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切除手术并未发现肿瘤,医院该承担责任吗?

S和M是神马


只要是严格按规范来,按医疗常规来做,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但现实是,还真有的医生不按医疗规范来,不执行医疗常规。就肿瘤来说,如果检查发现身体长了“包块”,先得根据影像等检查有个初步的倾向性判断,是良性可能性大,还是恶性可能性大,而确诊则需要病理检查,而取得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的途径有多种,有的是通过内镜(气管镜,胃镜,结肠镜,鼻咽镜等),有的通过穿刺,或切取活检等。如果是恶性肿瘤,需要全面检查以便分期,因为分期不同,处理是不同的。


如果是早期没有转移,可手术,有的可以在术前通过活检就明确病理,有的也可以在术中通过术中冰冻病理来明确诊断,因为恶性肿瘤的手术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术前没有病理确诊,术中也不进行冰冻病理,就按照癌症来进行手术,这肯定是不符合规范的,也会导致不必要的伤害,这是不允许的。当然,术前怀疑是癌症,术前没有病理明确,而术中明确是良性的,于是只按照良性肿瘤来手术,只切除肿瘤,而不是按恶性来进行大的根治性手术,这完全是可以的。


术前检查怀疑是肿瘤,拟定肿瘤切除手术,但术中并非发现肿瘤,切下来来只是其他病变,这也并不奇怪,也完全是允许的,但如果术中没有做冰冻病理明确病理,而想当然按照恶性肿瘤来进行根治性的手术(手术范围大,还要清扫淋巴结),这是不允许的。至于手术做进去,把正常组织切了,而肿瘤却漏切了,这同样是不允许的。


所以,要看具体情况。


肿瘤专科医生


我不得不说,这种事情虽然鲜有发生,但是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件灾难性的事故,我说一个故事,同行不要对号入座。


前不久,某家医院的高层领导患肺结节,在自己医院进行肺手术,请的也是有名的大咖来进行手术。手术的过程非常顺利,大咖的手术操作也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就在手术结束之后,病理科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变,然而又没有人敢质疑大咖的权威,于是找到了一个有些像病变的组织,报告写了一个“慢性炎症”就结束了。


整个手术后的恢复过程都十分顺利,但是当患者手术后第一次复查做完CT片子的时候,大夫傻眼了。手术前标记的一个结节,手术后怎么还在呢?


肺组织切了,病变没切掉。


这种事情对于肺来说,是可能会发生的。现在的肺小结节非常小,在手术当中,肺小结节就好像是海绵当中放着一块棉花一样,很多时候是很难摸到的。而且现在很多手术都要做微创,因此医生的手很难伸进患者的胸腔去精确地摸到肿瘤。


所以现在很多时候都会用一些定位技术来术前定位,这样手术当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了。


也有的时候手术前的片子看上去像是肿瘤,但是实际上是一块肺炎,等你手术的时候打开,发现并没有找到病变,是因为炎症自己很快就吸收了。


总之,如果没有发现肿瘤,那么患者是需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的。如果真的是医生的责任,那么道理上讲是应当进行赔偿和补救手术的。这是客观情况,作为医生必须要诚实地面对。


肿瘤学狼医生


前不久,四川宜宾53岁的谢女士被当地某医院诊断为子宫畸胎瘤。手术进行到一半,医生怎么也找不到肿瘤,在家属的要求下,又匆匆做了子宫缝合。事后患者要求医院给予补偿,医院也愿意承担责任,但是双方对赔偿金额未达成一致。

这件事情引出一个话题,就是被诊断为肿瘤,但手术中却未发现肿瘤,患者白挨了一刀,医院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原则上讲,在注册的医疗机构行医,医生出现误诊,并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是由目前医疗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决定的,临床误诊、漏诊是不可避免的。有研究显示,即使在医学高度发达的美国、英国,临床的平均误诊率也可达到15~30%左右。如果误诊都要负法律责任的话,那么医院的医生都只能在监狱里看病了。

