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革命菜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革命菜即野茼蒿,別稱:野塘蒿、野地黃菊、安南菜,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嫩莖葉。因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老前輩曾用它來充飢,故起名"革命菜"。

它以其豐富、水靈的外觀,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們的喜愛。生於海拔400-900米的山坡或溝邊。中國分佈現狀:分佈於廣東、香港、廣西、江西、浙江、湖南、福建、臺灣、海南、雲南、西藏(東南部)、貴州、四川、重慶、湖北、甘肅(南部)。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功效與作用】

革命菜性平,味道甘辛,含蛋白質、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營養成份。具有健脾消腫、清熱解毒、行氣、利尿的功效。治感冒發熱、痢疾、腸炎、尿路感染、營養不良性水腫、乳腺炎等。每年春、夏、秋三季,可摘其嫩莖葉、幼苗,炒食甜滑可口,味道極美,

【食譜】

(1)涼拌野茼蒿:野茼蒿嫩莖葉350克,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將野茼蒿去雜質後洗淨,入沸水鍋內焯透,撈出洗淨,擠幹水分,切碎,放入盤內,加入精鹽,味精、香油,食時拌勻。功效:適用於感冒發熱、痢疾、腸炎、尿路感染、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症。

(2)野茼蒿炒肉絲:野茼蒿嫩莖葉250克,豬肉100克,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蔥花、薑末各適量。將野茼蒿去雜質洗淨,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擠幹水分,切段;豬肉洗淨切絲;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蔥花、薑末放入碗內攪勻成芡汁。鍋燒熱,下肉絲煸炒,倒入芡汁,炒至肉絲熟而入味,投入野茼蒿炒至入味,出鍋即成。功效:適用於體虛、乏力、營養不良性水腫、陰虛等病症。

【附方】

(1)頭暈野茼蒿搗汁飲服。

(2)肺熱野茼蒿洗淨後泡水當茶飲。

(3)咳嗽野茼蒿100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適量,溶化後飲服。

(4)感冒發熱、痢疾、腸炎、尿路感染野茼蒿全草15~30克,水煎服。

(5)營養不良水腫野茼蒿500克,同雞蛋1個煎服。

(6)脾虛浮腫野茼蒿500克,同豬骨煎服。

(7)乳腺炎鮮野茼蒿全草搗爛取汁服,渣外敷。

【禁忌】

腹瀉者不宜多食。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艾葉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

人們認為艾草是可以辟邪的,象徵是純潔的意思,古時候艾草是可以用來預防瘟疫的,因為艾葉對多種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的作用。

人們在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把艾草和菖蒲、胡蒜一起掛在門上,可以驅邪,辟邪。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功效與作用】

艾草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艾草可是一味婦科良藥呢。艾草還有苦燥辛散,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的功效,是婦科的要藥。用於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

艾草具有特殊的氣味,其氣味可以驅除蚊子、飛蛾和蟲子呢,而且屬性辛溫,夏天的時候,在房間裡掛幾根幹艾草條,可以淨化空氣,還能預防感冒。常聞可以令人頭腦清晰、記憶力增加。

艾草泡腳:用清水把艾草清洗乾淨後,把艾草和水一起煮半個小時左右,把煮好的艾草水放到適合的溫度,把腳放進去泡30分鐘。不但祛除體內的寒火和虛火,驅寒,還能除腳氣,腳癬,加幾片生薑進去和艾草一起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壞,增強免疫力。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食譜】

