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歷史悠久,曾經用過哪些名字?

高天樂

淄博,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博山、淄川區稱為淄博市,周村區張店區稱為張周市,以後兩市合併統一稱淄博市。政府辦公地址由博山遷址到張店區。

《水滸傳》中提及的張家坡記是現實的張店區馬尚鎮種子坡,孫二孃開人肉包子鋪(是不是歷史考證詳實),有其個故事,:一戶人家自山西為逃租稅,落腳此地,自耕種自收穫,長此久了客商範貌起來,人口増多後,既掛出招牌,‘張家肉包子店’後又改為張家店,近代改為張店。所以外地人只知道“張店”而不稱為“淄博”!根源就在這兒。又因她的地理位置在魯中中心地代,膠濟鐵路中段,又為山東重工業的鋼鐵、煤炭、鋁材生產集中區市,抗戰時期,日寇自地大肆捋奪走我大量煤礦資源,我國民要牢記這個民族世仇!

臨淄區,遠古時代,商周時代就建都,齊國故城城垣遺址尚存,各朝君王稱霸一方,創立了民、兵的三、三制,為現在的軍隊建制奠定了基石,後世稱為‘齊文化’發源地!



石頭人33

淄博(市政府駐地張店區)

春秋戰國屬齊國昌國邑。秦代屬齊郡昌國縣。西漢屬青州齊郡昌國縣。東漢和曹魏屬青州臨淄郡昌國縣。晉代南北朝時期屬青州齊郡昌國縣。唐屬河南道淄州淄川縣或長山縣。北宋屬京東路淄州淄川縣或長山縣。金代屬山東東路淄州淄川縣或長山縣。元代屬山東宣慰司般[pán]陽府路。明代屬山東布政使司濟南府淄川縣或長山縣。


集賢院居士

淄博的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在遠古時期,太昊伏羲氏就生於此地。

從虞舜時期到夏朝,,有名為“季萴氏族”的部落在此居住。

殷商時期,有姜姓逄伯陵氏、蒲姑氏這些人在此居住。

周代齊國時,因東臨淄水河,齊獻公命此地為臨淄。

新朝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因臨淄有多出齊王陵墓,由臨淄縣改為齊陵縣。

東漢年間(公元25年),改回臨淄。

南朝宋元嘉五年(公元428年,)改稱貝丘縣。

隋朝時期(公元598年),改稱淄川縣。

公元758年,該稱淄州。

公元1377年,改回淄川縣。

公元1938年,由於淄川、博山兩地的煤炭開發,合成為淄博。

公元1955年,淄博正式被設立成地級市。


趣創空間

記著小時候,張店的二馬路是一個鋪著石板的路,百貨商店,新華書店還有一家飯店,路口不遠就是火車站,火車站是一個平房的建築……有一次我們小夥伴們是從五公里車站順著鐵路走到張店的,感覺非常自豪,五十多年了,歲月催人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