但是另一方面,医生如果在诊疗过程中,玩忽职守,疏忽大意,违背诊疗规范,出现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医疗后果,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在上述案例当中,由于当地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所限,很可能是误将盆腔肠道中的粪结当成子宫肿瘤,在手术过程当中,及时发现了错误,并未隐瞒错误,并及时让患者家属知情,在征求患者家属意见后,重新缝合子宫。整个医疗的程序是规范、合规的,由于技术水平所限造成的误诊误治可不需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误诊及手术的确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重大的精神、肉体痛苦以及经济损失,出于人道主义义务和关怀,医院应该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和精神安慰。由于具体的补偿标准,国内没有统一的规定,给调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最后走法律诉讼,也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皮肤科董医生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胃癌患者,是一个朋友的亲戚,胃镜和病理明确胃癌,CT提示有可疑胃周围淋巴结转移,于是建议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两周期,化疗两周期后去开刀,打开肚子,发现胃里面根本没有肉眼所见的肿瘤,考虑到胃镜和病理的情况,手术医生还是做了胃大部切除,术后病理显微镜下还是发现了少许癌细胞。这个病例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这个病人对化疗特别敏感,绝大多数癌细胞都被消灭了,以至于手术的时候都找不到肿瘤了。临床上化疗效果这么好的非常少见,给手术医生也带来了一些困扰,毕竟害怕切错啊。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朋友的老妈,胸部CT发现肺部结节,大小1cm左右,CT片子上看有毛刺,去了三家大医院会诊都认为恶性可能性大,由于病灶位置不太好穿刺,病人比较焦虑,医生家属商量了之后决定直接手术,做了胸腔镜下微创手术,结果术后病理提示机化性肺炎,说明这个结节是个良性病变。

上面两个例子医院应该是没有什么责任的,完全按照医疗规范,规范检查、规范诊断、规范治疗。至于有些人说那我良性病变本来可以不用开刀,岂不是白挨了一刀。这种情况在临床并不是个例,现在体检比较普遍,胸部CT作为常规检查,每年发现大量的肺结节病人,很多人一听说肺结节就以为是肺癌,吓得六神无主,医生会根据家族史、症状、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等等综合判断,是良性可能性大还是恶性可能性大。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一般建议穿刺或者直接手术,而不太明确的会建议定期复查。在这些不确定的里面,有少部分人非常焦虑,不愿意过几个月复查,着急的一天都不能等,这种情况医生权衡后与病人进行详细沟通也会考虑手术治疗。南京市某医院公布一项2016年肺部手术大数据,一年1000例肺部手术竟然七成是小结节,这些小结节里95%是癌。可见小结节手术里有5%并不是恶性肿瘤。

总之,只要是按照诊疗规范,医院是没有过错的。毕竟医学是个复杂的学科,仪器、经验、技术都非常重要。作为医生来说,我们希望无论在就诊还是手术的过程中都能够足够细心、专业,这样才能减少医疗误诊、漏诊的发生。虽然如今医生们普遍都使用医疗器材来辅助自己进行医疗诊断,可是医疗器材也难免也失误的时候。因此,这就需要医生有足够优秀的专业判断才可以。


胡洋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0722)

按照一般的思维来讲,肿瘤切除手术去没有发现肿瘤,应该是医生的问题。如果是非专业人有这个疑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是医务人员的,就不应该了。因为临床上各种复杂的、罕见的情况总是会遇到。

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术前肯定要明确病理性质,以胃肠道肿瘤为例,标准的检查是需要胃镜检查,同时取活检,明确病理性质,同时还要完善胸腹盆CT检查,可以看到胃壁肿块或者增厚。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般情况。有一般就有特殊情况。


曾经科普过,就是胃镜发现胃壁肿物,并且CT明确可以看到肿块,但就是活检取不到癌细胞。这种情况如何办呢。就需要和患者本人和家属沟通。90%以上会是恶性肿瘤,比如胃腺癌、胃淋巴瘤等。当然,理论上来讲,也有可能慢性胃溃疡导致的溃疡型肿块。如果患者和家属能够理解,先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肯定按照胃癌的方式进行,即使术后病理不是胃癌,那么不会太大副作用,但是如果切除范围不够,万一是癌症,肯定需要再次手术,这样的话,对患者的创伤就会比较大),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就可以确切知道是什么情况。肿瘤的话,按照术后标准流程走,如果是良性疾病,术后不需要任何处理。


