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打了整整十四年;整整十四个年头,为了抗战的胜利,无数仁人志士为抗战奔走,无数先烈为抗战捐躯,前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让我们惊醒,那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对我们来说,抗战是历史,那段历史是国耻,就像生死线中说的那样“这场战从一开始就输了,这场仗是他们的国策,而我们呢,忙于内战和铲除异己,交通和通讯还都在上个世纪,华北看湖广就像如同看国外一样,不知道何为国家,比无力制造飞机大炮更加的可怕;日本人冒充中国人占领了沽宁,以后还能这么干,因为我们是一盘散沙”。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由于当时技术文化的落后,以及中国军队缺乏有效地训练和战术素养,在军事上更是远远落后于日军,导致山河破碎黎民涂炭,我们的同胞流离失所,我们的大好河山变成了一片焦土,四万万同胞被倭寇侵扰。那场仗以我们的胜利结束,但其实我们输了,输在了缺乏知识文化和统一的领导,付出如此惨重代价换来的胜利,还叫什么胜利。我们正视那段历史,铭记那段历史,为的是我们以后不再被别的国家侵略,为了我们的子孙不再被别人奴役;我们努力发展学习研究科技,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国家站在在世界顶端,我们的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直面缺陷从来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丢人的是不敢承认缺陷。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一段时间以来"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网友戏称"手撕鬼子"为"横店(某影视拍摄基地)名菜",戏称此类作品为"抗日神剧"。有的还调侃道:"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的现象透露出的是,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爱情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抗日剧属于主旋律范畴,题材稳妥,而且每年的电视台需求量很大,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率,总之对投资者来说,性价比和安全性都很高。部分抗日剧为何扭曲、异化成雷死人不偿命的模样呢?很简单,电视剧的题材就那么多,老百姓爱看的元素也明摆着,但古装剧、涉案剧被踢出黄金档,宫斗、穿越被禁止,家斗、谍战数量太多被调控,现实题材更是禁忌多边界不清难以琢磨,剩下的只有抗日剧这个旱涝保收的避风港可以做文章。可是当所有的创作者都被赶到狭窄局促的池子里,一边不可避免造成创作的同质化,一边也无可挽回地疯狂加料博出位。于是偶像化抗日、家斗式抗日、谍战加抗日、武侠抗日、爱情抗日……牛鬼蛇神全来了。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是指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的一种电视剧。中国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非常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因此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这些抗日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国军和共军都是由最平凡的老百姓组成的,很多是被日本鬼子的所作所为逼着上了战场,他们都为抗战洒下了自己的热血。我们需要敬重的不仅仅是某个军队 某个党 某个人,而是那为中国战斗的一代人。这代人应该被永远铭记。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我们拍抗战剧是为了缅怀先烈,让人们记住那段历史,也让人们知道眼前生活的来之不易;抗战是悲情的,不是爽剧;坦白说我很讨厌那些抗日神剧,剧中高度神话我军,丑化敌军这糊弄的是我们自己。试想一下如果不加以限制,我们的后代看到满世界的抗日神剧,问我们“爷爷,日本鬼子那么傻怎么还能侵略我们八年?”我们怎么回答?丑化的是日军,可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被日军压着打;如果日军像神剧中那样不堪,那我们被日军击杀的前辈呢,他们如何?抗日神剧打的不是日本人的脸,打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脸。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为什么要抵制抗日神剧

看看这些抗日神剧,主角带着加特林骑着摩托车大杀四方,配角八百里击毙敌方机枪手;抗日奇侠功夫无敌,手撕鬼子;九岁的爷爷被鬼子杀了,包子雷蔬菜雷雷人不浅;捷克式布伦式傻傻分不清,无限子弹手榴弹炸飞机,各种现代武器装备乱入;抗日剧这么拍编剧真的不怕先烈们晚上去跟他聊聊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