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與呂后密謀殺韓信,張良為何不阻止?

夏奎星

張良是個懂得帝王之術的人,換句話說,

張良也認為韓信該死!所以即使張良知道蕭何和呂后要密謀殺害韓信,他也不會阻止。相反的,張良會積極的出謀劃策,除掉韓信!為什麼呢?

韓信造反的苗頭很早就有了,早在韓信攻佔齊國之後,韓信就在蒯通慫恿之下內心有所動搖。其實當時蒯通是勸韓信直接獨立,然後聯合燕趙和楚、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換句話說,蒯通想勸說韓信造反稱王。

但是韓信沒有這樣做,而是退而求其次,向劉邦邀功,讓劉邦封他做假齊王。這時張良在場,張良及時阻止了惱怒的劉邦,劉邦順嘴便封了韓信做真齊王,算是暫時穩住了韓信。這時張良和劉邦心中都有一個想法:這傢伙靠不住,遲早要反!

韓信沒有反叛劉邦,但是也沒有幫助劉邦。後來劉邦和項羽達成鴻溝之約,雙方和平罷兵。後來劉邦背信棄義尾隨項羽軍隊,被項羽軍隊擊潰。這時劉邦又一次向韓信徵調軍隊。

這時韓信沒有行動,沒有行動其實就是意味著背叛。當年的英布就是因為項羽要攻打劉邦,項羽向英布徵集軍隊,英布只派了3000人去助力,這讓項羽非常憤怒,於是領兵攻擊英布,英布無奈,投靠了劉邦。

一樣的情況,劉邦選擇了隱忍,他又一次採納了張良的計策,劃陳(淮陽)以東至海這些地區為韓信的封地算是擴大了韓信的封地範圍,這時韓信方才慢慢悠悠的來幫忙。這個時候張良也在場,他和劉邦應該心情一樣:等我打敗項羽,一定先宰了你韓信出口惡氣。

說歸說,劉邦內心始終是寬厚大度的,也是仁慈的。只是劉邦為了怕韓信坐大,在打敗項羽後立即收了韓信的兵權,把韓信改封到楚地。

後來蕭何和呂雉密謀除掉韓信不是因為蕭何和呂雉心眼有多壞,而是因為韓信確實此時已經密謀造反了,如果不加以阻止,很可能韓信要發動宮廷政變,到時一定天下大亂。

這件事情因為事情緊急,所以蕭何和呂雉並沒有通知張良,因此張良不知道

即使張良知道這件事情,張良也會雙手贊成蕭何和呂雉的決定。為什麼呢?韓信已經兩次居功自傲的要挾劉邦,這樣的人一旦劉邦歸天,沒有人能夠再震得住,因此只有除掉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韓信的死不在於張良幫不幫他,而是在於韓信會不會做人,會不會做官的問題。韓信軍事上是個奇才,但是政治上太幼稚。不懂得聯合別人和適當的示弱。

張良對於劉邦是忠誠的,張良的願望也是輔佐劉邦開創一個太平盛世。如果讓張良在劉邦和張良之間選擇,張良肯定會再一次站到劉邦這邊,因為劉邦是天下大治的基石,而韓信是有可能再次引起天下大亂的炸彈!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蕭何和呂雉密謀除掉韓信,這件事情張良並不知道。即使張良知道,張良也不會去拯救韓信。因為韓信曾經多次有背叛劉邦的苗頭,此次韓信造反更是人贓俱獲,鐵一般的事實。在劉邦天下和韓信個人兩者的選擇上,張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劉邦天下而放棄韓信這個人。


每日趣評

張良,劉邦身邊最傑出的謀士,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張良對於漢朝的建立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在劉邦西進函谷關滅秦、鴻門宴智鬥項羽、暗度陳倉奪取關中、楚漢相爭扭轉劉邦頹勢、漢初天下初定安撫群臣等重大歷史事件中屢出奇謀。不能不說,張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謀略家和富有遠見的政治家。

但張良和韓信、蕭何與劉邦的關係都不一樣,可以說蕭何是劉邦下屬、韓信是劉邦的合夥人、而張良只是把劉邦當成自己實現政治抱負的舞臺。

張良出身於韓國貴族世家,祖父張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任韓國二朝的宰相。可以說張良家族與韓國血脈相連,張良與秦國是國仇家恨,再興韓國可以說是張良一輩子的執念。張良對於劉邦更多的是看重他的性格、能力,至於對於劉邦有多少忠心真的很難說。

