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0年,搬了三次家!大庆路这家早餐店,藏着久违的小吃



小时候在学校门口总是有一家面馆和一家早点铺相挨着,口味重的就去吃牛肉面,口味淡的就会选择早点铺,来上一碗稀食伴着炸饼一起吃。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早点铺开的越来越少了,要是再想吃上一口这些记忆里的东西,得寻觅好久。

清粥小菜虽滋味寡淡,但更加能滋养早起困乏的身体。


赶巧儿就发现了这家坐落在大庆东路上的老曹早点,豆腐脑、煎饼、红薯饼、欢喜坨儿.... 应有尽有。


#01

店里是一对儿老夫妻

在操持着,老爷子负责炸东西,老奶奶负责其它的事物,三十多年来一直如此。



/ 豆腐脑

对于豆腐脑的记忆还停留在小时候,在上学路上打包一杯甜甜的豆腐脑,配上一份煎饼,便是

养生系的早餐了。


就像粽子有甜咸之分一样,豆腐脑也有甜咸之争,但在襄阳,基本上都是甜豆腐脑,新鲜的豆腐脑比婴儿的肌肤还要滑嫩,用勺子轻轻一挑就碎了。


豆腐脑的分量十足,满满的一大碗都让人快端不住,上面铺上了绵密的白砂糖,吃的时候搅拌一下,让糖分与豆腐充分融合



喝上一口,爽滑细嫩甜甜的滋味融化在舌尖,暖暖的气息从嗓子眼一下暖到胃里。


/ 煎饼


店里的煎饼都是现摊的,调制好的面糊放在桶里随取随用,摊的时候舀上一勺放入加热好的锅里,便迅速定型。



面糊里面融合了所有的调料,包括葱花,所以吃起来香味十足,连平时不爱吃葱的薯条酱,也吃了一整个。


煎饼绵绵软软,咸鲜适中,没有酱料的加持,也没有其他的馅料,吃起来就是很质朴纯粹的味道。


要是觉得单吃煎饼太过于清淡,店里还有老板娘

自制的腌咸菜可以搭配着一起吃,有好多人都是为了这一口咸菜过来吃的。


将咸菜放在煎饼中间,然后翻折裹起来,大大的咬上一口就超满足!


#02

清粥煎饼能滋养困乏身体,油炸饼子却更能激发沉睡大脑!



门口的油锅里炸着很多种吃食,油条、面窝、红薯饼... 应有尽有,好多都已经不常见了!


都是现做现炸的,被高热油温激发出来的香气充盈了整个屋子。



/ 面 窝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这个面窝,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能在街边看到有人推着个小推车,卖炸饼之类的吃食。


那时候最爱吃的便是面窝了,相对于甜食来说,咸味的食品更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


面窝被炸制的外焦里嫩,金黄酥脆的外壳,看着就能想到放进嘴里被咬的咯吱咯吱的声音。


掰开最外圈厚实的部分,外壳被炸的焦香,内里的面质却还是绵软的。


中间的一圈则是薄薄的一层,在高温的炸制下,变得酥脆无比,买一个浸在面条里红油里也是常有的吃法。


/ 红薯饼


红薯饼都是用新鲜的红薯制作而成,将红薯切成小块丁状,再与面糊一起搅拌均匀,放进特制的凹形勺中压实。


下入油锅后迅速的被炸至定型,待到完全被炸透,双面变的焦黄的时候,师傅就将其捞起,放在一边的铁架子上控油了。


小时候经常在路边的小推车买上一块,

刚出炉的红薯饼烫的让人直拿不手,用塑料袋拎着一路走的快到家了,才敢小心翼翼的呼着气咬上一口


红薯饼因为特别焦脆,所以入口倒也不是很甜腻

.


外面是被炸的酥酥脆脆的面糊,里面则是甜糯绵软的红薯,吃起来有一种别样满足感。


/ 糖饼


炸物吃了不少,但是这种糖饼POI酱还是第一次见.


吃起来像是油炸版的糯米糍QQ弹弹的,内里包裹着用白糖和芝麻做的馅料,趁热吃的时候,咬上一口还会爆浆。


#03

店铺最开始开在丹江路的教师公寓旁开了八年,后来转到大庆东路的建行旁边又开了二十多年,去年建行的房子回收后才在这个位置尘埃落定。



两口子都是天门人,开口就是一嘴天门的方言,问起为什么会来到襄阳做早点。


奶奶说那时候人多地少,为了生存,也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响应国家的号召,就做起了小本生意,没承想到这

一做就是三十年了,来吃的都是附近的老主顾们


每天早上的寒暄仿佛都像家人一般,为了他们早起能有一份可口的早餐,只要身子骨还算硬朗,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现在很多的老店都是这样,支撑他们一直开下去的,便是周边街坊邻居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这种老街旧邻的亲密,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小小的早餐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却是每一个平凡奋斗的人们,从一大早就能拥有的温暖。


老曹早点

地址 | 樊城区大庆东路与旭东巷交叉口建行对面

营业时间 | 04:00-11:00

/

「虽颠沛流离,却是最暖心的美味」



•END•

出品:襄阳食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