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大消費報告丨生機篇:數字化浪潮拍岸

危機·轉機·生機

疫情下的大消費報告

疫情自全面爆發已歷時兩月,服務業和產業鏈遭受史無前例的衝擊,餐飲、旅遊、娛樂、房車等消費告急,繼而因物流、人流和資金流的不暢,壓力正轉移到製造業。

野渡無人舟自橫。疫情之下,大消費企業紛紛自救和互助,並尋求政策紓困。企業還在咬牙堅持,並不樂觀,唯有疫情結束,才能迎來釜底抽薪。

沉舟側畔千帆過。疫情之下,市場格局正在重構,消費偏好正在重塑,宅經濟發達,雲經濟發力,數字化浪潮開始發軔,於一片蕭索之中,另顯勃勃生機

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我們熱切期盼的一天。危機,首先是痛苦和損失,但危機也是創新和改革的窗口,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隨著復工復產箭已扣弦,北京商報在持續兩個月的“戰疫·綢繆穩增長”的報道中,在大量的數據分析和調查樣本中,將關注轉向疫情之下的經濟生機,力圖呈現消費市場受到衝擊、經受歷練並尋找生機的全景過程。

【生機篇】輕舟已過萬重山

數字化浪潮拍岸

生機乍現。或自救或紓困,都是被迫應對之策 。突如其來的疫情的確讓國民經濟運行措手不及,但寒冬之下,並非沒有亮色。一些業態同樣出人意料走上風口:以生鮮電商、即時配送為代表的新零售乘勢攻城略地;網絡問診、在線教育、雲辦公、宅娛樂等線上服務全面“侵入”生活,重塑消費理念和消費模式。

未來正加速而來。疫情之下,大數據雲計算等底層技術與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互嵌交融像一場預演。一切的變化根植於又不斷刺激著新一代技術革命深化。數字化浪潮洶湧,新基建概念走紅。“觸網”轉型成為企業不二選擇,瞬時流量激增拷問基礎設施建設。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中心……新基建開始鋪路。

17年前,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航母興起於市場蕭條之際,17年後,2020年同樣可以期待,未來時代的經濟巨頭也正在這場疫情中經受歷練,涅槃新生。

星火跳動,終將燎原。

趨勢1

新零售:融合而非取代

新零售強勢反彈。疫情作為“一個強迫性的外力”刺激了用戶在線購物,也倒逼傳統零售業態加速數字化轉型。原本方興未艾的生鮮電商迎來大爆發,商超、菜市場,餐飲商戶等傳統業態紛紛接入電商平臺,甚至於房企開發“雲”帶看業務,車企大佬跨界直播平臺帶貨。

從直觀數據看,垂直電商活躍度遠超去年同期。美團買菜在北京地區的日訂單量達到了春節節前訂單量的2-3倍,京東生鮮配送到家業務相對節前環比增長370%。每日優鮮除夕至初四,平臺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

總結來看,疫情期間零售業態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傳統零售業巧借平臺東風

實體零售商全面“觸網”,除了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外賣、社交、直播平臺成為商家賣貨的主陣地。

其中,商超便利店對小程序的外送服務情有獨鍾,並不斷掘金外賣平臺的潛能;商場、購物中心則熱衷於放大社交作用,迅速組建售賣群或推送店鋪微信;家電、汽車、房地產等行業更是紛紛學習“李佳琦”,開啟直播賣貨的探索之路;還有企業還有一些企業自行開發App和小程序,佈局線上資源。

例如,疫情期間,包括步步高、永旺、綠地優選、卜蜂蓮花等企業在內的近40家連鎖商超紛紛上線京東到家;全國半數門店被迫關閉的服裝品牌太平鳥通過線上平臺、直播平臺打通了與顧客的連接,推出微信線上會員專場、微信秒殺、小程序分銷、不同區域輪流直播等形式,實現日銷售額超800萬的成績。傳統線下商場銀泰百貨憑藉BA手淘直播和網購平臺喵街,到二月中旬讓銷售額恢復近半。

電商巨頭加速謀篇線下

近些年平臺競爭早就硝煙瀰漫,但直接掛鉤消費體驗,實體店再度成為新戰場,且戰火更為猛烈,疫情期間各大巨頭的腳步非但沒有停止,反而進一步提速。

背後的邏輯其實不難理解,零售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服務的競爭,搶佔線下資源,目的也在於提升消費者體驗。尤其是在疫情之下,滿足居民消費,服務必然要沉到社區。