前209年張良起兵反秦,但勢單力孤就投靠了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的劉邦,兩人一見如故,張良開始為劉邦出謀劃策。但是等到前208年韓王成被立為王,韓國復國後,張良就離開劉邦去輔佐韓王成了,之後張良雖然幫著劉邦先入關中,但是張良一直是以韓王成的臣屬的身份去做事,與劉邦是盟友。

項羽分封天下,張良給劉邦爭取到漢中地區作為封地,留下“燒燬棧道麻痺項羽,養精蓄銳靜待時機”的謀劃後,就離開劉邦又回到韓王成身邊去了。

從張良的行為來看,他雖然欣賞劉邦、幫助劉邦,但他的忠誠是給韓國的。一直到項羽於彭城殺死了韓王成,張良實現家族復興韓國的夢想徹底破滅,張良才一直待在劉邦身邊,幫助或者說利用劉邦消滅項羽,既是一展平生所學,也是報滅韓之仇。

漢朝建立後,張良“為韓報仇強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都完成了,就徹底遠離朝堂,不參與漢朝內部的勾心鬥角,效仿先賢隱世悟道去了,又怎麼可能引火燒身管韓信的事。


當狗容易做人難

想知道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下當時的情況什麼樣。

在蕭何和呂后謀殺韓信的時候,劉邦正率兵在北方和叛軍陳豨打仗呢。

呂后和蕭何為什麼要密謀殺害韓信呢?

