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玄奘法師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手機用戶67211189808

玄奘法師是一位偉人。他意志堅定,百折不回,為求佛法不惜身命。他智慧過人,在印度學習僅數年便論遍印度無敵手。但是他也不是完人,玄奘法師的一些行為,比如親近政治,偏愛弟子窺基,也給他招致了一些批評。

下面我簡單敘述一下玄奘西行取經的過程。


一、發心

玄奘早年就聰明好學,對佛學已經有了比較高的見解,當時被喻為“佛門千里馬”。

玄奘之前的僧人們翻譯佛經,追求文辭雅馴,文筆華美,而且是要讓中國的讀者能看懂為主。由於佛教畢竟是一種外來學說,與中國傳統思維有差距,為了讓中國人看懂,在翻譯時往往不能完全遵照原意。

到了玄奘的時代,學者們對於佛教思想已經比較瞭解,原先那種翻譯方法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玄奘法師對於佛教理論有很多困惑,但是看過去所翻譯的經典無法解決他的困惑。因此玄奘決定去印度尋找經典的原文。

二、西行

《西遊記》裡說,唐僧是奉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旨意去西天取經,還和太宗結拜為異姓兄弟。但其實歷史上的玄奘,是偷渡出國的。

當時唐朝對於邊境管理得比較嚴,平民一般不允許出國。玄奘當時曾經上表請求國家允許自己西行取經,但是沒有被批准。玄奘一橫心,想著取經是大事,乾脆偷渡出關吧。

所以玄奘取經其實是違法行為。他一方面要躲避官兵巡邏搜查,一方面又要克服當時西域惡劣的自然環境。這一路上沒有猴子和豬保駕護航,玄奘法師只能靠自己的肉體凡軀征服自然。

取經之路最艱苦的一段,是今天甘肅瓜州的茫茫戈壁灘,當時叫做莫賀延磧。《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莫賀延磧,長八百餘里。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是時,四顧茫然,人鳥俱絕。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

玄奘在穿越戈壁時,還不小心打翻了水袋。他本想折返取水,但是轉念一想,如果自己回去了,是否還能再次上路取經,還是個未知數。於是玄奘決定“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最終是玄奘的老馬找到了一片綠洲,他才活了下來。

穿越戈壁後,玄奘法師來到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麴文泰和他拜為兄弟。這也是《西遊記》中唐僧與太宗結拜的故事原型。

離開高昌國時,國王派了六十人跟隨玄奘,還帶上了很多行李禮物。玄奘取經之路這才順暢。

玄奘從大唐到印度,歷經西域幾十個國家。後來玄奘把自己的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一書,現代被中亞印度學者視為是照亮這個地區歷史的明燈。因為玄奘經過的這些地域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因此缺乏文字資料。如今無論是誰研究這個地區歷史和文化,都繞不開玄奘所寫的《大唐西域記》。

三、求法

玄奘到了印度,進入當時佛教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求學,在那裡得到了最德高望重的戒賢法師的指導。

在那爛陀寺學習五年後,玄奘又遊歷印度各國,與各地的佛教學者交流、討論、學習。終於玄奘成為了印度佛教理論的集大成者。

在辯論大會上,不論任何人前來質疑挑戰,玄奘都對答如流。最終竟然無一人能駁倒玄奘,可謂打遍印度無敵手。於是玄奘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所謂“天”,在佛教中是“天神”的意思,也就是說玄奘以一個留學生的身份,居然被印度學術界共尊為“學神”,令人歎服。

四、歸國

學成之後,玄奘決定歸國傳法。

當時的印度佛教,把一切眾生劃分為聲聞種姓、緣覺種姓、如來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五種,其中無種姓是最愚痴的一類,被認為是永遠不能成佛。

玄奘向他的老師戒賢法師辭行時,曾說“無種姓不能成佛”恐怕不能被中國人接受,要求改為一切種姓皆能成佛。戒賢法師沒允許他這麼做,結果果然不被中國人接受。因為當時中國已經普遍接受了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觀點。

玄奘法師帶了很多佛教經典歸國,受到了唐太宗的禮遇,並在長安大雁塔開設譯場譯經。玄奘譯經,以能忠實反映梵文原意為主。

玄奘法師回國後,還創立了唯識宗,這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中最接近印度佛教理論原貌的一個宗派。但是由於唯識宗的理論太過繁瑣複雜,一般人看著就如同看量子力學,所以曲高和寡,傳了幾代便衰亡了。

