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境界·杂感

如果拿一个人每天烦恼的数目来划分境界,烦恼越少的人境界越高。当然,境界越高的人可能也是越能感到幸福的。

那我是什么境界呢?

啤酒是个好东西,不用多,一瓶下肚,从胃里上行,脑子一昏,很多烦心事似乎也不见了。


我是什么境界·杂感


我最大的毛病就是懒散随意,很难在一种工作上保持长久的热情。

心说没有真正喜欢的事!可我到底是了解自己的。对手上事情认识不深,还未感受其魅力、产生兴趣,便早早打了退堂鼓。

在狠狠打哈欠的时候,心里莫名的期待听到雨声。若窗外无雨,也要别处播放了听。


我是什么境界·杂感


听着雨声,入睡自然加快。醒来呢,再喝一大杯热水,一下子通体舒泰。要我给活着评选几大得意之时,这要占一个。

人得了解让自身,包括舒服的方式,自在的休息,合理的释放活力等等,那一旦美好心情变便宜了,像这样,一杯热的白开水就能让我回味半天。

我似乎不是一个活络的人,所谓活络是能呼朋唤友的去游戏、谈天。

一个人呆着也不别扭,如果长时间有累积的想法要倾诉,我就记到纸上。当然,能和人交流也是好的,锦上添花。

那为什么不多交流呢?除去那种喋喋不休的闲话,有节律的聊天谁不喜欢呢?

可这样的交流最好基于有相同爱好、新奇观点。然而,我的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天真的、抽象的、对文字、戏曲的自我陶醉,当倾诉这些,难有人理解。

若去勉强聊这些自己喜欢的,只怕惹人不快,临走了被贴上一个‘理想主义’的标签。

浮躁是一个好词,至少能准确描述大多数时候的我。

沉不下心去做事情,考虑太多得失和效率……其实,真回头去看哪有吃不上饭的艰难?

不过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只幻想美好的小孩子罢了。年轻人有浮躁气,多半是肩上的担子太轻,有很多精力去想些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吹些牛皮。

低头做事的人,一部分是被社会现实压低了头的,一些是自己懂得行胜于言的人,一些是由着内心指引去行动的,一些是纯粹好玩的心态,哪有做事不做事之分呢?不都是玩么?

浮躁,出生于未经实践的大道理,成长于外在优秀、平庸、成功、失败的所谓评判中,消解于无心而为的文化精神中。

有些东西能被反复的玩味。

像我听《空城计》唱段大概有三年,那字字气息之间的连贯和承接,只觉得如流水一般。


我是什么境界·杂感


我在哼唱之余,不时揣摩戏中人的心情、感受文字的韵律以及调整自身的气息,当三者合而为一,便真如所谓神灵附体,诸葛亮的从容自信借由自己的口中发出。片刻之间,仿佛我也能知晓天机,决胜千里。

倘若遇到爱戏之人,大概有种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小心思,如此美好的东西自是有缘者得之。

有时幻想,我若是一只野生老虎,可能早饿死了。总念想若有来世就做棵树,至少在吃食上不用奔波。

说来老虎不捕猎也懒散,找个地方一打盹就是半天。可一旦肚子扁了,他那几乎百发百中的求生技艺真让我叹为观止。


我是什么境界·杂感


我生而为人,也要为吃食奔波。如何懒散的本领同样一流,缺少的只是老虎那马上变现的谋生能力。

活下来,你懒散的时光才能变着花样儿的玩。

一些人特别中意写如何吃饭、如何做饭的书,我就琢磨,吃可能是件有趣儿的事。


我是什么境界·杂感


某次吃过的美味,能让你几十年里,念念不忘。甚至于每次想起,都念叨着什么时候再尝一次。舌尖的陶醉和当时的快乐写在心里,每次再吃,那美妙感受似乎又添加了些新篇幅。

一盘菜,几个人,一段故事,你品品,不单单有香味,还有人情味儿嘞!

我也有件喜欢的事。有人说,如果你想表达一种感受,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合适的词,它既准确,又优雅。在找寻那个词的过程中,我心里既有着创作的激动,又有接近真相的兴奋。

倘若能传神地去表达那无法琢磨的内心,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呀!


#心晴计划##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