝都是必亡的。袁崇煥有戰術指揮能力,但是沒有戰略眼光。他能躲在城裡擋住清軍的進攻,但是沒有能力剿滅八旗,靖平遼東。關寧鐵騎如果人數再多一點,或許有可能剿滅八旗軍。但是創建者卻是孫承宗。袁崇煥統帥關寧鐵騎多年,一點沒有擴軍的意思,反而是人數越打越少,越打越分散。成天修炮樓,造大炮,坐在城裡等皇太極來進攻。

從這一點來說,袁崇煥的能力其實還不如熊蠻子——熊廷弼。熊廷弼在的時候,今天跑去遼東修一個炮樓,明天去遼東造一睹城牆。今天撈一把明天撈一把,地盤居然慢慢的大起來了。差點沒把努爾哈赤撈的當褲子。

袁崇煥,守成有餘,進攻不足。而明朝內憂外患,入不輸出。這樣拖下去,遲早必亡。

第四個:說說國外的。

麥克阿瑟,這個鐵血上很多,感興趣的隨便查一查。

麥帥這輩子,可以說除了在西點軍校的成績好,就沒見過他有啥帥氣的軍事手筆,仁川登陸算一個吧。你給我美軍那麼強大的海空軍,別說仁川登陸,我空降漢城也沒問題啊。

至於後來對中國出不出兵的誤判,以及對國內外擴大戰爭的誤判,直接導致自己下臺。絲毫看不出他有什麼軍事天才的地方。麥克阿瑟,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是非常成功的,會作秀,長得帥,出身好。作為軍事家,真的跟古天樂有點像:平平無奇。

這四個人的能力排行:

第一始皇大帝,繼往開來,利用祖先留下的好基礎完成了中國統一。

第二,袁崇煥,繼往不能開來,擠成孫承宗老師的好基礎但是不能開創新的局面。

第三,麥克阿瑟,寄往丟來,擁有美軍那麼強大那麼完美的軍事實力基礎結果灰溜溜被打出朝鮮。

第四,乾隆,亡國之君。滿勤滅亡,亡於乾隆,沒有一個好老爹,滿勤在乾隆那一代就要差不多了。


情僧蘇曼殊

國姓爺。

鄭成功固然花了很大的心力將散漫的海盜式的武裝打造成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這枝軍隊也成為最正規的正規軍,但國姓爺的戰績實在是難以啟齒。

1、同安之役

1648年4月初10,鄭成功率軍進攻福建同安縣,清軍副將廉彪、遊擊折光秋戰敗,隨後棄城而逃。7月清靖南將軍陳泰、浙閩總督陳錦、福建提督趙國祚進攻同安,鄭軍守將邱縉、林壯猷、金作裕陣亡,知縣葉翼雲、教諭陳鼎被俘後殺害,清軍屠城。鄭成功主力因大風被阻,5天后才到進門,得知同安失守後,即回師銅山。

10月,鄭軍直入雲霄港,守將張國柱戰死,姚國泰被俘。清漳州總兵王邦俊大舉突進,鄭軍戰敗,中衝鎮苛宸樞陣亡,鄭成功停止對詔安的進攻。

2、潮州之役

這一役是南明兩省軍閥之間的一次內訌。鄭成功因為缺糧,在1649-1650多次出兵廣東,主要是爭奪李成棟部將郝尚久駐守的潮州府。雙方相持於潮州府城下,此時清尚可喜、耿繼茂軍由江西南下,郝尚久怒而降清,二軍將鄭成功擊潰。與此同時,鄭軍基地廈門被清軍攻陷。

3、漳州之役

1652年正月初三,鄭成功率領船艦2000號,直進漳州府海澄港,清守將赫文興開城投降。清漳州總兵王邦俊據守府城,鄭軍強攻數次失敗,採取圍困戰術。漳州被圍困八個月後,清平南將軍固山額真金礪進軍漳州城外,兩軍正面廝殺,鄭軍被擊潰,後提督黃山、禮武鎮陳俸、右先鋒鎮廖敬、親丁鎮郭廷、護衛右鎮洪承寵陣亡。鄭成功率殘部退守海澄縣,半年後金礪進攻海澄縣,雙方都損失慘重,金礪被召回北京,雙方處於相持局面。

4、北進、南進

1654年,清漳州守門千總劉國軒投靠鄭成功,在接應下鄭軍拿下了漳州。清廷派濟度南下,鄭成功聞訊將漳州、泉州城牆、房屋全都拆毀,將兩府糧餉財帛全都帶走(真挺像土匪的),然後退回了海上。