(1)甜艾餅的做法

1.處理艾葉:艾葉摘取頂部嫩葉,用清水洗淨,放到水裡焯去苦味

2.加清水攪拌成泥,加小蘇打再次煮開

3.趁熱倒入糯米粉中,和成麵糰,取一小塊麵糰煮熟

4.粽葉切小片,洗淨

5.放到水裡煮一下,備用。餡料也準備好

6.煮好的糯米麵團趁熱加入生麵糰中,使勁的揉,過程很痛苦,雙手都很粘,別急,慢慢揉,中途可以加少許糯米粉進行調整乾溼度,分小份,取一小份壓扁

7.包好餡料,揉成團

8.放入粽葉中,刷層油,火開後大火蒸6-8分鐘

(2)艾葉餃子的做法

1.艾葉洗淨、燙水、切碎

2.豬肉挑半肥瘦的,洗淨,剁碎,拌上生粉、醬油、雞蛋、湯、鹽、糖

3.然後把艾葉也拌均勻

4.用買來現成的餃子比,一按一捏,一隻餃子就做好了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附方】

(1)虛寒性月經不調、腹痛艾葉10克,當歸15克,香附10克,水煎服。

(2)感冒艾葉6克,蔥白2個,胡椒7粒,水煎服。

(3)月經過多艾葉15克,水煎,衝雞蛋】個服。

(4)皮膚瘙癢艾葉30克,地膚子15克,白蘚皮15克,花椒10克,水煎,燻洗患部。

(5)月經過多、妊娠下血、產後出血腹痛艾葉10克,當歸10克,地黃10克,白芍10克,川芎3克,水煎服。

(6)風溼關節炎艾葉適量,搓爛做成艾條,點燃燻痛處。

(7)婦女白帶艾葉15克,水煎湯去渣,加入雞蛋2個煮熟,吃蛋喝湯,每日1劑,連服5~7日。

(8)溼疹①艾葉(煅炭存性),黃柏、枯礬各等量,研末,用香油或茶油調成膏敷患處。②艾葉30克,地榆10克,槐花10克,側柏葉10克,水煎服。

(9)痛經(寒性痛經)艾葉15克,生薑10克,黃糖30克,水煎服。

(10)肛瘻、痔瘡①艾葉30克,花椒10克,水煎,燻洗患處坐浴。②艾葉30克,白花菜子(白花菜科的白花菜種子)15克,水煎,燻洗患處。

(11)咽喉腫痛①嫩艾搗汁,細細嚥下。②艾葉一把,同醋搗爛,外敷喉部。

【禁忌人群】

陰虛血熱者慎用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蒲公英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奶奶草、黃花苗。分佈於我國大部分地方。從食用營養的觀點看,人體中最容易缺乏的無機元素只有Ca和鐵。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營養價值。美國、日本的研究發現,蒲公英的營養價值之高在自然界十分罕見,是一種高維營養菜。蒲公英食品已開始在歐美風行。在歐美國家蒲公英食品品類繁多,關注度很高。

【功效與作用】

每100克蒲公英嫩苗含蛋白質48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Sg,粗纖維2.1克,鈣216毫克,磷93毫克,鐵10.2毫克,胡蘿蔔素7.35毫克,維生素B,0.03毫克,維生素B:0.39毫克,煙酸1.9毫克,維生素C47毫克,還含有膽鹼、菊糖、果膠等。蒲公英根含多種三萜醇.即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賽醇、蒲公英苦素及咖啡酸。全草含肌醇、天冬醯胺05%、苦味質、皂苷、樹脂、菊糖。此外,尚含果膠、膽鹼等物質。

蒲公英常被中藥界譽為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的"八大金剛"之一,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入肝 、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清肝明目,健胃利膽等藥理功能。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蒲公英的花果期4~10月,作一枚忠誠的吃貨和一個酷愛養生保健的人,嬌名小師傅給你帶來了蒲公英花式吃法,你期待嗎。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食譜】

蒲公英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湯、熗拌,風味獨特。

1、生吃 將蒲公英鮮嫩莖葉洗淨,瀝乾蘸醬,略有苦味,味鮮美清香且爽口。

2、涼拌 洗淨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鐘,瀝出,用冷水衝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鹽、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據自己口味拌成風味各異的小菜。

