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没空调,看古人怎么放大招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脸滚键盘

1743年,至少是在文献记载上,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年份来了。那一年的夏天,气温一度高达44.4℃,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日中铅锡销化。也就是说在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如果把铅和锡这两种金属放到地上暴晒,个把钟头过去你就能得到铅水和锡水了。

现代社会碰到40度的高温,好办,有空调有冷气,可是古代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酷暑天没空调,看古人怎么放大招

古代自然有古代的纳凉手段,而且方法有很多。

普通老百姓只能冲冲凉水,摇摇扇子,可是那些有钱有权的上层阶级就比较会玩了。其一,他们可以建冰窖,冬天采冰贮存,夏季开窖使用;其二,古代有一物叫冰鉴,既可以当空调降室温,又可以当冰箱冰食物;其三,也是最让人无语的,这帮有钱人把扇子玩出了花样。

酷暑天没空调,看古人怎么放大招

扇子不就是手摇的嘛,古往今来一个样,还有其他的扇风方法吗?

有,还真有。

不得不说我们老祖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们通常遵循着这样的原理:我需要,我创造。粮食产量跟不上了,于是有了曲辕犁;书籍价格太高印制太慢,于是发明了印刷术;有钱人夏天太热了,就鼓捣出了一个人力风扇——风车。

酷暑天没空调,看古人怎么放大招

根据《西京杂记》的记载,古代的风扇是由西汉的工匠丁缓发明的,距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丁缓制作的风扇又被称为轮扇,它通过在轴上安装扇叶,外部辅以多个相绞合的轮子或轮扇,再由人力驱动,达成扇叶的机械化转动。

《金瓶梅》中描写富人生活场景的片段中就有轮扇的身影:“……四面挠起风车来”这风车指的就是人力风扇了。

酷暑天没空调,看古人怎么放大招

到了雍正朝的时候,雍正又对风扇进行了一次改良。

原本的风扇是由人来推动的,有点驴拉磨的意思在里头。然后,野史中记了这么一笔,说是某年某月某日,睡梦中的雍正在人力风扇吹来的凉风中醒来了,他是被熏醒的,被推风扇的太监的汗臭活生生地熏醒的。

雍正犯了愁,这事儿不知道别的皇帝能不能忍,总之他是忍不了。于是,有了需求就迸发出了无穷的创造力,雍正想了一招,叫绳拉风扇,拉绳一分钟,转动六十秒。

到乾隆朝时,更是直接点了水利方面的科技树,发明了水激式风扇,直接摒弃了人力。

酷暑天没空调,看古人怎么放大招

从人力推动,到绳子拉动,再到水力激发,乃至于到现代的电力催动,小小的风扇竟然一脉相承,在中国发展了整整两千年,不得不叹服古人的创造力。

本文作者,泥石流工作室:脸滚键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