玄奘法師雖然是出家人,但是對政治比較敏感。從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很多代皇帝都跟他有著比較密切的關聯。比如他在翻譯經書的時候就發議論說我們這個時代根本沒有“轉輪王”,但玄奘在給太宗寫信、給高宗上表時,就一直稱他們為“轉輪王”。玄奘還和很多大臣交往密切,身不由己地捲入了當時的黨爭。

玄奘法師還偏愛弟子窺基,對其他弟子則往往會留一手。比如他在傳授一些高深理論時,會把其他弟子都遣散,唯獨留下窺基聽講。而窺基是尉遲敬德的侄子,出身王侯之家,聯繫到玄奘法師參與政治,不由得讓人產生很多聯想。

其實不論是參與政治也好,偏愛窺基也好,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的所作所為,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因為玄奘法師的成就太高,形象太偉大,才凸顯出了這麼一點小小的瑕疵來。


夢露居士

玄奘法師對於中國人來講都不陌生,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讓這位唐代高僧家喻戶曉。

玄奘法師出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圓寂於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初五日夜。

人們習慣上也稱呼他唐三藏,這個“三藏”並不是他的專有名字。通俗的說,佛教經典教材分為經、律、論三部分,合稱三藏。其中“經”是根本教義,“律”是戒規威儀,“論”是闡明經義。全部通曉經律論的僧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

他是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法相宗”的創立者,又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他從印度帶回來的大量梵文經書,朝廷特意修建了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用作翻譯經書和收藏經書的地方。以至於後來印度梵文經書失傳,再從中國所藏去反譯。

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的“旅行大咖”!「在西域十七年,經百餘國,悉解其國之語,仍採其山川謠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記》十二卷。」這部書是玄奘口述,弟子辯機執筆的。可惜後來辯機與太宗之女高陽公主私通,被舉報,而斬首。

玄奘法師圓寂後,最初朝廷將其安葬在長安東郊白鹿原上。五年後,唐高宗為之改葬今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的少陵原,修舍利塔和寺院。數十年後,唐肅宗又為法師舍利塔題寫了塔額“興教”二字,寺院也被稱為“興教寺”。唐穆宗時,曇景法師主持興教寺歷史上第一次塔寺修葺。唐文宗時再次修繕。


幾葦渡

玄奘法師(公元600年-公元664年),俗家名“陳禕”,洛陽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境內)人,出身儒學世家,史書稱他“備通經典,愛古尚賢”。


父親去世後,其兄陳素於洛陽淨土寺出家,為長捷法師,陳褘於十一歲隨長捷法師入寺,習《法華經》、《維摩經》等佛學經典,據《塔銘》記載,陳褘“年十三,依兄長捷出家於洛”,走上修行路。

玄奘出家後,仍在淨土寺從景法師研習《涅槃經》,又從嚴法師習《攝大乘論》,前後約六年。公元618年,玄奘法師隨長捷法師離開洛陽,先往長安,後赴四川,拜望了空、景等法師,隨後,又從道基學習《阿毗縣論》,從道振學習《發智論》,……四五年間,遍訪名師,對大多佛學著作養成了極深的見地。但正如那個著名的悖論一樣,你知道的越多,就發現你不知道的更多,如坐井方圓的見識,並沒有讓玄奘法師滿足,遂於公元624年,至相州(今河南境內)請教慧休法師《雜心論》,至趙州(今河北趙縣境內)尋道深求教《成實論》,至長安尋道嶽求取《俱舍論》,並於武德年間接觸至中印度波羅頗羅密多羅(僧人名)。

此時的玄奘法師,已經晉級為“研究僧”,開始透過現象追尋本質,據《大唐故三藏法師行狀》記載,“法師既遍謁眾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理,各擅宗途;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並取《十七地論》,以釋眾疑”,《慈恩傳》也提到,“法師以古今大德,闡揚經論,雖復俱依聖教,而引據不同,諍論紛然,其來自久。……法師亦躊躇此文,怏怏斯旨,慨然嘆曰:‘此地經論,蓋法門枝葉,未是根源。’諸師雖各起異端,而情疑莫遣,終須括囊大本,取定於祇洹耳。”年僅二十九歲的玄奘長有此心,又正逢印度那爛陀寺及佛學大師戒賢講經的吸引,堅定了西行之心。