3、做餡 將蒲公英嫩莖葉洗淨水焯後,稍攥、剁碎,加佐料調成餡(也可加肉)包餃子或包子。

4、蒲公英泡著也能喝

蒲公英的葉子具有很防治腫瘤的作用。將新鮮的蒲公英葉子或者是曬乾之後的蒲公英用開水進行沖泡,然後代替茶水服用,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以及抵抗腫瘤的作用,但是飲用蒲公英茶也具有副作用!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附方】

(1)急性乳腺炎①蒲公英30克,加少量的黃酒,水煎服(已潰者不加黃酒),單用水煎服。②蒲公英、金銀花、連翹、赤芍、紫花地丁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另取鮮蒲公英適量,搗爛敷患處。③蒲公英15克,金銀花15克,水煎服;藥渣搗爛,趁熱敷患處。

(2)淋巴結結核①蒲公英15克,金銀花15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②蒲公英根50克,狼毒30克。水煎熬成膏,敷患處。

(3)乳癰腫痛蒲公英15克,金銀花30克,青皮10克,柴胡10克,水煎服。

(4)乳腺癌蒲公英50克,龍葵50克,白英50克,蛇莓25克,七葉一枝花15克,水煎服。

(5)麥粒腫、單純性結膜炎,眼瞼緣炎蒲公英60克(鮮品150克),白菊花15克,水煎成2碗,1碗內服,另1碗連藥渣仍放鍋內加溫,趁熱燻患眼約20分鐘。再用藥棉浸藥液洗患眼處,每日燻洗2~3次。

(6)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蒲公英60克,板藍根15克,水煎服。

(7)肝炎①蒲公英15克,茵陳蒿15克.車前草15克,木通10克,槐花10克,大黃10克,山楂6克,水煎服。②蒲公英15克,茵陳30克,秦皮10克,制大黃10克,水煎服。

(8)急性火眼、目赤腫痛①蒲公英30克,黃芪10克,水煎,燻洗患眼。②鮮蒲公英60克,梔子30克,水煎服;並將毛巾用開水浸溼做熱敷,每日數次,每次敷10分鐘。

(9)急性支氣管炎蒲公英洗淨,曬乾為末。日服3次,每次3克,蜜水送下。

(10)跌打損傷蒲公英30克(鮮品100克),加清水適量煎湯,熱洗患處,每日2次,或用鮮品搗爛外敷。

(11)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蒲公英50克,橘皮15克,砂仁15克,共研細粉。每服2克,日服3次,溫開水沖服。

(12)口腔炎蒲公英(焙碳存性)、枯礬、冰片各少許,共研極細末,取少許吹入患部,每日數次。

(13)牙齒鬆動蒲公英(淨)連根洗搗500克,青鹽、食鹽各100克醃,槐角子(炒)200克,曬於為末,混合後每日清晨取5克擦牙。

(14)烏鬚生發淨蒲公英200克(炒),血餘洗淨200克,青鹽200克(研)。用瓷罐一個,盛蒲公英一層,血餘一層,青鹽一層,鹽泥封固,醃,春秋5日,夏3日,冬7日,桑柴火煅,令煙盡為度,候冷取出,碾為末,每日清晨取3克以酒調服。

【禁忌】

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禁用量過大,常規用量煎服後,偶見有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洩瀉。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野豌豆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對於許多上了年紀的老農民來說,有不少野草都是記憶深刻,因為之後經過那饑荒年代的窮苦人,才知道這些野草有多麼的好,因為它們曾是不少窮苦人的救命菜。

在農田邊有一種野草,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是豌豆呢,這種野草長的非常像我們常吃的蔬菜豌豆,它就是"大巢菜",有的農民朋友也稱它為"小巢菜"、"野豌豆"、"薇菜",其實大巢菜和小巢菜還是有一點點區別的,就是它的葉子大小不同。