例如,京東在疫情期間積極加大了對其線下實體店,包括京東便利店、7FRESH、京東大藥房等的支持,讓它們可以在疫情期間很好地滿足居民消費,尤其是社區團購的需要;阿里巴巴也強化了盒馬的1+N策略,以原有的鮮生大店為基礎,增加了盒馬Mini的鋪設力度,讓其服務更好地深入到了社區的層面。蘇寧依託收購的家樂福推出“福社圈”到家服務升級計劃,以全國209家家樂福門店為圓心,10公里半徑內覆蓋的35萬個社區,用戶可享受3公里1小時達、10公里半日達、最高一日三送等多種服務時效,體驗豐富商品及清洗、維修、家政等社區服務。

綜上可以看出,與“取代”相比,更能客觀表現後疫情時代零售演化方向的一個詞應該是“融合”,也就是線上線下的相互滲透、相互融通。未來不會再有新舊零售之分,行業巨頭必定是線上線下同步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看,線上線下融合,是全供應鏈的角逐。零售最重要的武器在於供應鏈。疫情的出現只是消費場景變革的一個加速器,企業要抓住一時的流量,更要長線佈局新零售場景構建,那些後端供應鏈、配送服務更完善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優勢。

趨勢2

大物流:智能化革命

不僅僅是零售業,所有實體經濟要面對的問題是:產品或服務如何快速準確抵達?

解題關鍵在物流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抗擊疫情的戰爭之下,物流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凸顯。首先,口罩、防護服等醫療應急物資如何火線送達?其次,居民日常消費的生活物資能否保障?再次,企業復工的各類材料供應如何跟上?

覆盤兩個月來物流業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可以發現,在解答上述問題方面,已經有一些可以總結的趨勢和經驗。具體而言,可以分為以下三方面:

“無接觸配送”成為服務新範式

防疫形勢要求面向消費端的快遞企業加大無接觸式配送,消費者也開始習慣這一配送模式。從產業角度看,無接觸配送並不陌生,近年來蓬勃生長的智能快遞櫃最為典型。而疫情期間,無人機、無人送貨車、智能機器人等“黑科技”在武漢、廣東、上海等多地醫院被採用,儘管這些新技術在全面用於日常快遞配送方面還有一些門檻,但已經為人們留下更多的關於未來物流配送的遐想空間。

無人化、智能化設備升級

疫情期間,物流企業同樣面臨人工短缺問題,尤其是面向企業的生產物流,受多重因素影響遭遇到物流服務保障不穩定的難題。而這也催化了生產物流市場加速無人園區、無人碼頭及物流機器人等智能化操作、無人化技術和設備的應用。

應急物流建設提上日程

急中生智。物流業的逆勢飛揚開始於問題的集中“爆發”。

疫情初期,湖北特別是武漢市的城市應急物流,由於相關職能部門缺乏足夠的應急應變能力,指揮協調、資源調度存在一定不足,應急物流在組織實施暴露出諸多問題。因而,從戰略統籌上加快應急物流的建設,將各類應急物流企業納入到統籌管理當中,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成為關鍵。

上述三方面的共性所在,是基於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智慧物流建設,讓整個物流系統運作如同在人的大腦指揮下一般智能、實時收集並處理信息,做出最優決策、實現最優佈局,物流系統中各組成單元能實現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地分工、協同、合作。

國家發改委最近也重點提及將繼續加強對智慧物流發展的監測分析和前瞻性研究,著力創造良好的政策條件和發展環境,促進我國智慧物流產業的發展。未來物流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利用互聯網平臺整合資源提高上下游業務協同、資源共享能力,將物流資源下沉進而降低成本將成為發展趨勢。

同時,2020年,物流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將加速,投融資更加頻繁。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會同相關部門發佈《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通過優化整合、功能提升,佈局建設30個左右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現代化運作水平較高、互聯銜接緊密的國家物流樞紐,到2025年佈局建設15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2019年順豐也發佈了《關於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的進展公告》,2020年基本建成,將於2021年投入運營。圓通嘉興航空物流樞紐等項目啟動,航空貨運樞紐進入快車道。

趨勢3

雲時代:萬物皆可“雲”

經此一“疫”,數字經濟的用戶廣度和產業深度,前所未有地拓展,“雲”端前所未有的擁擠和熱鬧:學生上課、上班族復工、老年人買菜,各年齡層一網打盡;雲醫療、雲教育、雲辦公、雲健身、雲蹦迪……從消費端到供給端、從生活場景到工作場景,一切皆可“雲”。回溯兩個月來人們的“雲”端生活,雲時代重塑的遠不僅僅是產業結構。

