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麼境界·雜感

如果拿一個人每天煩惱的數目來劃分境界,煩惱越少的人境界越高。當然,境界越高的人可能也是越能感到幸福的。

那我是什麼境界呢?

啤酒是個好東西,不用多,一瓶下肚,從胃裡上行,腦子一昏,很多煩心事似乎也不見了。


我是什麼境界·雜感


我最大的毛病就是懶散隨意,很難在一種工作上保持長久的熱情。

心說沒有真正喜歡的事!可我到底是瞭解自己的。對手上事情認識不深,還未感受其魅力、產生興趣,便早早打了退堂鼓。

在狠狠打哈欠的時候,心裡莫名的期待聽到雨聲。若窗外無雨,也要別處播放了聽。


我是什麼境界·雜感


聽著雨聲,入睡自然加快。醒來呢,再喝一大杯熱水,一下子通體舒泰。要我給活著評選幾大得意之時,這要佔一個。

人得了解讓自身,包括舒服的方式,自在的休息,合理的釋放活力等等,那一旦美好心情變便宜了,像這樣,一杯熱的白開水就能讓我回味半天。

我似乎不是一個活絡的人,所謂活絡是能呼朋喚友的去遊戲、談天。

一個人待著也不彆扭,如果長時間有累積的想法要傾訴,我就記到紙上。當然,能和人交流也是好的,錦上添花。

那為什麼不多交流呢?除去那種喋喋不休的閒話,有節律的聊天誰不喜歡呢?

可這樣的交流最好基於有相同愛好、新奇觀點。然而,我的許多想法和感受是天真的、抽象的、對文字、戲曲的自我陶醉,當傾訴這些,難有人理解。

若去勉強聊這些自己喜歡的,只怕惹人不快,臨走了被貼上一個‘理想主義’的標籤。

浮躁是一個好詞,至少能準確描述大多數時候的我。

沉不下心去做事情,考慮太多得失和效率……其實,真回頭去看哪有吃不上飯的艱難?

不過是做事三分鐘熱度,只幻想美好的小孩子罷了。年輕人有浮躁氣,多半是肩上的擔子太輕,有很多精力去想些不切實際的空頭支票、吹些牛皮。

低頭做事的人,一部分是被社會現實壓低了頭的,一些是自己懂得行勝於言的人,一些是由著內心指引去行動的,一些是純粹好玩的心態,哪有做事不做事之分呢?不都是玩麼?

浮躁,出生於未經實踐的大道理,成長於外在優秀、平庸、成功、失敗的所謂評判中,消解於無心而為的文化精神中。

有些東西能被反覆的玩味。

像我聽《空城計》唱段大概有三年,那字字氣息之間的連貫和承接,只覺得如流水一般。


我是什麼境界·雜感


我在哼唱之餘,不時揣摩戲中人的心情、感受文字的韻律以及調整自身的氣息,當三者合而為一,便真如所謂神靈附體,諸葛亮的從容自信藉由自己的口中發出。片刻之間,彷彿我也能知曉天機,決勝千里。

倘若遇到愛戲之人,大概有種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小心思,如此美好的東西自是有緣者得之。

有時幻想,我若是一隻野生老虎,可能早餓死了。總念想若有來世就做棵樹,至少在吃食上不用奔波。

說來老虎不捕獵也懶散,找個地方一打盹就是半天。可一旦肚子扁了,他那幾乎百發百中的求生技藝真讓我歎為觀止。


我是什麼境界·雜感


我生而為人,也要為吃食奔波。如何懶散的本領同樣一流,缺少的只是老虎那馬上變現的謀生能力。

活下來,你懶散的時光才能變著花樣兒的玩。

一些人特別中意寫如何吃飯、如何做飯的書,我就琢磨,吃可能是件有趣兒的事。


我是什麼境界·雜感


某次吃過的美味,能讓你幾十年裡,念念不忘。甚至於每次想起,都念叨著什麼時候再嘗一次。舌尖的陶醉和當時的快樂寫在心裡,每次再吃,那美妙感受似乎又添加了些新篇幅。

一盤菜,幾個人,一段故事,你品品,不單單有香味,還有人情味兒嘞!

我也有件喜歡的事。有人說,如果你想表達一種感受,那麼必然存在一個最合適的詞,它既準確,又優雅。在找尋那個詞的過程中,我心裡既有著創作的激動,又有接近真相的興奮。

倘若能傳神地去表達那無法琢磨的內心,該是一件多麼令人欣喜的事呀!


#心晴計劃##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