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講究“少年學儒、中年入道、晚年禮佛”?有一點太關鍵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暨“儒釋道”。雖然,許多學者都認為儒教的“教”本意是教化,但它的意識形態卻與西方宗教原始意識形態類似,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將其稱之為宗教亦無不可。

中國人為何講究“少年學儒、中年入道、晚年禮佛”?有一點太關鍵

儒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為儒客推崇。儒學是儒教推出的教學方法,曾經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使用儒學教書育人、管理社會。“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相同也不同。三者都是儒教文化產物,儒教是一種信仰,是儒家人的共同信仰。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其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佛,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並且,佛教傳入中國後,更為中國文化帶來了新的意境。

中國人為何講究“少年學儒、中年入道、晚年禮佛”?有一點太關鍵

現今,隨著國學的興盛,近些年來出現了“年輕人學儒教,中年人入道教,老年信佛教”的說法。筆者個人認為,這種說法還是比較有道理的,至少“三教”的思想剛好對應了人生的三大階段,接下來,筆者就一一詮釋下其中的道理。

中國人為何講究“少年學儒、中年入道、晚年禮佛”?有一點太關鍵

首先、就是年輕人學“儒教”。千百年來,儒門子弟一度成為讀書人的代名詞。封建時代,每個讀書人以“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用十年的時間積累知識、完善修養,最終,在科場上以“學而優則仕”來證明自己。

身為身負希望的年輕人,自當充滿理想與鬥志,積極為國家做貢獻。在儒學思想中,有太多勵志且勸青年人上進的話,在此首推范仲淹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積極的悲觀主義思想,一度成為讀書人發奮救國的人生信條。

根據世衛組織所劃分的年齡階段,人在青春期乃至四十四歲這段時間,皆可稱之為“青年”。因此,在度過四十四歲生日之前,青年人應像朝陽一樣發憤圖強,以最飽滿的鬥志完成人生賦予的種種挑戰。

中國人為何講究“少年學儒、中年入道、晚年禮佛”?有一點太關鍵

其實、便是中年人入道教。當然,這裡的“入”未必指“皈依”,而是接受道教思想。雖說古有“四十不惑”的說法,但大多數中年人都有這樣的困惑:我這半輩子所做的一切究竟產生了哪些價值?我的畢生追求究竟是什麼?

年輕時難免會將物質作為提高幸福指數的資本,但人到中年以後,便會發現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不光是現代人,其實,古人亦有類似的困頓。曾國藩四十六歲那年回到故鄉守孝,正所謂人走茶涼,皇帝和滿朝文武的冷淡讓曾國藩覺得十分鬱悶,無法排解的他經常將這份鬱悶發洩在家人身上。

不過,沒過多久他便開始自我反思,回顧這半生自己操持的信條究竟是否恰當。最終,他以道家思想開示了自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一點,在曾國藩留下的書信中一覽無餘:“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顯然,曾國藩頓悟了,他明白自己之前的做法大錯特錯。

曾經的他鋒芒畢露,人至察則無徒,是以在今後的歲月裡,要學會以柔克剛。所以,從曾國藩的身上,我們或可學到人到中年“不惑”的方式,那就是參考道家或道教思想,更圓滑地考慮問題。除此之外,道家思想還教會人們如何淡泊名利,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

不論走過的路是順風順水還是驚濤駭浪,走完了半程的人總會有數不清的感悟。只有經歷了無知無畏的青蔥歲月,才明白平淡是真的道理。

中國人為何講究“少年學儒、中年入道、晚年禮佛”?有一點太關鍵

最後、就是老年人信佛教了。與上文中的觀點類似,這裡的“信”未必是“皈依”,而是借鑑佛教的精華思想處事。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上了“佛系人生”,以為自己能無喜無悲無慾無求,其實,這反倒是有害的,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

修習佛法靠的是悟性,也就是佛教思想中的“慧根”。這份悟性未必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生平經歷獲取的。小小的年紀自詡看破紅塵,殊不知這正應了“井底之蛙”的寓言,婆娑世界的苦難都還沒經歷過,哪來的感悟呢?

相比之下,老年人無疑最適合學佛的。因為,佛教思想能夠讓人“放下”,達到身心寧靜的效果。“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句話雖然是儒家的孔聖人提出的,但卻是在告誡老年人要拋卻慾望與得失。

依舊以曾國藩為例,他晚年亦開始接觸佛學思想,追求“花未全開月未圓”的境界。顯然,這在爭強好勝的青年人看來是無法理解的。正因為看淡了功利,曾國藩才會欣賞到存在缺陷的美才是最真實的美。

中國人為何講究“少年學儒、中年入道、晚年禮佛”?有一點太關鍵

可以說,正因他這份思想上的轉變,使得一生經歷了大風大浪的曾國藩有所頓悟,最終,得以善終。畢竟,我們所處的婆娑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缺憾的世界。圓滿的人生並不存在,能容得下這些缺陷才能看淡一切,靜心養心。

所以,學佛的老年人有一份超凡脫俗的灑脫,如閒庭信步般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參考資料:

【《儒釋道文化對中國影響》、《曾國藩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