史記上有記錄說,在陳豨叛亂之前,

韓信就和陳豨有書信往來,而且書信中所寫的內容就是關於韓信如何教唆陳豨叛亂這一段。

信中寫到只要陳豨一叛亂,劉邦肯定是會率領大軍親征的。

只要劉邦離開都城,韓信就會集結起一些兵力來配合陳豨。

他和陳豨來個裡應外合,殺到宮中。滅掉宮中所有的皇親國戚,

這樣大漢的江山就要改姓了。

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當陳豨叛亂的時候,劉邦確實是親征參與叛亂去了。

但,韓信並沒有集結起兵力來,他想謀反的事情竟然就被呂后知道了。

韓信的軍事才能呂后是深知的,即使劉邦在都城,只要韓信手裡有人馬。

劉邦也不會是韓信的對手的,呂后知道韓信要謀反的第一反應就是害怕。

不過,很快她就冷靜了下來。

她開始招來蕭何,問問蕭何怎麼辦。

蕭何就告訴呂后,這個好辦。你就派使者告訴韓信,劉邦已經滅了陳豨

凱旋歸來了,為了慶祝這次的勝利。

皇帝下令滿朝文武大臣必須要到宮中來參加這次慶功大會。

只要他韓信來,我就能保證他有來無回。

呂后想了想這確實是一種誘殺韓信的好辦法。

當呂后派了使者到韓信家去的時候,說了那一番鬼話。

韓信當然不會上當了,韓信回話道,我得了重病實在是沒辦法去朝中。

其實,蕭何和呂后的這點小伎倆,還是被韓信給識破了。

呂后得到回覆後,又開始著急了。

沒辦法,韓信太狡猾了,他不上勾呀。

呂后只好再次找來蕭何,向蕭何問計。

蕭何說道,看來若要韓信來朝,只有我親自出馬了。

呂后說道,這樣最好,只要你出馬,韓信肯定會給你幾分薄面的。

蕭何來到韓信家,說了一通客套話。

韓信一開始還是推託身體有病,不能前去。

可是,蕭何是鐵定了心讓韓信去。

最終,韓信沒有辦法了,只好跟隨蕭何去了。

蕭何的面子他確實要給,畢竟蕭何是賞識他的伯樂。

沒有蕭何,可以說就沒有韓信的封侯拜將。

當韓信跟隨蕭何來到宮中後,等待他的是各種冷兵器。

韓信在宮中被捕了,而此刻的蕭何也已經不見蹤影了。

這時候韓信才確定自己是上當了,看來今天是死定了。

果然,沒過幾個時辰,呂后就送韓信去了西天。

我們在說說,當蕭何和呂后密謀的時候,

張良為什麼沒有出來勸阻。

大家要知道,張良最擅長的事情是明哲保身。

他在幫著劉邦打下了天下來後,基本上就遠離了政壇。

只要劉邦不召他來朝中議事,他是不會來上朝的。

更何況在陳豨叛亂的時候,已經是劉邦的晚年了。

這時候想見張良一面,真的是太難太難了。

還有就是,既然是密謀殺害韓信。

那就是做這件事的時候越少人知道越好。

在沒有把握,把這件事做成功前。

蕭何和呂后肯定不會讓第三人知曉的。

張良根本不知道他們要殺韓信,也就無所謂勸阻不勸阻的了。

不過,我們退一步來說,即使張良知道了他們要殺韓信。

以張良的性格他也是不會出面勸阻的。

就像劉邦在和項羽爭霸天下的時候,有好幾次劉邦都猜忌過蕭何。

張良可是一直都跟隨在劉邦身邊的,那時候的他也沒有為蕭何說過好話。

對於張良來說,只要戰火不燒到自己的身上。

他就當沒看見沒發生,僅此而已。


漢史趣聞

基於這個問題,我想到另外一個問題能讓人從另外一個方面更好的理解:在漢初的消除異性王行動中,為什麼呂后的行動和懲處比劉邦更快速更狠毒?

如果你想當然的認為是最毒婦人心,你就錯了!

答案只有一個——因為劉邦死後,是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即位。對於未來的威脅,呂后和劉邦的想法相同的地方在於都必須削弱異姓王,不同的地方是劉邦需要留下一個勢力來在自己死後和呂家勢力做抗衡,這就是劉邦對異姓王的懲處都比較輕的原因;對於呂后而言,只有斬草除根、不留後患,才是最佳利益。

事實也正是了這種猜測,劉邦死後,由於呂氏勢力沒有收到制衡,才導致了呂后的專政。這是呂后對異姓王等大功臣斬草除根的後果。


上面解釋了呂后為什麼要殺韓信。蕭何為什麼要殺韓信呢?蕭何殺韓信的原因未明,估計可能和劉邦想要廢漢惠帝的太子位,而立劉如意有關。史書記載劉邦想要廢漢惠帝時“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我想,蕭何肯定是也支持漢惠帝的人。

蕭何是漢惠帝一黨,和呂后有一致利益,就能看出他殺韓信的目的:為漢惠帝消去日後的後患。

因為蕭何可以算是最瞭解韓信的人之一。

“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

這句話道出了蕭何對韓信的看法:韓信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不是一個忠信之人。因此蕭何認為韓信在漢惠帝即位後不會效忠漢惠帝,不如趁這個時候免除後患。

呂后和蕭何殺韓信,劉邦由於是在邯鄲對抗陳豨,並不清楚,回來才知道的:

“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

最後,張良為什麼不阻止?在劉邦想要廢漢惠帝而立劉如意時,張良就不想參與其中,一心想要做一個旁觀的人。最後在呂后派去的呂澤強迫下,才指點了商山四老的策略,從而保住了漢惠帝的太子之位。

在呂后、蕭何殺韓信一事上,原因估計有二:一、張良不是漢惠帝黨,對於漢惠帝和劉如意的太子之爭不介入,保持中立;二、張良在劉邦稱帝后經常生病,沒有太多的精力。


因此,在殺韓信一事上,呂后和蕭何是為了消除漢惠帝日後隱患,張良一是因病有心無力,二是他對太子之爭保持中立,雖然他被迫為呂后獻策讓漢惠帝保住了太子之位。


歷史哨聲

蕭何和呂后誅殺韓信,其背後是很深的考量。

漢初三傑中,韓信的功勞是最大的,並且韓信是齊王。當初劉邦被項羽打的潰不成軍,請求韓信救援自己,而韓信卻提出了要劉邦封他為假齊王。這就意味著韓信對齊地有意,而齊地是除關中和蜀地之外,戰略位置最好的。韓信又不同於其他的封王,雖然當時韓信是非常忠誠,但是依靠韓信的能力,那麼一旦作亂,後果不堪設想。