大巢菜不僅僅曾是饑荒是窮苦人的救荒野菜,在古代時,也曾是有名的野草,早在周朝周武王時,大巢菜就是一種充飢的野菜,曾在《詩經》中的《采薇》就有記載,"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分佈於朝鮮、日本、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西南、西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至2,2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或林緣草叢,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功效與作用】

但是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可忽略,每100克鮮嫩莖葉就含有蛋白質3.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9克,鈣270毫克,磷70毫克等多種營養物質。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食譜】

野豌豆其莢果可食。採摘嫩莢果煮食,或者等到莢果完全成熟後採摘,剝取裡面的豆子煮粥或磨面。可加工粉條、粉絲、粉面等副食品,用箭舌豌豆粉與水量麵粉混合,製作麵條、饅頭、烙餅等食品別有風味。但種子中含有生物鹼和氫甙,食用過量能使人畜中毒。

【禁忌】

大巢菜花期的時候,是有小毒的,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去採摘大巢菜來吃的話,切記要在沸水中過一遍才能吃。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車前草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功效與作用】

車前草在古代就被當成中藥使用,在《名醫別錄》、《滇南本草》、《神醫本草經》、《本草匯言》等中均有記載。車前草全身均可入藥,其味甘、性寒,主治小便不通、淋濁、帶下、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洩瀉、鼻衄、目赤腫痛、喉痺、咳嗽、皮膚潰瘍等。車前草的藥用食用價值都非常高,還可以泡水喝,對人體的健康益處也很大,可以緩解疲勞,上火引起的咳嗽、祛除喉嚨中的痰液,但是不要一次性喝太多,因為性寒,如果大量食用,肯定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遺精、遺尿者不宜使用,孕婦慎用。

關於這草名字的由來,還有個故事。漢朝時候,有個將軍外出打仗,被困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時值盛夏,又遇天旱無雨,所以士兵和戰馬都病了,甚至有了尿血的症狀。

這天,一名馬伕發現有三匹馬不治而愈了,感到好奇,遂尋根追源見車輪前一片野草被馬吃光,報告將軍,將軍心想,難道這草能治病?於是採了很多的這種草熬成稀粥分給士兵吃,喝過之後,還真的漸漸好了起來。所以這草被叫做車前草。

【食譜】

(1)將車前草洗淨去梗留嫩葉。

(2)將鴨腸用鹽抓揉均勻,加鹼和清水拌勻,醃1-2小時,再用清水反覆漂洗去鹼味。

(3)切蒜蓉備用。

(4)鍋內放入水燒開,將車前草燙至斷生後撈起過涼水。

(5)再次將水燒開,然後下鴨腸燙煮2-3分鐘後起鍋放入涼水中冷卻,然後待涼後瀝乾水分。

(6)將車前草、鴨腸、枸杞、鹽、香油、醋、雞精、白糖、蒜蓉攪拌均勻即可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附方】

(1)治流行性腮腺炎:車前草30~60克(幹品15~30克),水煎服。

(8)治久病腎結石、腎積水:車前草30克,車前子15克,黃芪60克,黨參45克,金錢草30克,雞內金10克,石葦15克,冬葵子2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20天為1個療程。

【禁忌】

1、凡內傷勞倦,陽氣下陷,腎虛精滑及內無溼熱者,慎服。

2、《本草經疏》:內傷勞倦、陽氣下陷之病,皆不當用,腎氣虛脫者,車前草忌與淡滲藥同用。

3、《本草匯言》:腎虛寒者尤宜忌之。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馬齒莧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馬齒莧又名馬莧、長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繩菜、馬齒菜、螞蚱菜等,生於菜園、農田、路旁,全國範圍分佈廣泛,人稱野草第一寶.

