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為抓手,為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打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也曾指出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脫貧攻堅工作中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要推動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人才是關鍵,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

教育扶貧牽住了脫貧致富的“牛鼻子”,抓實教育扶貧能夠為真正的擺脫貧困提供持久的思想保障。目前,我們黨和政府在項目扶貧、經濟幫扶、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脫貧攻堅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要進一步鞏固提升這些取得的成績,還得從人的思想意識、從教育狠狠抓起。

按照“兩不愁”、“三保障”指標,為貧困地區建學校、配老師,為學生補貼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營造優美的學習環境,但是仍有貧困孩子厭學輟學,學習成績總體仍不理想。例如一些小的民族聚居村,他們還保持著傳統自然的生活習慣和思想理念,父母沒有很好的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滿足於生活現狀,並不覺得讀書有多重要,或是忙於生計,沒有時間管孩子。家長不重視,家庭沒有追求目標,小孩的信念和目標難以樹立,單靠學校一方教育效果難以提高,這些孩子小升學到外地寄宿學習,又會因缺少家庭關愛、語言生活習慣不適應等問題產生厭學。在九年義務教育畢業後,本應該繼續讀高中或者職校的,一些家庭考慮就讀成本,不願送孩子繼續接受教育。

教育扶貧不單單靠學校,不單單隻靠孩子,為孩子“掌舵”的家長同等重要。把家長的教育也納入教育扶貧的範疇抓好抓實,督促貧困戶重視教育,是值得考慮和探索的。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在抓好學生教育的同時抓好父母的教育。一是調整獎勵幫扶機制,例如領取補助需要提供畢業證,綜合在讀期間考試成績、學校表現後給予獎學金,轉變學好學壞一視同仁的方式;二是把家庭學風納入鄉風文明建設,在評選“最美家庭”中設置“家庭學風獎”,做好獎勵兌現和宣傳,引導貧困戶向榜樣家庭學習;三是邀請社會教育工作者,為貧困群眾舉辦“家庭教育學”“心理學”等大課堂,把先進的教育理念灌輸給家庭,通過名師授課引導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四是完善村規民約,通過村規民約的制定,對不給孩子讀書、適齡孩子不讀書的家庭進行合理的懲戒。

教育抓不好“窮根”難斷斬,發起脫貧攻堅的總攻戰,需要探索和創新教育扶貧的手段,需要因地制宜建立教育激勵機制和幫扶機制,需要建立有效措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只有抓好了教育這一基礎,也才能為雲南長遠的跨越式發展奠定“根基”。

以教育為抓手,為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打基礎”

“彩雲杯”主題網評大賽(昆明地區)活動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