誅殺韓信的背後,劉邦是默許的

劉邦為何不親自誅殺韓信,這原因無外乎害怕驚動其他的封王,如果劉邦在當時不誅殺韓信,那麼讓韓信回到齊地,再想殺韓信那就難了。況且當時天下初定,一旦驚動其他封王,再次引發戰爭,實在是劉邦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劉邦默許了呂后誅殺韓信,並且知道呂后不是韓信的對手,於是才讓蕭何一同謀劃。而蕭何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利害,明白無論韓信是忠誠還是有二心,韓信這種有能力的人,只要不死就是個威脅。那麼就一定要防範於未然,寧可辜負韓信,也要為這大漢社稷著想。



誅殺韓信,蕭何是關鍵

蕭何對韓信有知遇之恩,如果當初不是蕭何用身家性命舉薦韓信,那麼劉邦勢必不會直接任用韓信為大元帥。蕭何同韓信之間有這一層關係,才導致韓信願意隻身赴詔,其實韓信內心也沒有想到蕭何會誅殺他,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呂后誅殺韓信時,也是想到了借用蕭何。呂后誅殺韓信這個設定是非常出色的,使得劉邦得以置身事外。



張良不參與,也是因為知道韓信的威脅

韓信這種天才型的人物,其一生是悲劇的。韓信百戰百勝,沒有打過敗仗。但就是因為這一點,韓信活著就是一個威脅,對天下各個封王的威脅,更是對大漢江山的威脅。這是韓信自己所沒有看透的,韓信認為只要自己安分一點就沒事,但是劉邦不會這樣想。


張良作為一位富有遠見的謀士,其自然明白劉邦的心思,張良心裡也明白死一個韓信就能保大漢社稷的安全,那麼自然是可以為的。而張良沒有直接參與又是張良比蕭何更高明的地方,因為畢竟蕭何是沛縣的嫡系出身,論根基是要強於張良的。所以張良最好的選擇就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小司馬遷論史

“漢初三傑”指的是蕭何、張良、韓信,作為劉邦奪得天下的骨幹,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特點,韓信號稱軍神統兵殺伐無人能出其右,蕭何老成謀國運籌帷幄,而張良以奇謀見長多謀善斷,多次救高祖劉邦於危難。


從高祖劉邦一統天下之後的表現看,在功臣裡面沒有被收拾的人不多,就算是蕭何也是用了自汙免罪的方式,才沒有被劉邦迫害得以善終。張良的封號是留候,我看這個封號很恰如其分,就下了什麼,放棄了什麼都是很清楚的。張良放棄了財富,放棄了地位,放棄了對於權力的爭奪,留下了自在清靜的心,留下了與世無爭的一份坦然心情。

對於蕭何和呂后謀殺韓信,這件具體的事情上來看,首先在正史裡並沒有提到張良是否知情,我們假設張良知情,他會採取什麼行動呢?我的看法是張良不會採取任何行動,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處死韓信本來就是劉邦的意思

做為劉邦的心腹謀士,張良知道韓信的死是必然的,只不過是時間而已。早在韓信要挾劉邦加封他為齊王的時候,韓信的喪鐘就已經敲響了,收留項羽的愛將鍾離昧又進一步讓劉邦堅定了除掉韓信的想法。但是凡事都要有個過程和步驟,於是第一步是去掉韓信的兵權,這裡劉邦採用了陳平的計謀,削去了韓信的兵權。沒有了部隊的韓信就像老虎拔掉了獠牙,已經不足為慮了。殺還是不殺,就看劉邦的一句話。呂后和蕭何不過是執行人,沒有高祖劉邦的默許,呂后和蕭何是沒有膽量幹掉韓信的。


二、韓信準備和陳稀造反,不值得救

韓信和造反的陳稀是有勾連的,這點在正史裡是有記載的,當時韓信表示自己可以做為內應,只要陳稀在外造反,韓信可以做為內應,這是要謀奪大漢天下,對於這種情況,不僅呂后和蕭何不會同意,張良也不會認同,這不僅是不臣之心的問題,還關乎到國家的統一問題,楚漢相爭多年,民生凋敝大家都痛恨戰亂,但是韓信和陳稀還要造反,這不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嗎?