分兵北上浙江、南下廣東。北軍戰果很大,一路收復了舟山。南軍則被尚可喜等17000人擊潰,南軍損失4000-5000人。南軍將領蘇茂被鄭成功處死(只是為了玩弄權術),其弟蘇明將海澄縣獻給清軍,鄭軍受到重大打擊。北軍佔領的舟山再次被清軍攻陷,最終有300艘船返回金門、廈門。鄭成功親自率軍進攻福州,被清軍擊敗,鄭軍損失5000-6000人。

5、第一次長江之役(顧誠先生認為張名振那次與鄭成功無關)

1658年,鄭成功趁清軍攻打西南永曆朝廷,率主力北上。按清軍的奏報鄭軍有數千艘船,數萬軍隊,可惜海上風浪太大,艦船相撞損失頗大,鄭成功6位夫人,3個兒子都被淹死。鄭成功損失巨大,只得返航。

6、第二次長江之役

鄭成功親率大軍10餘萬進攻南京,在佔領瓜洲、鎮江後,在鎮江閱兵、安民太久,貽誤了進攻南京的戰機。待其到達南京時,又圍而不打,直至清軍援軍達到將鄭軍擊潰。戰敗後,鄭成功即刻撤退,根本沒有通知在上游招撫各州縣的張煌言。

(攻打南京時最輝煌的時刻)

總之,鄭成功主力作戰的戰績實屬一般,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大的戰略上更是失策。首先是沒有支持張名振北伐,其次沒有與李定國夾擊廣東,最後沒有出兵與孫可望會師長江。在很多時候國姓爺坐觀成敗,甚至與永曆朝廷內訌,失去了很多中興南明的機會,最後他失去了一個又一個根據地,只得跑去臺灣。

如果他不是驅逐了荷蘭人(也就1000-2000人),國姓爺這說起來恐怕就是罵人的話了。


孝陵衛小校

看了這個題目,我能最先想到的有三個人:

首先第一個就是洪秀全。本人水平一般,陰差陽錯成為太平天國領袖,後來又被吹捧得很高很高。

說他水平一般一點兒不冤枉他,第一文采差勁還偏愛作詩,讀過洪天王詩的人都認為當初清政府的科舉制度還是公正的,因為他寫的那玩意兒實在是讓人不忍卒讀。

第二個道德品質也差勁吧,早在起義之初就已經開始腐敗,宮裡的女人比清朝皇帝的多的多,關鍵他還不允許基層的太平軍將士夫妻同住,太苛刻了吧!

第三個缺乏治國安邦才能,開始拜上帝教的傳播主要靠後來被封為南王的馮雲山,他本人在這上面貢獻不如馮。成軍後,太平軍的軍隊指揮又主要靠東王楊秀清,翼王石達開等人。所以後來造成楊秀清爭權,天京內訌,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第四個對傳統文化極端仇視,固然有其政治考量。但其因自身科舉失敗導致的偏執使他失去了中國知識分子甚至老百姓的支持。

第二個人是項羽。此人在歷史上也被抬得甚高,以至於成為寧折不彎的英雄化身。的確,作為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武人,他可能是個好戰士,但遠非合格的政治家。他不會用人,剛愎自用,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他婦人之仁,優柔寡斷,改殺伐決斷時做不到。他同時又暴戾不仁,殺了很多降卒,一把火燒了阿房宮。他有非常吝嗇,對有功之臣不肯升賞,任命人的印都磨平了角也捨不得給人。這樣一個人不失敗才怪呢,實在不配英雄二字。

第三個人是袁紹。袁家四世三公,名門望族,並且在後來的軍閥混戰中取得了幽並青冀四州,勢力很大。但是由於袁本人的缺陷,致使官渡之戰被曹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很快分崩離析,自己也病恨而死。袁雖然名氣很大,但曹操根本看不起他,認為他“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則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又缺乏肚量,田豐本來勸他不要出兵,否則不利,後來果然如此,但他覺得沒臉面對田豐,害怕被人恥笑,竟然殺了田豐。


肆酷全書

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專門分析那些歷史上被吹成神的人,讓人一聽就覺得很牛逼,其實真的就是一般般的水平,但也不能說差。下面我就來說五位,絕對都是你知道的,顛覆你以前的認知!

