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藥治好了“心絞痛”

從頭頸到最下面一根肋骨範圍之內的任何部位的疼痛統稱為胸痛。很多人只要胸痛,首先就想到是不是患心臟病了,然後頻繁去心血管內科就診。其實,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心絞痛”的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胃藥治好了“心絞痛”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特別是胃液中的胃酸反流至食管,並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的一種病理狀態,可經內鏡發現和黏膜活檢證實。

一些研究證明,胃食管反流病,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會導致食管異常收縮,臨床表現為發作性胸痛,但大多數病人的心電圖均無明顯異常,這種胸痛在臨床上被稱為“非心源性胸痛”。

胃藥治好了“心絞痛”

區別真假“心絞痛”

胃食管反流病是引起非心源性胸痛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症狀輕重不一。疼痛常位於心前區,可放射至頸部、下頜或上肢等部位,疼痛可為硝酸甘油所緩解,夜間好發,易與冠心病心絞痛相混淆。但這兩種胸痛是有區別的:

冠心病心絞痛,主要表現為胸骨後壓榨樣疼痛,可由勞累、情緒激動、飽餐、受寒等誘發,休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可緩解,一般持續數分鐘。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心絞痛”,多表現為胸骨後燒灼感或疼痛,可伴噯氣、反酸、吞嚥困難等消化道症狀,餐後臥位、軀體前屈或劇烈運動可誘發,站立、活動或服用制酸劑可緩解,過熱、過酸食物可使之加重。

胃藥治好了“心絞痛”

對症下藥,消滅“心絞痛”

一般地說,中重度食管炎病人宜選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等,能更快地緩解症狀,加快食管炎的癒合速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病情較輕、病程短(<4星期)、進餐後激發症狀或發作不太頻繁的病人,可選用常見的抗酸劑,如鋁碳酸鎂(達喜)或H2-受體拮抗劑,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以快速緩解燒心、反酸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