馬齒莧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為暗紅色,下部伏地鋪散,上部則斜生,葉片扁平呈橢圓形,形似馬齒,因此得名為"馬齒莧"。馬齒莧雖名為"莧",然而其苗葉與莧卻並不相似。因為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故而別名五行草。

【功效與作用】

馬齒莧藥性偏涼,具有清熱利溼的功效,能夠緩解暑熱的一系列症狀。馬齒莧還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用於擦傷、腹瀉、皮膚過敏、蚊蟲叮咬等症狀。

馬齒莧既是田間雜草,又是野菜,更是一味良藥。不僅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且全草可供藥用,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生津止渴、消炎和利尿的功效,自古就為人所知。

武元衡治瘡

唐朝安史之亂後,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威脅社會安定。元和元年(806年),唐憲宗即位後不久,西川節度副使劉闢叛亂,憲宗派神策軍將領高崇文率軍征討蜀中。不到一年,高崇文就平定了蜀亂,獲授劍南西川節度使。元和二年,高崇文上表憲宗,希望前往邊疆效力。隨後憲宗派門下侍郎武元衡入蜀接替高崇文,成為新一任劍南西川節度使。

然而不知是水土不服還是什麼原因,武元衡到西川后,脛骨上生了瘡,瘙癢難耐。百醫無效,折磨得武元衡苦不堪言。元和八年(814年),治蜀七年後武元衡回京還朝,瘡瘍還未好。大約是見武相國被病情所困著實苦悶,有一廳吏便給他介紹了一個方子,取新鮮的馬齒莧,搗爛後敷在瘡口,每日換新,要不了幾次就可治癒。武元衡便按照廳吏所說的方子用了幾次,瘡瘍果然慢慢痊癒了。這個方子採用的是馬齒莧清熱利溼、解毒消腫的功效。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與武元衡一樣同是宰相的李絳聽說了此事,將其寫進自己的驗方集《兵部手集方》中。明朝時,李時珍又把馬齒莧散血消腫的功效、治癒武元衡瘡瘍的故事記錄在了《本草綱目》中。

浮薔馬齒莧,江薺雁腸英

《西遊記》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唐僧被南山大王(即艾葉花皮豹子精)捉進了"隱霧山折嶽連環洞",綁在了後園的大樹下。和唐僧一道被綁的還有個樵夫,比唐僧先拿進一日。說有母親年老,甚是思想,倒是個盡孝的。孫悟空救了唐僧之後,順手將這個樵夫也解救下來。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艾葉花皮豹子精,《西遊記》中的妖怪,佔據隱霧山為王,自稱南山大王。

這樵夫是個知恩圖報之人,在悟空三人將艾葉花皮豹子精一頓打死、一眾小妖俱盡燒死之後,邀師徒四人前去他家,見見家母,叩謝救命之恩,並送四人繼續上路。樵夫家裡是柴扉茅舍,儘管他自稱"我這山間實是寒薄,沒甚麼香蕈、蘑菰、川椒、大料,只是幾品野菜奉獻老爺,權表寸心",然而端上桌的卻是無比豐盛的山珍:


嫩焯黃花菜,酸虀白鼓丁。浮薔馬齒莧,江薺雁腸英。燕子不來香且嫩,芽兒拳小脆還青。爛煮馬藍頭,白熝狗腳跡。貓耳朵,野落蓽,灰條熟爛能中吃;剪刀股,牛塘利,倒灌窩螺操帚薺。碎米薺,萵菜薺,幾品青香又滑膩。油炒烏英花,菱科甚可誇;蒲根菜並茭兒菜,四般近水實清華。看麥娘,嬌且佳;破破納,不穿他,苦麻臺下藩籬架。雀兒綿單,猢猻腳跡,油灼灼煎來只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燈娥兒飛上板蕎蕎。羊耳禿,枸杞頭,加上烏藍不用油。幾般野菜一餐飯,樵子虔心為謝酬。這其中,馬齒莧赫然在列。

