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违祖训”天津看戏,寄居南市三天天天下馆子吃

鲁迅“违祖训”天津看戏,寄居南市三天天天下馆子吃

在红桥区先春园大街上有一棵被保护起来的古树,它枝干粗壮,枝叶繁茂,您可曾知道,它曾见证过鲁迅先生来津的足迹。


1912年6月10日,一列从北京开到天津方向的火车徐徐进站,当列车停稳之后,乘客们陆陆续续地从车厢里走下来,有两个衣着朴素的人走了下来,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这是鲁迅先生第一次也是他一生中惟一一次来到天津,那一年他29岁。

  1912年夏天,洪水袭击了中国北方地区,天津以及周边地区受灾很重,而且当时辛亥革命刚刚结束后不久,鲁迅先生从北京来天津干什么?

 

鲁迅“违祖训”天津看戏,寄居南市三天天天下馆子吃

 “鲁迅到津是为看戏”

  “鲁迅先生当年来天津是为了看戏。”南开大学文学院张铁荣教授这样介绍。“没错,鲁迅的祖父曾经立下家规,凡是周家(鲁迅本名周树人)的子孙不允许看戏,他祖父认为那样会让子孙们堕落,当然这里带着个人情绪,不过后来鲁迅先生甚至他们一家人对戏曲确实不感兴趣。”

  既然不允许子孙看戏,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要从北京到天津来看戏呢?“中华民国成立后,设立在南京的临时政府正在往北京搬迁,鲁迅先生随着教育部北上,并到北京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这个职务实际上工作很杂,其中一项工作是考察民间艺术,天津的新剧(近代话剧)在北方地区很有影响,他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考察天津的新剧情况。”

  “鲁迅住在西北角”

  从6月10日至13日,鲁迅先生在天津逗留了三个白天和两个夜晚,他住在什么地方呢?鲁迅在自己的日记中对来天津的事情是这样记述的:“6月10日,午后与齐君宗颐赴天津,寓其族人家。”看来,鲁迅先生在天津住在了同在教育部工作的齐宗颐亲戚家中,那么鲁迅住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呢?日记中,他并没有明确记录。

  “说来也巧,从20世纪70年代,我就专门研究鲁迅先生,因此,非常注意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信息。大概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在文章中,那位作者提到了这么一句,鲁迅先生曾经住过他们家,作者是穆子荆。”

  “穆先生是位非常有名气的书法家,他的亲戚就是齐宗颐。”穆先生住的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看得出来,老先生家境富裕。“当时我就问穆先生,鲁迅先生来天津的情况,穆先生当年也就是十多岁的样子。在穆先生记忆中,鲁迅先生当时就留着胡子,衣着很朴素,为了招待从教育部来的客人,穆先生家准备了非常丰盛的晚餐。”

  也许是因为行程安排非常紧的缘故,也许是习惯了南方饮食的鲁迅对天津菜不习惯,那一天鲁迅先生并没有在穆子荆家吃饭。

 

鲁迅“违祖训”天津看戏,寄居南市三天天天下馆子吃

 “鲁迅看了一出话剧”

  从鲁迅日记中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先生看戏的情况,6月10日,鲁迅到了天津后,从穆子荆家中出来就赶赴南市地区的广和楼看新剧。遗憾的是,那一阵子天津阴得很厉害,可能是怕下雨观众来得少,广和楼没有上演新剧,鲁迅先生就到了丹桂园看了一出旧剧。

  转天上午,鲁迅先生到了旧日租界买了一个领结和一双皮鞋,下午到天乐园看了旧剧。到了晚上,鲁迅先生又到广和楼看话剧,这次看到了一出反映当时中国北方水灾情况的剧目《江北水灾记》,这出戏是按照当时水灾的情况演出的,非常符合当时话剧的特点。演员主要是一些年轻人,观众有130多人。看完演出后,鲁迅先生对这段话剧的评价是勇气可嘉,同时他认为“识与技均不足”。

  “鲁迅先生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当时中国的新剧即话剧主要是从日本学来的,虽然鲁迅先生家训不允许看戏,但日本街头和剧场经常会演出各种话剧,耳濡目染,鲁迅对话剧也有很高的欣赏品位。”张铁荣教授介绍道,“从鲁迅日记中的评价来看,可以看出这样的信息,当时的话剧演员对生活体验不足,在演出时对灾民的模仿不够,再有就是临时编的剧本,可能演员对剧情的理解也不是很充分。所以,鲁迅认为演员的演技和认识都没有到位。”转天,鲁迅先生结束了对天津新剧的考察,在小雨中乘火车回到了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