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洗手治百病?

每到流行性疾病传染的高峰期时,人们就会意识到“冼手”的重要性。

“洗手”这种看似再简单不过的操作,经医学研究证实,确实可以降低传染病的传播率。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尤其是在医院这种传染病的重灾区,效果更是明显。

但这个众所周知且理所当然的观念,在人类的医疗历史中,曾经被严重忽略和扭曲过。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最早提倡洗手,而且有明文规定要勤洗的是犹太民族。

比如起床要洗,饭前要洗,宗教仪式前要洗…….等等等等。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这种自我清洁的好习惯,让犹太人在黑死病横行的中世纪,成为了死亡较少的民族。

但可惜的是,好习惯让犹太人躲过了病魔的袭击,却没有逃脱被同类迫害的灾难。

“黑死病是犹太人蓄意制造的”,这种无稽之谈成为了很多犹太人被屠杀的借口。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我们再来看看医学的发展史。

也许是“洗手”这种行为太过简单,以至于我们在重要的医学典籍里都无法找到关于它的记录。

直到十二世纪,出生于西班牙的犹太医生迈蒙尼德(Maimonides)才指出,“洗干净手”是医生在治病救人前,绝对不能忘记的工作。

他在自己撰写的犹太律法书《米实拿》(Mishnah Torah)中,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说明,洗手的重要性。

迈蒙尼德认为:清洁自己的双手,是医生最重要的职业底线之一。

他写到:“我从骑乘的动物身上下来,我会洗手,再去看病人。”;“永远不要忘了,在接触病人后,一定要洗手。”。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之后七百年的医学史上再无提及。

直到十九世纪,维也纳一位医生因为尸检时不小心被刀子划伤,后因感染而死,才让微生物学尚未启蒙的医生们,逐渐重视对与手部的消毒。

当时的医学界还不知道细菌是何方神圣,都认为伤口感染的罪魁祸首是空气中某种看不见的物质,以至于医生们都在竭尽全力的防治伤口和空气接触。

现在我们知道,伤口保持干燥,有利于愈合。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1846年,匈牙利籍产科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工作于维也纳综合医院(Vienna General Hospital)的产科病房。

这间医院有第一和第二两个产科病房,主要差别是,第一产房由医生接生,第二产则有助产护士负责。

塞麦尔维斯发现反倒是医生负责病房产妇的死亡率较高,达到了10%,而助产护士负责的病房,这个比例只有3%。

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是医生没有护士专业?

其实是由于当时解剖病理学正在快速的发展,医生们在手术前都要先去太平间做尸体解剖研究。

塞麦尔维斯怀疑是由于尸体上的某种未知物质由医生的手传染给了产妇导致了死亡,但他苦于没有证据。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一年后,塞麦尔维斯休了个小假期。

回来上班后,他发现一位同事雅各布·科尔莱奇卡由于尸检时不小心划伤了自己,最终因感染而死亡。

塞麦尔维斯参与了这位同事的遗体解剖,发现他的伤口与很多死亡产妇的伤口类似。

这让他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医生尸检后,因为没有清洁自己的双手,将尸体上原本致命的病菌传染给了病人,并造成死亡。

同年5 月,塞麦尔维斯在自己的科室发布了一道严格的命令:所有医护人员在探视病人前,都必须仔细把手洗干净。病房使用氯化钙消毒。

自此后的两年间,两个病房的产妇死亡率,平稳维持在3%。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随后,塞麦尔维斯将这一发现通报给了维也纳医学会。

令他匪夷所思的是,他开始遭到很多无端的攻击,很多原先支持他的人都成了自己的敌人。

最糟糕的是,塞麦尔维斯被医院解雇了。

而一号病房的“洗手令”也随即被解除,死亡率重回10%。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产褥热的死因及其防治》

1861年塞麦尔维斯出版了自己的重要著作《产褥热的死因及其防治》。

由于内容充满了各种统计数字让读者很难直观理解,再加上他也并不是一个营销高手,他的书鲜有人问津。

为了倡导医护人员洗手,塞麦尔维斯不惜挑战当时的业界权威,但大V们甚至都懒的理他这只小屁。

极度的郁闷导致塞麦尔维斯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被关押在精神病院的他甚至遭到了看护人员的毒打。

1865年,他因为伤口感染,患上了败血症,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


前脚解刨尸体,后脚跑去手术,医生洗手不到200年的历史

直到1894 年,塞麦尔维斯的观念才逐渐被世人接受。

在布达佩斯,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成就,在市中心广场上制造了他的纪念雕像。

这距离他的“洗手”和重视消毒的理念,已过了将近五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