医生为何要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呢,因为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因为没有明确的病理,万一术后病理不是癌,遇到提问者这样的情况,即使没有任何责任,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再一次解释和沟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常见的一点癌,什么意思呢。就是很早期的胃癌,在胃镜检查取活检时,发现了癌细胞,但是术后切除的标本连续切片都没有发现癌细胞。如果不了解这种情况,多数人会以为是不是胃镜报告出错了或者医生手术就没有切除的问题。


再说一种情况,就是少见的肿瘤胃肠间质瘤。因为当临床诊断怀疑是胃肠间质瘤时,一般不取活检。但是胃内粘膜下肿物,不一定都是间质瘤,还有囊肿、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等,术前诊断一般考虑是间质瘤,但是术后病理胃囊肿的话,是不是也认为是医生或者医院的责任。


疾病有时的诊断不是说都那么的清楚和确定,有时候的曲折是疾病诊断的必然步骤。这是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当然,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是医生主观的草率没有做该做的检查导致的,那就是医生的问题。我想,在当前的环境下,应该没有这么粗心的医生。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我觉得这应该概念性的问题,任何肿块或包块、占位等,如果没有经过病理活检确诊都不能说是肿瘤,所以一般在医院做的各种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MRI等的检查报告都只是说某器官占位,考虑某肿瘤,不会有明确说是某肿瘤,各种占位包块,有很多的可能性,可以是肿瘤,也可以是炎症,也可心是结石,等等。


而医生拿到报告跟你解释时,通常都是用患者听得懂的,说是某肿瘤,如果说占位,患者一般都听不懂吧,而且我相信医生也不会说得很肯定的,但病人理解却不一样了,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往往病人只会记得他听得懂的,“肿瘤”,哦是个肿瘤,其他什么内容都不管了。


所以,这个“肿瘤切除手术并未发现肿瘤”的情况,不一定是医生的问题,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病理科李医生


先说一个现象,现在的医生真的很辛苦,一天五六台手术,甚至于很多医院出现这么一种情况,主刀医生根本就没见过病人,也就是手术前看了一下相关资料,可以理解为替班。有的人就不理解了,这能行??

现在医院大多是西医,影像诊断+临床,也就是说一旦影像确诊,后续治疗都是流水线作业有一套标准流程,所以精确诊断很重要,是一切治疗的前提,但是现实确实轻诊断,所以影像医生待遇比较低,比较低就没有激励,而且国内医院目前犯错成本比较低,所以.....

回到问题,医院到底该不该赔偿?首先明确,这是个民事问题,别想着医闹,那是没素质的做法!第一,有没有医疗资料复印件?第二,有没有影像数据的dicom格式的源文件?凡事讲点证据,最后能不能赔偿,看双方协商,如果不成,走法律程序,那前提你得有证据。

该不该是一回事,能不能忍下这口气是另一回事,我看着就生气,没有肿瘤挨了一刀,那么,为什么去医院看病呢?当时的病因找到了吗?既然不是肿瘤的问题,这种情况是否回再出现?做相关的检查吧!头部做磁共振,胸部做CT,再往下就做B超,实在不行做petct,命要紧


质子刀重离子


首先题主不知道你的被医生怀疑何种肿瘤。我认为题主的问题,医院不应该承担责任。

肿瘤目前来看,是一种很常见的一大类疾病。及早确诊肿瘤才能及时治疗。

肿瘤是靠医生给病人做体格检查和凭借临床经验确诊的吗?不可能。不管多么高明的临床专家凭自己对病人的体检和行医经验也只能大概估计病人可能患了什么病,离确诊还差得很远。那么是不是临床专家再借助化验结果和CT、核磁共振、PET等先进仪器检查的结果就能确诊肿瘤了呢?还是不能。要确定诊断病人是不是患有肿瘤,尤其要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最终必须也只能靠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诊断肿瘤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

它是将通过手术或穿刺从患病器官直接取下的病灶小块组织制成切片,经染色后放置在显微镜下由病理医生观察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等病理形态特征,对疾病做出的确切诊断。病理检查不是化验,是靠病理医生直接观察病变组织及其切片经过逻辑推理得出诊断结果的检查方法。有时也可以将患者病变器官的分泌物涂片,然后进行病理观察而做出病理诊断。

通过以上的论证(部分摘抄书本)肿瘤切除术并未发现肿瘤,医院不需要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