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信金服,為農業金融發展持續賦能

農村地理環境偏遠,與城市相比,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科技水平低,再加上農民知識水平落後,信息流通緩慢,幾千年來,中國農業產業無論從生產效率、管理水平,還是信息化、現代化建設,都處於各個產業的末端,金融服務產業在農村的發展也不例外。

一、農業金融市場廣闊,亟需發展。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的完善和延伸,以及效益、競爭力的不斷髮展,資本、技術、信息、創新等現代化要素與農業領域的融合加快。同時,在我國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現代農業的發展進入黃金期,需要大量的金融服務支持,但農業金融發展滯後,產品服務不夠完善,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

國務院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指出: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錢從哪裡來的問題。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國家政策的引導讓更多的金融機構開始急於進軍農業領域。

二、金融機構在進入農業領域時,遇到難題

農業發展對金融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國家也高度重視農業金融的發展,不斷加大金融支農的力度,然而,在廣大金融機構進入農業領域時,卻遇到了不小的問題:

1. 金融機構對農業產業的瞭解不充分,缺少資源與渠道

金融服務進入農村的時間很晚,農村進入服務體系存在缺陷,甚至有許多農村處於金融服務空白的狀態。長久以來,金融資源絕大部分被用於城市的工業化現代化建設,金融機構普遍對農業領域不瞭解,缺少資源與渠道,因此進入農業領域的信心不足。再加上金融機構在農業領域的宣傳不到位,農業從業者對金融產品及服務不清楚,不信任。這種信息不對稱也會導致金融機構服務農村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

2. 金融產品及服務的交易成本高

農業屬於高風險行業,其經營受自然因素的影響極大。再加上金融機構面對的往往是數量多、分佈分散、但經營規模小的農戶和農企,沒有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因此金融機構對農戶、農企的資信情況、還款能力不清楚,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對農戶和農企進行經濟狀況、信用狀況、還款能力等相關信息的調查。而在提供金融產品的過程中,又會面對手續複雜等問題,之後還要時時監督農戶農企的行為,催收貸款。這些因素都在無形之中增加了農業金融的交易成本。

3. 農業發展多樣化,農業金融產品缺乏創新

中國農業經過幾千年來的發展,孕育了農林牧副漁等各種產業。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水平、農業從業者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與特殊性。這種差異性和特殊性決定了農業金融產品需要不斷創新,以滿足不同的農業金融需求。而傳統的農業貸款業務品種單一,顯然無法適應農業多樣化發展的需要。

三、金融機構積極探索金融在農業領域的發展

以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積極發展農村信貸市場,主要為農業產業經營、農村建設扶貧提供金融支持,還提供一些政策性的金融服務。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我國唯一一家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其主要業務是糧棉油購銷儲備貸款業務,在國家的支持下,其商業業務不斷擴展,加大了對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農業小企業貸款、農業科技貸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農業流通體系建設貸款等。

而除了這些金融巨頭在農業領域的傳統服務方式外,互聯網的興起也引發了以互聯網科技為主的企業,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對農業金融開展新的探索。

四、互聯網在農業產業的興起推動了農業金融的發展

互聯網的出現及迅猛發展打破了金融該機構在農業領域的發展困境。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在農村的普及,電子商務、各種互聯網平臺也逐漸在農村興起,而隨著互聯網形態發生改變,逐漸由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過渡,金融機構也開始積極探索如何通過互聯網推動農業產業向高效率、規模化方向發展。

互聯網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而大數據技術的興起則讓農業、農村、農民的信用體系得以建立。大數據技術應用就是數據的智能採集、統計分析、並依據分析結果指導接下來的行為的過程。依據農戶農企在平臺上的購物消費、交易、貸款等數據,就可以為這個農戶或企業建立他的信用報告,並計算他的信用度。金融機構便可以通過信用度來決定為他提供怎樣的金融產品或服務,大大降低了金融機構的風險。