第五位:袁崇煥

明末著名的軍事家、也算是民族大英雄。經常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常勝將軍!很多人認為就是袁崇煥的死明朝才滅亡的這麼快。而實際上,袁崇煥並非天才,甚至連帥才都稱不上。無法處理好團隊內部的關係,擅自殺邊將,私通敵國,引兵入京,再加欺君。偏偏會有人認為崇禎自毀長城。



第四位:王安石

偉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 從宋朝到清朝,一直以來王安石變法都是是被否定的。但清末開始強勢反彈,梁啟超最早稱讚稱其“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導致現在,不少人認為他的政敵司馬光是大反派,而王安石是正義的。其實王安石手下的人更是我們認為的反面人物,自己卻把自己比作聖人一樣。



第三位:項羽

項羽是殺人不眨眼,每攻下一城就屠城,但後世卻將其吹捧成為了有些悲情主義的高貴的千古英雄。 這主要是司馬遷可能崇拜項羽。把項羽這樣殘暴的殺人魔王吹捧成高貴的英雄,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後世中國文人的心理扭曲,暴露了一種受虐狂的病態傾向。


第二位:李世民

首先李世民是明君不假,但並沒有那麼偉大,不僅修改史書,還任意扁低隋朝兩帝,這樣稱托出自己的偉大,沒有原則,唐繼隋制,惰文帝時期的繁榮不在唐朝之下,李世民也算是個虛偽而且比較殘忍的一個人,並沒有歷史上那麼聖人,但治理國家還是可以的。


第一位:冉閔

武悼天王,這個在網絡上吹的最厲害,很多人說是拯救漢族的最偉大人物。 其實在歷史上就是個平凡的角色,主要是殺胡令被人所熟知而稱讚。但稱他拯救了漢人就有點誇大了,其實南方還是有漢人的,就是北方漢人也沒有滅絕。還有就是身為羯趙臣子的他未必就那麼幹淨。




以上並沒有詆譭誰,如果有你崇拜的就繼續崇拜,其實歷史都有兩面性,並不是你看到的就是真的,普遍認為的就是事實,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觀點,這上面的人裡除了王安石我不喜歡,其他我都很喜歡,但是還是要告訴大家實際情況,謝謝大家閱讀。

【羽平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


羽評歷史

孔子、諸葛亮、關羽、李元霸、包青天、岳飛、劉伯溫、孫中山。福垊這題一答,駕車出門,料那板磚多得能蓋房。這只是福垊探求真相的一家之言耳,還請指教。



孔子名氣和影響力在古今中外槓槓的,但水平卻不敢恭維。大概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吧。其幼喪父,弱冠後為官,孔子在列國中名氣大。訪齊晏子非議他,仕魯魯國更亂。周遊列國在衛、曹、鄭、宋、陳、蔡等更是如同逃荒還差點被殺,惶惶如喪家之犬。弟子子路起兵還被處死。歸魯之後,鬱鬱而終。莫說修齊治平,連獨善其身都不能。



諸葛亮簡直是智慧和俊逸的化身,是多少人的偶像!然而正是這個神一樣的諸葛亮卻讓蜀漢在三國中第一個被滅亡。諸葛亮剛愎自用、專權欺主,折騰蜀漢。剛愎自用的下場是自己勞而無功壓制人才,以至於早死。專權欺主,使仁宗成後主成為安樂公。折騰則是六出祁連,興師動眾,勞而無功。而這些都是後來蜀漢滅亡因素,nozuonodie!



關羽與孔子齊名,在民間神一樣的存在。可你聽說他打過什麼以少勝多的大仗嗎?過五關斬六將那是演義。您說水淹七軍厲害是吧。隨後就是人生終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此之謂也!



李元霸更是演義中的演義,演義靠的都是無中生有,添油加醋,把鬼寫成神。李元霸是李世民的弟弟,在歷史上全無名氣,而且早夭,結果卻被好事者寫成天下第一強!大概名字起得好吧!便於以人如其名的創作。



包青天在坊間簡直就是公平和正義的化身,布衣的保護神。而真實的包青天除了張堯佐一事外真得是乏善可陳。至於臉黑月牙,晚上兼職閻王,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小說更是,信了你就輸了。他權知開封府也就一年零一個月!



多少人把岳飛等同於郭子儀,其實他比郭子儀名氣大多了。但取得的戰績,不及郭子儀萬一。多是小規模的取勝。只因受到冤屈,加上人品好、人緣好,被撥亂反正,乃至成為一個神話,一個無上榮光的符號。精忠報國、還我河山!