三、韓信是害死酈食其的元兇

酈食其做為劉邦最得力的謀士,他的死是韓信一手造成的,而且死的很悲壯被齊王廣烹殺。酈食其本來去勸降齊王田廣已經成功了,但是韓信怕酈食其搶自己的風頭,趁著齊國軍隊鬆懈,一舉擊潰了齊軍。田廣大怒認為是酈食其背信棄義欺騙自己,因此就把酈食其烹殺了。這件事是韓信一生的汙點,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韓信的人品低下,是個無信無義之人,對於這種人張良更沒有救他的理由。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蕭何和呂后密謀殺韓信,張良卻不阻止,這其中可謂是大有文章。不阻止吧,韓信畢竟是漢家之功臣。阻止吧,卻就不懂政治了,韓信是蕭何和呂后一定要殺的,搞不好還有劉邦的意思在裡面,如果然阻止,很可能會給自己招來殺生之禍。張良從博望沙行刺秦始皇的時候就出道了,經驗豐富,又是劉邦的第一謀士,他能看不清這些東西嗎?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張良怎麼會不清楚。而且韓信可能是自己也比較作,劉邦問他自己能帶多少兵,韓信說最多二十萬。劉邦問他韓信可以帶多少,韓信卻說多多益善。韓信說的是真話,但是你作為臣子怎麼可以如此實誠呢?尤其是君臣有別,你不應該那麼得意。其次就是在劉邦楚漢相爭最關鍵的時候,韓信給劉邦提條件,自己要當齊王,否則不派兵打項羽,以劉邦這種流氓性格當時都氣急了,幸虧是韓信和張良勸,才好說歹說的勉強同意。危機關頭,跟君王討價還價,就憑這一點,劉邦就不能容他,沒有通過自己的手,而是通過呂后和蕭何的手,也算是對其功績的肯定,怕背上一個惡名。

而且劉邦殺的也不僅僅是韓信一個,漢帝國建立之後,為了維護中央的權威,當時的首要任務就是削藩,韓信只是較先開刀的一個。劉邦素有殺功臣之名,它甚至連蕭何都不放心,幸好是蕭何示拙才能勉強過關,因此勸說是沒有用的,還顯得這個大漢第一智囊不懂政治。


青年史學家

在楚河漢界的疆場上,韓信一身傳奇,在劉邦平天下的過程之中,韓信戰功無數。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拔旗易幟、背水一戰、沈沙決水、傳檄而定、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是韓信用神勇、用智慧、用鮮血創造出來的,他出陳倉、定三秦、破魏、代、趙、燕、齊,最後全殲楚軍,打敗項羽,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連劉邦也不得承認:“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但是,正這位連劉邦都自嘆不如的“人傑”,卻在呂后和蕭何的合謀之下,死於婦人之手、鍾室之中,讓人嘆息。

那麼,呂后與蕭何密謀殺害韓信,同為三傑之一的張良,為什麼既不參與,又不阻止呢?張良之所以不參與呂氏之謀,這就是張良與蕭何、陳平區別最大的地方。蕭何是一個幹吏,擅長理國理財,搞起謀略來,他則外行,所以他幫助呂后,用的是利用朋友的信任,搞的是陰謀;而陳平雖然也是劉邦手下的謀士,也出過奇計,但我們從《史記》的記載中也可看出,他那“六大奇計”也大都是小計謀,局部用用可以,但在戰略長遠來看,卻並不適用,所以他只是謀士。

張良在格局上與蕭何、陳平就大不一樣了,他是後人尊稱的“謀聖”,是謀略家,他的謀劃是戰略性的,眼光是長遠的,他出的謀略都是關乎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大策。所以,對於收拾功臣、助紂為虐地為劉邦、呂后清除異己的陰謀勾當,張良既不屑,亦不恥,當然不會參與。

那麼,張良為什麼又不阻止呢?這與張良在劉邦平天下後的想法有關。在漢初的那些功臣裡面,張良是最清醒的一個人。前201年,劉邦平定天下以後,大封功臣,在議分封的朝會上,大家你爭我要,以長比短,互不相讓,以至“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爭執了一年多。在這一過程中,只有張良,從不去爭。

但張良的功勞,又比幾人少?劉邦當然是知道的,為此,他單獨召見張良,讓他自己選擇齊地三萬戶,主動封他萬戶侯。

但是,張良不但不爭,還對劉邦的特殊關照推辭不受,只接受封地更小、封戶更少的留侯。可見,張良是一個不貪權戀位的人,功成名就後,他還多次對劉邦說:“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表示希望掛冠歸隱。像他這樣一個連封賞都推辭、只想離開朝廷這一是非之地的人,自然不會主動去蹚呂后、蕭何的渾水。