五、農信金服成為金融機構進入農業領域的橋樑

農信互聯作為一家農業互聯網高科技企業,致力於用互聯網為三農服務。目前,農信互聯推出的豬聯網3.0,成功建立了以豬為核心的養豬生態圈。而作為豬聯網3.0“豬管理+豬交易+豬金融”的三大核心之一,農信金服致力於為養殖戶、經銷商、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農信金服為用戶提供從交易到貸款再到保險的一體化金融解決方案,以豬為起點,農信金服積極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作為農業和金融的連接器,用科技的力量,幫助金融服務融入農業領域。

農信金服,為農業金融發展持續賦能

農信金服

優勢1:以農業資源與渠道搭建農業與金融的連接器,促進產融結合

農信金服已構建了完整的農業供應鏈金融平臺,特別是為生豬產業供應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從業者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金融產品及服務,服務的用戶包括養殖戶、養殖企業、經銷商、料藥苗企業、屠宰場等,涵蓋豬聯網、農信商城、國家生豬市場、運營中心、企聯網等海量用戶,積累了海量用戶資源及完備的線上線下渠道。這些農業資源與渠道,可以有效幫助金融機構快速進入農業領域。

並且,農信金服通過這些線上線下的資源與渠道,將農業產業與金融服務充分結合,幫助農業企業做大交易規模,從而不斷髮展壯大。

農信金服,為農業金融發展持續賦能

生豬產業鏈上的金融

優勢2:通過數據技術與互聯網技術,建立完善的用戶信用體系

針對農業金融缺乏用戶信用體系的情況,農信金服基於廣泛的數據,推出農信度這一產品。農信度實現了用數據決定用戶信用,用信用決定可享受的產品及服務。用戶信用的建立不再依賴於人力的時間精力,而是通過數據的自動智能採集,依據用戶使用豬聯網、農信商城、國家生豬市場、企聯網、公共信息等情況進行純數據授信,根據信用的改變情況,隨時調整額度。

農信金服,為農業金融發展持續賦能

農信度報告

通過與農信金服合作,金融機構的風控能力大大增強,並且無需在提供貸款等金融服務時花費大量的人工成本對用戶進行一個個調查,農戶、農企享受金融服務時無需抵押、無需擔保、線上申請,也不再需要複雜的手續。這些也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優勢3:以場景化的金融產品,充分滿足農戶農企的多樣化需求

針對養殖戶、養殖企業、屠宰場、料藥苗企業等生豬產業供應鏈的上下游相關企業,以及信貸、融資租賃、保理、交易等不同場景,農信金服提供了一系列場景化的金融產品,從而充分滿足農戶農企的多樣化需求。

農信貸,作為專注服務於農業人的貸款,包括養殖貸、經銷貸、收購貸、種植貸等多種貸款,無需擔保抵押,用戶有信用就有貸款。同時,從申請到還款的全流程線上操作簡單便捷,隨貸隨還;農信保是農信金服專門為核心企業推出的保理產品,為飼料廠及運營中心節約採購資金短缺、銷售拖欠賬款等問題;農信租是為大型飼料廠、規模養殖戶、大型屠宰場服務的融資租賃業務,解決他們的資金緊缺及資產流動性問題;農信險包括生豬價格保險、生豬運輸保險、仔豬應激反應保險等多個險種,幫助用戶有效降低風險。特別是與PICC合作推出的生豬價格保險,在當前豬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為許多投保用戶減少了損失。

農信金服,為農業金融發展持續賦能

農信貸

農信金服,為農業金融發展持續賦能

農信險

農信金服基於農業大數據,並且與眾多知名銀行、保險、基金、擔保公司、第三方支付等眾多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信貸、理財、保險、融資租賃、保理等多種金融產品及服務,用數據和技術搭建了生豬產業鏈上的金融平臺。

農信金服,為農業金融發展持續賦能

農信金服在生豬產業進行了成功的探索之後,積極拓展蛋聯網、田聯網、漁聯網等其他農業產業的金融服務,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農業金融發展之路,涵蓋了農業產業供應鏈的上下游全環節。作為金融機構進入農業領域的資源連接器,農信金服將為更多的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資源,與合作伙伴一起,不斷完善產品及服務,繼續賦能農業,服務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