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为抓手,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也曾指出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攻坚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要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

教育扶贫牵住了脱贫致富的“牛鼻子”,抓实教育扶贫能够为真正的摆脱贫困提供持久的思想保障。目前,我们党和政府在项目扶贫、经济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脱贫攻坚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要进一步巩固提升这些取得的成绩,还得从人的思想意识、从教育狠狠抓起。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指标,为贫困地区建学校、配老师,为学生补贴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但是仍有贫困孩子厌学辍学,学习成绩总体仍不理想。例如一些小的民族聚居村,他们还保持着传统自然的生活习惯和思想理念,父母没有很好的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满足于生活现状,并不觉得读书有多重要,或是忙于生计,没有时间管孩子。家长不重视,家庭没有追求目标,小孩的信念和目标难以树立,单靠学校一方教育效果难以提高,这些孩子小升学到外地寄宿学习,又会因缺少家庭关爱、语言生活习惯不适应等问题产生厌学。在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本应该继续读高中或者职校的,一些家庭考虑就读成本,不愿送孩子继续接受教育。

教育扶贫不单单靠学校,不单单只靠孩子,为孩子“掌舵”的家长同等重要。把家长的教育也纳入教育扶贫的范畴抓好抓实,督促贫困户重视教育,是值得考虑和探索的。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抓好学生教育的同时抓好父母的教育。一是调整奖励帮扶机制,例如领取补助需要提供毕业证,综合在读期间考试成绩、学校表现后给予奖学金,转变学好学坏一视同仁的方式;二是把家庭学风纳入乡风文明建设,在评选“最美家庭”中设置“家庭学风奖”,做好奖励兑现和宣传,引导贫困户向榜样家庭学习;三是邀请社会教育工作者,为贫困群众举办“家庭教育学”“心理学”等大课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家庭,通过名师授课引导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四是完善村规民约,通过村规民约的制定,对不给孩子读书、适龄孩子不读书的家庭进行合理的惩戒。

教育抓不好“穷根”难断斩,发起脱贫攻坚的总攻战,需要探索和创新教育扶贫的手段,需要因地制宜建立教育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需要建立有效措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只有抓好了教育这一基础,也才能为云南长远的跨越式发展奠定“根基”。

以教育为抓手,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基础”

“彩云杯”主题网评大赛(昆明地区)活动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