【食用方法】

食用部位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幼嫩莖葉。入沸水焯過,換涼水浸泡2~3小時,瀝水,涼拌、蘸醬、做餡、炒食。常見以馬齒莧為原料製作的菜餚及其食療作用介紹如下: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1)涼拌馬齒

吃馬齒莧最好的季節是在夏天,此時的馬齒莧葉厚株大、飽滿翠綠。從草地上採摘之後,用清水洗淨。然後入滾水鍋中焯燙,隨即撈出盛入碗中。此時,切得少許蒜末,點綴在焯好的馬齒莧上,灑少許食鹽、十三香、胡椒粉、雞精,倒幾勺生抽、陳醋,淋一圈香油,也可淋一些辣椒油或切幾個火紅的小米辣。調料都放好後,攪拌均勻,便是一碗香氣四溢的佳餚了。

(2) 馬齒莧粥

鮮馬齒莧100克,粳米50克,精鹽、蔥花、植物油各適量。馬齒莧去雜洗淨,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洗去黏液,切碎。油鍋燒熱,放入蔥花煸香,放入馬齒莧,精鹽炒至入味,出鍋待用。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煮熟,放入馬齒莧煮至成粥,出鍋即成。功效:健脾胃、清熱解毒,適用於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瘡癰腫毒等病症。提示:馬齒莧性寒、不易久食。

(3) 長壽蒸餃鮮

馬齒莧500克,韭菜250克,精麵粉500克,海米、蝦仁、味精、精鹽、甜醬、蔥花、薑末、五香粉、香油、高湯各適量。馬齒莧擇洗乾淨,沸水燙七成熟,清水洗過,擠去水分,切碎;韭菜切碎,放入盆中加入高湯、海米、蝦仁、精鹽、味精、甜醬、蔥花、薑末、五香粉、香油,調和均勻成餡;精麵粉加溫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麵糰,稍醒,即可做劑兒,包餡製成餃子,蒸熟裝盤,即可食用。亦可煮吃。特點:味醇適口。功效:防病、祛病。

【附方】

(1)黃疸鮮馬齒莧120克,洗淨切碎攪取自然汁,開水沖服,每日2次,每次1劑。

(2)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鮮馬齒莧250克,洗淨,攪成漿狀或用沸水燙過做菜食,每日1次。

(3)糖尿病鮮馬齒莧150克,水煎,連湯食,每日1劑。

(4)痢疾①鮮馬齒莧60克,水煎或搗爛絞汁調糖服。②鮮馬齒莧洗淨曬乾研粉,每日服3克,每日服3次,開水沖服,也可以加適量糖調服。③馬齒莧30克,飛揚草30克,雞眼草30克,水煎服。

(5)麻疹後痢疾馬齒莧30克,水煎服。

(6)急性腸炎①鮮馬齒莧120克,水煎,調糖服。②馬齒莧60克,白礬3克,水煎,調糖服。

【禁忌】

《本草經疏》記載: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洩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孕婦總食忌與胡椒、蕨粉同食。


擦亮眼睛挖野菜吃野菜

時下哪些野菜不能隨便採摘食用呢?我們採訪到藥劑師:"市民在享受野菜美味的同時,不能忽略一些問題。野菜種類很多,有些野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較高,吃的量太多對健康有影響,所以食用時要掌握量和正確的烹調方法。"此外,有些地方生長的野菜建議不要食用,如水溝裡、馬路邊、垃圾堆旁。這些地方汙染較嚴重,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野菜,能吸附大量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甚至還有病菌,反覆清洗也無濟於事,食用後對健康可能有傷害。特別是公園和城市公共綠地的野菜,也不要輕易採摘,可能會噴灑農藥。建議挖野菜到城郊、山間野外,要選擇沒有汙染的地方。

夏季不能錯過這幾種野菜,吃法多樣,藥食同補(建議收藏)

END


| 文 字 由 頭 條 號 “桐 木 堂” 原 創 |

品一道健康茶湯,話一場古今趣事,侃一段歷史奇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