自公元628年起行,歷近四年艱辛,終於到達了那爛陀寺,在印度佛學權威戒賢門下學習《瑜伽師地論》、《俱舍》、《婆沙》、《六足》、《阿毗縣》等佛學經典,歷時五年之久。此後,玄奘法師遊學於印度各地,學習《集量論》、《根本阿毗達磨》、《攝正法論》、《教實論》等著作,於公元636年返回那爛陀寺。後又從名師“勝軍”學習《唯識決擇論》、《意義理論》、《成無畏論》、《不住涅槃論》、《十二因緣論》、《莊嚴經論》等。

公元642年,戒日王為玄奘法師召開無遮法會,以顯其“真唯識量”,據記載,十八天無一人敢出詰難,為小乘人尊為“解脫天”。公元645年,玄奘結束其遊學生涯返歸長安,以長安弘福寺組織眾人對帶回來的經典進行譯著,“專精夙夜,不墮寸陰”,據《慈恩傳》記載,“每日齋訖,黃昏二時講新經論,及諸州聽學僧等,恆來決疑請義”。其生命後期近二十年都奉獻在了譯經、講經之中。


煮酒君談史

被古印度大乘佛法僧眾譽為

“大乘天”

被古印度小乘佛法僧眾譽為“解脫天”

1953年2月,毛澤東在全國政協第一屆第四次會議上說:“我們這個民族,從來就是接受外國的優良文化的。我們的唐三藏法師,萬里長征比後代困難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經。”

無論怎麼樣誇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中世紀印度的歷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英國曆史學家史密斯

1300年後,英國考古學者和印度學者一道,手持英譯本《大唐西域記》,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圖索驥,陸續發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藍毗尼等眾多佛教聖地和數不清的古蹟,甚至現今印度的國家象徵———阿育王柱的柱頭也是根據這本詳細的史料發掘出來的。

中世紀印度的歷史從此得以重見天日。印度歷史學家阿里曾經這樣評價:“如果沒有玄奘、法顯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

看了其他幾位答友的回答,覺得已經很全了,所以挑出重點再回答一下。玄奘法師的功績很多,尤其是在佛法方面,但在其他諸如歷史、地理、人文、自然等等方面的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


古今通史

13歲那年玄奘正式出家,出家以後的玄奘在佛學造詣上一日千里。到20多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名滿天下,被公認為是古來少有的稀世之才。隨著學問的日益精進,玄奘法師的困惑也就越來越多,比如說關於法相的種種說法,比如說心性和佛性的諸多的爭論等等,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隨著這些困惑的日益增加,玄奘終於感到,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親自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去看一下。

西行之路漫長而艱險。經歷了無數的生死考驗,克服了無數的艱難坎坷,玄奘終於到了印度,在這個地方,他刻苦學習,勇猛精進,很快就在印度的佛教界脫穎而出。

在印度求學多年以後啊,玄奘就帶著大量的真經,也就是梵文經典回到了自己的祖國。雖說當初玄奘法師離開大唐到印度取經,並沒有得到唐太宗的許可,但如今載譽而歸,唐太宗也就既往不咎了。玄奘受到的禮遇是盛況空前。在他回到京師的最初幾天,整個長安,不論是農工商全都廢業慶賀,而後唐太宗親自接見和他徹夜長談。

在此後的歲月裡啊,玄奘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貢獻給了佛經翻譯事業。由於早年經歷了風霜之苦太多,也由於忘我的翻譯工作,玄奘的身體病痛日多,在他65歲那年玄奘恬然圓寂,結束了他在塵世的生命,所以呀有關唐僧父親被殺,自己滿月拋江,後來為父親報仇等等這些故事,都是後世人為了故事好看而編造出來的。


琳琅智庫

學成之後,玄奘決定歸國傳法。

當時的印度佛教,把一切眾生劃分為聲聞種姓、緣覺種姓、如來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五種,其中無種姓是最愚痴的一類,被認為是永遠不能成佛。

玄奘向他的老師戒賢法師辭行時,曾說“無種姓不能成佛”恐怕不能被中國人接受,要求改為一切種姓皆能成佛。戒賢法師沒允許他這麼做,結果果然不被中國人接受。因為當時中國已經普遍接受了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觀點。

玄奘法師帶了很多佛教經典歸國,受到了唐太宗的禮遇,並在長安大雁塔開設譯場譯經。玄奘譯經,以能忠實反映梵文原意為主。


西安興慶路海之聲學號

是個取經的修行的出家人吧,是個一心虔誠向佛修行的人,是一個真正的傳播西方佛教為國憂民的人吧。只能這樣說,說真的對於這個歷史,對於其它這些,我不是很感興趣,只能回答到這裡啦,不好意思,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