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前她自称学生,鲁迅死后却骂他半生,活到102岁孤独离世

她能用大半生时间骂鲁迅,却不愿为爱下厨,最终在孤独中逝去

中国人爱斗嘴,是有其传统,所以才有了“国骂”一说。都说文人相轻,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的文坛,确实是骂声一片,一“言”不合,就在各自的报纸、杂志上发文互怼。细数清末民初的那些知名作家,没骂人的还真不多,其中最让人坏人害怕的“骂匠”,当数以文字当投枪与匕首的鲁迅先生了。

鲁迅的一生不惧权贵与权威,从段祺瑞到吴佩孚、从梁实秋到郭沫若、从张学良到林徽因、从周作人到梅兰芳……无不为其犀利的文笔所“伤”。

当然,这样的性格,也会招至他人的回击,比如,郭沫若先生就没少对鲁迅先生口诛笔伐。只是,郭沫若先生在鲁迅死后就偃旗息鼓、再没有骂过一次,不仅如此,郭沫若的后半生一直是在为鲁迅鼓与呼。

只是,在民国的文坛上,有一个人的表现却与郭沫若绝然相反,她在鲁迅生前自称是其学生,一直对周老师恭敬有加,但是,鲁迅先生一去世,她立马脸色大变,摇身一变而成为“反鲁”斗士,这个人就是民国时期的作家、教授苏雪林。

苏雪林原藉安徽太平县,后因父亲的工作关系而迁居安庆。苏雪林从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毕业后,即留在母校附小教书。从教之余,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用白话文写作,从而走上了一条与文相伴的人生之路。

1921年秋,她背着家人前往法国留学,先学西方文学,后学绘画艺术。后业,由于父亲病故、母亲生病以及婚姻问题的等等困扰,只好辍学,于1925年提前回国。回国后,她一直从事大学教育工作。并且,她坚持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

初入文坛的苏雪林,对鲁迅非常崇拜。1928年3月,苏雪林创作的第一部作品《绿天》出版后,她很快就送给了鲁迅一本,并在扉页上题写了“鲁迅先生校正。学生苏雪林谨赠”的附言。苏雪林在鲁迅面前谦称为“学生”,可见其对鲁迅先生是敬重的。

但是,令人难以想到的是,鲁迅逝世还不足一月,苏雪林就迫不及待地拉开了她“半生‘反鲁’的序幕”——坚持不懈地对鲁迅进行了子虚乌有甚至是刻薄恶毒之极的污蔑和攻击。

(上述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闻一多、王统照、杨振声、梁实秋、苏雪林、萧红、萧军、沈从文、老舍、赵太侔、洪深。)

苏雪林之所以对鲁迅如此痛恨,有人猜测都是因为她的处女作《绿天》。《绿天》的成功发行,受到大家的热捧,而鲁迅对她的作品及个人却不屑一顾。据说,在一次文友聚会上,出版社老总将她介绍给了入会的鲁迅,她热情地伸出双手,没想到鲁迅既没有同她握手,也没有寒暄,只是象征性地朝她点了点头。鲁迅的态度深深地刺痛了敏感自尊的苏雪林,让苏感到非常尴尬,仇恨的种子从此埋下。

当然,这样的猜测只是一家之言,此后的半个世纪,苏雪林一直以“反鲁”为己任却是不争的事实。1967年,苏雪林将自己“反鲁”的大部分文章结集出版《我论鲁迅》(爱眉出版社)。该书出版时,苏雪林称“半生的‘反鲁’事业……以后我不高兴再理会了”。

一个拥有如此独立精神的女性,在家庭生活上却不幸的,有一次,苏雪林的丈夫想要苏雪林为他做一碗汤,但是苏雪林认为自己不是所谓的“上得厅堂下的厨房”的旧时代女性,就没有同意,这之后不久两个人就分居生活,也都没有再找伴侣,苏雪林最终一人孤独地老去。1999年4月21日,102岁的苏雪林病逝于寓所,结束她饱受争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