帝國的臉譜

我希望你能搞清楚幾件事:

①張良是謀臣,不是老好人,他沒有救人的義務。

②張良和韓信其實沒啥交情,他沒有救人的情分。

③張良是韓王和漢王的臣子,漢王妻子所要誅殺的人,他沒有救人的理由。

第一點不需要我細說,也不需要我論證。所以直接說第二點。

張良是謀臣,最初和沛公相遇的時候,張良不認識韓信,韓信身在楚營;後來,張良跟漢王成幹了好長一段時間,也跟韓信沒啥接觸;再後來,張良又跟著劉邦幹,張良跟劉邦帳下的一些將軍,盧綰、曹參、夏侯嬰、樊噲、灌嬰等,應該比較熟,但那時的韓信,也依舊是在楚營。

韓信背楚歸漢時,張良已經再次回到漢王成手下,圖謀復韓,跟韓信也沒啥交集。當張良再次投到劉邦帳下的時候,韓信已是獨當一面的將軍,基本上都是在外邊帶兵,而張良卻留在劉邦身邊為劉邦出謀劃策,所以張良跟韓信沒啥來往。

不但沒啥來往,張良還和劉邦一樣,對韓信有所防備。

在韓信攻打下齊地,朝劉邦要「假齊王」的時候,劉邦很氣憤,劉邦心裡尋思著,你韓信是我劉邦封的將軍,你韓信的兵卒是我劉邦給的或者藉著我劉邦的名義招來的,你韓信的糧草也是我劉邦給的,你韓信跟張耳不一樣,怎麼能封王呢?就算要封王,你也不該在這當口要,該封的時候,我劉邦不小氣,會封你的。所以劉邦張口就罵。

劉邦剛罵了一句,張良和陳平就同時踩了劉邦一腳,劉邦知道自己失言了,於是立馬改口道,「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

再說第三點,也就是張良該對誰忠心的問題。

張良是漢王劉邦的臣子,所以應當對劉邦忠心。當年劉邦跟項羽大決戰的時候,讓韓信帶兵過來,韓信就是不來,張良給劉邦出謀劃策,劉邦用了張良的計策,韓信就帶兵趕來了。

而韓信的謀臣蒯通卻屢次勸說韓信自立為王。

張良和蒯通兩個人的兩種表現,本質上是一樣的,即忠於誰的問題。蒯通事韓信,只知有大將軍韓信,不知有漢王;張良事漢王,只知有漢王,不知有項王,當然也不知有韓信。這就是各為其主。

為什麼要特意提張良對誰忠心呢?因為這個問題很重要。

張良對劉邦忠心,那麼,凡是可能威脅到劉邦的人,都是張良潛在的敵人。而韓信,不僅僅是可能的威脅,而是已經有了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的威脅,即,韓信有反跡。

面對一個已經造反了的韓信,張良不為劉邦或呂后出殺韓信的計策,都算是對韓信網開一面了,更談何救韓信呢?


遙望燕園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張良怎麼會不清楚。而且韓信可能是自己也比較作,劉邦問他自己能帶多少兵,韓信說最多二十萬。劉邦問他韓信可以帶多少,韓信卻說多多益善。韓信說的是真話,但是你作為臣子怎麼可以如此實誠呢?尤其是君臣有別,你不應該那麼得意。其次就是在劉邦楚漢相爭最關鍵的時候,韓信給劉邦提條件,自己要當齊王,否則不派兵打項羽,以劉邦這種流氓性格當時都氣急了,幸虧是韓信和張良勸,才好說歹說的勉強同意。危機關頭,跟君王討價還價,就憑這一點,劉邦就不能容他,沒有通過自己的手,而是通過呂后和蕭何的手,也算是對其功績的肯定,怕背上一個惡名。

治國蕭何第一,打仗韓信第一,張良呢,是運籌帷幄。這是好聽的說法,換個話來說,不就是善於陰謀權術嗎?他和劉邦關係很鐵,是劉邦的心腹,後來又忠於呂后,呂后又很信任他。他很善於揣摩王的心思,抱住王的大腿。只要王高興了,底下誰敢說個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