劉伯溫只是謀士。劉伯溫本是元朝官員,對元朝忠義,元朝卻不把他當回事,後來結寨自保,鬱悶寫書——《郁離子》。朱元璋因為他、葉琛、章溢在當地的影響力——關鍵是要地,而邀他們。劉伯溫給朱元璋出主意,但他能謀事不能謀己。封得爵位低——誠意伯也就算了,最後還被胡惟庸給整死。卻至今流傳著《燒餅歌》的神話。



孫中山是多少人眼中的神,那都是錯覺。實際上的他,人品不好、人緣不好、脾氣不好,崇尚暴力,尤愛暗殺,投日靠蘇,只為利益。他與袁世凱都以明太祖繼承人自居。而日、蘇在他之後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中山裝象徵意義更是笑話,他的中山裝是七個釦子,好不好。

鄙陋淺見,還請評論裡指教。


福垊

看到這一個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宋襄公的故事我相信所有人都很熟悉,他的臣子還勸他作為一個小國家不要去稱霸,結果他不聽還是想去稱霸,不過結果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些書中的春秋五霸是有他的名稱,但是他從來沒有當過一天霸王。我想他應該是歷史上第一個看上去很牛的,實際上沒有水平的人

其他看上去很牛的其實水平一般的人,在歷史上也有吧,我們一大家最熟悉的劉墉,紀曉嵐,和珅三個人為例,你看電視劇,你就會發現,不管是劉墉也好,紀曉嵐也好,都把和珅玩的團團轉,和坤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劉墉的父親劉統勳還是挺厲害的,那是一位剛吏,也可以稱他為劉青天。

但是劉庸明顯比他老爸滑頭的多,他在乾隆朝沒有多大的貢獻,只有和珅跌倒了之後,才發揮了一點作用,他也沒有跟他老爸一樣剛正。他們兩個壓根不敢玩,和坤可以分分鐘滅掉他們。當然說他們兩個人是能力平平,那也是不準確的,畢竟他們還是很有能力的,但是沒有電視劇裡面那麼神奇。


我想老百姓最熟悉的人物中虛構的最厲害的應該是包青天,我們看到的故事都是包青天在開封審案,每天都有審不完的案,嘉祐元年十二月,被召任權知開封府,遷升右司郎中。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為右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也實際上就是兩年不到一年半時間。

當然這裡我不是說包青天能力平平,包青天的能力也是很厲害的,很清廉,我去過包公墓,裡面的陪葬品真的很少,也很普通。但是就是放在他身上虛構的案例實在太多。當然這也反映了老百姓渴望青天的需求。


知常容

康有為。

一提起康有為,大家聯想到的就是戊戌變法,說的他多麼多麼高尚。但是實際上。康有為為人志大才疏,心口不一,貪生怕死。



康有為對於變法憲政等西方先進思想根本沒有理解透徹,說句實話根本就不懂什麼事君主立憲制度,後續曝光說康有為只想搞總理制,沒有提到議院。也就是說他還想著自己做獨裁統治。


在變法失敗後,戊戌六君子想到的是以自己的鮮血喚醒國人,尤其是譚嗣同,這個不得不佩服,明明有機會逃走,卻留了下來。但是康有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逃跑。



流亡海外的時候坑蒙拐騙海外華僑的辛苦錢。對於喜歡保皇派的說自己正要救皇帝,改立憲制。對於革命派的人,康有為打著孫中山的名義去聚斂錢財。拿到錢之後迅速撤離,大肆揮霍。用來投資自己的產業,大量購買文物、古董、豪宅。



表面上反對封建地主,實際上卻做起了地主,購買了大量田產。養了女僕數十人,男僕三十多人,此外,他還僱了兩個頭纏白布、滿臉絡腮鬍子的印度人做門衛。僅僅伙食費就達到了400銀圓。而當時民國的普通工人月收入只有5塊銀圓左右。可見康有為的奢侈程度。



除此之外康有為一生提倡女性解放,自己卻納了五房小妾。晚年62歲時納了19歲的小姨太張光。這是提倡女性解放的做法嗎?


越關換視界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李廣,飛將軍稱號如雷貫耳。

說到李廣真是積了八輩子的德,因為和司馬家是世交名垂千古就算了,人王昌齡寫自己偶像衛青的龍城飛將都被李廣搶走了,霍去病的長安飛將也被搶了,就因為有個飛將軍的外號,後人看到飛將就直接代入李廣!

還有那一首詩: 昔年戎虜犯榆關,一敗龍城匹馬還。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能被... 這人武力值是有的,可惜,帶兵軍紀不行,自然進攻就會出岔子。



關二爺作為史實人物,他的戰績和實力當的起三國頂級武將和萬人敵的名頭。



但是拿現在受人供奉的關帝君來說,這已經不是高估這麼簡單了,已經被過分神化了,清朝的奠基人努爾哈赤極其崇拜《三國演義》,其中關羽更是備受推崇,關羽成為武聖人和孔夫子並列受人香火就是從清朝開始的,在之前的武聖人可是是姜子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