雲醫療:分級診療的另一種可能

疫情之下,線上問診成為普通病患獲得醫療服務最常見的形式。

遠程會診、網上義務諮詢、居家醫學觀察指導、心理疏導、慢病複診以及藥品配送……平安好醫生、微醫、好大夫在線、丁香醫生、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百度等紛紛上線相關活動。數據顯示,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委屬管醫院互聯網診療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一些第三方互聯網服務平臺的診療諮詢量也比同期增長了20多倍,處方量增長了近10倍。

與之相配套的是,國家衛健委和國家醫保局密集下發的政策文件,階段性解除了電子處方、網絡售藥、醫保支付等監管政策的掣肘。例如,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在線開具電子處方,線下采取多種方式靈活配藥;將符合要求的互聯網診療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等。

二者相互作用下,在線問診或許可以通過另一個維度來解決分級診療的首診問題。納入醫保支付體系的醫藥電商將開始兌現政策紅利。

雲課堂:在線教育拼流量更拼服務

停課不停學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的驚喜不止一點點。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相比去年春節,在線教育用戶增長了22%,教育學習APP行業日均活躍用戶規模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春節後1.27億,升幅46%。

上億流量湧入,各大平臺都想分一杯羹。於是,疫情以來教育機構的免費在線課廣告幾乎隨處可見,機構+平臺的合作送課模式也成為一股新興潮流。例如,學而思網校陸續與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學習強國、央視頻以及一點資訊等平臺合作,展開多端多入口免費送課服務。猿輔導在疫情尚未引起足夠關注前就與國鐵吉訊達成合作,在“掌上高鐵”App上開設在線教育專區。

拼流量更拼服務。在用戶體驗上,網絡卡頓、系統崩潰等問題最受詬病。聲音也不絕於耳。可以預見,線上教育機構也將通過技術創新,尤其是在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應用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來保持競爭優勢。

工信部稱,將持續推進未聯網中小學校寬帶網絡覆蓋,著力改善學校網絡接入條件,並支持三家基礎電信企業面向中小學校在前期推出的免費提速、資費折扣等網絡提速降費舉措基礎上,進一步推出雲課堂、免費直播點播等服務,支撐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開展試點應用。

雲辦公:穩定與安全缺一不可

各類在線協作軟件、小程序、工具成為各行業復工的一大“利器”。

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新春復工期間,國內有超過1800萬家企業採用線上辦公模式,雲辦公平臺湧入3億多深度體驗用戶,實現規模化的應用場景落地。

對雲辦公而言,消除地域限制並非其全部意義,更大的意義在於靈活、高效的跨平臺協同性。賦能企業組織,創造更好的辦公條件,擴寬辦公邊界,提高辦公效率與質量。

短期來看,疫情寒冬下脫穎而出的“雲辦公”為企業復工帶來技術方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而從長遠來看,服務穩定性和安全性依舊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兩大關鍵。一方面,復工初期,釘釘、企業微信等多個在線辦公軟件就曾一度集體“崩潰”。另一方面,數據安全對於銀行、保險,或者一些以核心技術開發為營生的企業而言,比降低辦公成本更重要。因而,雲辦公企業需要根據用戶需求,加大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

雲娛樂:屏幕裡的新世界

不得已“自娛自樂”的時候,屏幕裡的另一個世界原來如此精彩。

草莓音樂節搬到線上,各地博物館推出了2000餘項網上展覽,春節期間總瀏覽量超過50億人次,視頻網站另闢蹊徑,爭相探索“雲綜藝”、“雲錄製”等新模式……疫情期間,不僅在線視頻、在線音樂等傳統線上娛樂熱度高漲,遊戲、體育、文博、演唱會乃至蹦迪都在“雲”上重啟。

線上娛樂有了更多的花式玩法,但加強優質內容的供給仍是不二法門,要打造優質的文化體驗,就要利用科技手段打破虛擬與現實界限,從單純復原現實到創新玩法、營造新體驗轉變。

不論是在線醫療、在線教育,還是在線辦公、在線娛樂,兩個月的居家隔離,用戶對線上場景的認知和使用習慣都前所未有的強化。由此帶來的消費理念轉變不容小覷。而從產業度觀察,有研究者預言,今年或許將是雲端經濟元年。雲經濟不是階段性的產業現象,而是5G推動下的一次國內經濟結構重塑。

在這個意義上,“雲時代”不會只在疫情期間曇花一現,而將會是未來發展的長期趨勢。不過,這次疫情也暴露出與雲經濟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及其配套能力的短板,all in cloud帶來的瞬時流量激增和龐大數據處理如何解決?用戶信息安全能夠得到充分保障?這些問題的還需要進一步解答。

