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手机就摔坏”,开学老师的新规定,家长却为难:这样真有用?

朋友张楠特意从公司,请了2周的带薪年假。

在闺蜜的怂恿下,她带着自己8岁半的儿子,先是去欧洲转了一圈,然后回国又去了云南呆了好几天。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行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扩展一下视野,在上小学被补习班淹没之前,好好玩一玩。但是,这一趟旅程回来之后,张楠却反而陷入了郁闷之中。

因为旅途的绝大部分过程中,她发现孩子总是在不停地玩手机。连给孩子拍的照片里,孩子也总是一边撰着手机,一边“心不在焉”地假装在看风景。

她感觉,自己的孩子已经快被手机这个“幽灵”,给控制住了。

“带手机就摔坏”,开学老师的新规定,家长却为难:这样真有用?

01

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心病。

像张楠这样,懂得花大量时间陪伴孩子出去的,还算好的。由于现代生活的工作忙碌,很多家长给孩子配手机,甚至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部分家长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城市大了,孩子上学的地方离家远,由于城市交通原因,没有及时地接送、回家也可能是常有的事,给孩子配个手机,也是为了能及时和孩子有个联络。

而还有的家长,则是本出于“学习”原因。让孩子一天到晚奔波于各个补习班,家长累孩子也累,但是现在手机上有许多app和很好的网课,给孩子配上手机方便学习,是这一部分家长的考虑。

不过,事情经常事与愿违。

手机里过度精彩的信息,吸引了许多成年人的注意力时,也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还没有形成“足够自觉”的品行时,在缺乏家长的监管下,很容易就沉迷于“玩手机”之中。

“带手机就摔坏”,开学老师的新规定,家长却为难:这样真有用?

02

前段时间开学,一位山西中学老师往家长群中发的一句话,引起了家长们十分热烈的讨论。起因是在校方新制定的“学生行为规范”中,明确表示了对“学生带手机入校”行为的禁止。

而且在处理措施中,老师明白的表示,一经发现,对学生手机将会“立即摔坏或者抛入水桶”。

不少家表示对这一举措表示支持,但也有不少家长质疑:这样的措施,如何能规范执行?而群中更有部分家长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一味地堵,等到孩子离开外部的约束环境之后,进入社会、考上大学,他们迟早还是要接触手机,那又该怎么办呢?

实话说,不少的家长,都已经沉迷手机不能自拔。

很多人,手机一没有带在身上,就会感到不安。绝大多数成年人,甚至都无法接受24小时没有手机的生活。

“带手机就摔坏”,开学老师的新规定,家长却为难:这样真有用?

03

在教育界中,关于手机的危害的争论,其实也已经持续了多年。

不过绝大部分专家认为,现在的孩子沉迷于手机,不单单是手机中的内容,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是诸多的外部因素,把孩子推向了手机。

有的父母会因为忙的原因,甚至由于自己也要追剧、聊天,而采取了让孩子用手机来打发时间的行为。一次两次过后,孩子慢慢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就很难再走出手机的世界,和父母玩耍了。

包括很多成人手机不离身,虽然是工作、学习、聊天、支付等客观需求的存在,这也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中常常最重视孩子的教育环境,却忽略孩子的教育本质,比如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的快感本身。很多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而对手机游戏常常比较有兴趣。

因为孩子的一个天性是爱玩,另一个是追求胜利。

“带手机就摔坏”,开学老师的新规定,家长却为难:这样真有用?

孩子总是在学习中遭遇挫折,在竞争中遭遇失败,如何教导好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做到更“有效”的学习,是值得我们家长警惕的。

引导孩子有正确的学习方向,学出兴趣、幸福感,是来川学习方法认为,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学会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