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手機就摔壞”,開學老師的新規定,家長卻為難:這樣真有用?

朋友張楠特意從公司,請了2周的帶薪年假。

在閨蜜的慫恿下,她帶著自己8歲半的兒子,先是去歐洲轉了一圈,然後回國又去了雲南呆了好幾天。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此行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擴展一下視野,在上小學被補習班淹沒之前,好好玩一玩。但是,這一趟旅程回來之後,張楠卻反而陷入了鬱悶之中。

因為旅途的絕大部分過程中,她發現孩子總是在不停地玩手機。連給孩子拍的照片裡,孩子也總是一邊撰著手機,一邊“心不在焉”地假裝在看風景。

她感覺,自己的孩子已經快被手機這個“幽靈”,給控制住了。

“帶手機就摔壞”,開學老師的新規定,家長卻為難:這樣真有用?

01

如何讓孩子遠離手機,如今已經成為許多家長的心病。

像張楠這樣,懂得花大量時間陪伴孩子出去的,還算好的。由於現代生活的工作忙碌,很多家長給孩子配手機,甚至是“不得已而為之”。

一部分家長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城市大了,孩子上學的地方離家遠,由於城市交通原因,沒有及時地接送、回家也可能是常有的事,給孩子配個手機,也是為了能及時和孩子有個聯絡。

而還有的家長,則是本出於“學習”原因。讓孩子一天到晚奔波於各個補習班,家長累孩子也累,但是現在手機上有許多app和很好的網課,給孩子配上手機方便學習,是這一部分家長的考慮。

不過,事情經常事與願違。

手機裡過度精彩的信息,吸引了許多成年人的注意力時,也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還沒有形成“足夠自覺”的品行時,在缺乏家長的監管下,很容易就沉迷於“玩手機”之中。

“帶手機就摔壞”,開學老師的新規定,家長卻為難:這樣真有用?

02

前段時間開學,一位山西中學老師往家長群中發的一句話,引起了家長們十分熱烈的討論。起因是在校方新制定的“學生行為規範”中,明確表示了對“學生帶手機入校”行為的禁止。

而且在處理措施中,老師明白的表示,一經發現,對學生手機將會“立即摔壞或者拋入水桶”。

不少家表示對這一舉措表示支持,但也有不少家長質疑:這樣的措施,如何能規範執行?而群中更有部分家長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樣一味地堵,等到孩子離開外部的約束環境之後,進入社會、考上大學,他們遲早還是要接觸手機,那又該怎麼辦呢?

實話說,不少的家長,都已經沉迷手機不能自拔。

很多人,手機一沒有帶在身上,就會感到不安。絕大多數成年人,甚至都無法接受24小時沒有手機的生活。

“帶手機就摔壞”,開學老師的新規定,家長卻為難:這樣真有用?

03

在教育界中,關於手機的危害的爭論,其實也已經持續了多年。

不過絕大部分專家認為,現在的孩子沉迷於手機,不單單是手機中的內容,對孩子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是諸多的外部因素,把孩子推向了手機。

有的父母會因為忙的原因,甚至由於自己也要追劇、聊天,而採取了讓孩子用手機來打發時間的行為。一次兩次過後,孩子慢慢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就很難再走出手機的世界,和父母玩耍了。

包括很多成人手機不離身,雖然是工作、學習、聊天、支付等客觀需求的存在,這也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壞的榜樣。

而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中常常最重視孩子的教育環境,卻忽略孩子的教育本質,比如培養學習興趣、學習的快感本身。很多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而對手機遊戲常常比較有興趣。

因為孩子的一個天性是愛玩,另一個是追求勝利。

“帶手機就摔壞”,開學老師的新規定,家長卻為難:這樣真有用?

孩子總是在學習中遭遇挫折,在競爭中遭遇失敗,如何教導好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能夠做到更“有效”的學習,是值得我們家長警惕的。

引導孩子有正確的學習方向,學出興趣、幸福感,是來川學習方法認為,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們應該學會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