趨勢4

新基建:硬核技術突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基建就是“器”。

經濟業態和生活場景的重塑,是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代表的底層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如果把雲端的業態比作“跑車”,那麼新基建則是“數字高速公路”。疫情期間,線上經濟引爆雲服務器需求。數字經濟要走得穩跑得快,離不開底層技術的支持。

所謂新基建,一般而言相對於鐵路、公路、機場、橋樑等傳統基建,涉及領域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7個方面。

《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認為,未來數字經濟將引領中國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預計2023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當前,全球雲計算產業正迎來新機遇,各主要國家都將雲計算、5G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視為承載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核心基礎設施。

在抗擊疫情中,5G、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硬核科技已經小試牛刀。

例如,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實現5G網絡全覆蓋,遠程醫療、會診等背後離不開5G技術的支撐。再如物流行業,在運輸和配送環節,5G的出現可以加快實現自動化運輸,無人駕駛等智能化場景在物流領域的運用,降低人力成本;在倉儲環節,5G可以實現智能化倉儲管理,針對貨物進行高效的智能分揀;在包裝、搬運等環節,智能機器人將得到更多的應用;至於物流信息,5G的低延時網絡使可視化監控物流的整個運轉過程成為可能,實現物流信息高效化管理。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除此之外,5G網絡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

截至目前,已有25個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新基建”。例如,河南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推進實現縣城以上城區5G全覆蓋,啟動全省5G規模化商用;甘肅省提出,2020年要基本實現地級市城區5G全覆蓋;重慶市提出,要實施5G融合應用行動計劃,2020年新建5G基站3萬個;上海市提出,加快培育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冷鏈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

趨勢5

供給側:改革無止境

用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的話講, “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影響關鍵在於信心。除短期政策外,應更加堅定地推出市場化改革措施,如果能推出一些措施,提振信心,以現在中國各方面的條件和調度能力,共渡難關不是問題,前提是樹立對改革的信心和政府治理公信力的提升。”

一言蔽之,改革無止境。

從政府角度看,目前出臺的財稅金融等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將形成拉動效應,為穩增長築底,但債務風險和資產泡沫化仍是這類刺激政策的阿喀琉斯之踵。因而,不能過度依賴財政貨幣政策的強刺激。從長遠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彌補相關短板,是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長期保證。

另一方面,信息化、大數據,是政務服務的方向,更是社會治理能力和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未來隨著城市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基礎設施升級,各部門數據進一步融通共享,線上認證、不見面辦理、“一網通辦”將更為普及,將成為現代化社會治理的“新標配”。

因此,在供給側改革方面,首先,財稅體制改革宜繼續沿著讓利於民,放水養魚的思路展開,營改增、個稅改革已經開了好頭。央地財權分配與結構性減稅齊頭並進,充分發揮財政稅收作用,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

其次,金融改革也應當著力於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用市場化的方法為實體經濟傳導資金,解決長期困擾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等。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僅是應急之舉,也始終是金融部門的職責。面對衝擊時,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往往受影響更大。如何讓金融“活水”有效流向它們,體制機制創新也很關鍵。比如,如何提高銀行敢貸、願貸的積極性,需要進一步優化風險管理和盡職免責的相關制度。

再次,堅持開放不動搖。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當前全球產業分工格局面臨新變化,以雲計算、5G、AI為代表的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變革方興未艾,加快國際產能合作,加強知識產權立法保護,促進國內與國際市場有效競爭與融合,一方面是促進優勢產業融入全球技術鏈,提升與發達經濟體全球價值鏈嵌入層次和深度,競爭全球價值鏈重構話語權,另一方面,也是引入“鯰魚”,對國內產業結構進行重塑升級。疫情對全球化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病毒不分國界,抗擊疫情也是全球合作的新契機。

最後,疫情衝擊讓我們再度審視政府與市場的互動關係。極端環境下,政府主導能夠最大規模的調集社會資源,但在分配上容易機械僵化,不夠靈活。吸取此次抗疫的經驗教訓,應當倒逼一批以釐清政府與市場關係為目標的改革措施出臺,加速市場機制改革與建設,充分發揮市場的積極作用,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抗疫是一場人民戰爭,在恢復經濟中,依然需要尊重市場規律。要堅決防止地方政府的行政之手,以抗疫為名,干擾市場。疫後產業結構大調整的過程,也是市場資源的重新配置過程。資源的配置是否有效,還是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尤其是要進一步加強“放管服”改革,對疫情期間的短期和長期有效政策予以梳理,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