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顾着看书,媳妇着急得找婆婆告状

在原著《白鹿原》里,白孝文的媳妇,其实作者陈忠实对她的描写非常多,她是白孝文的第一个女人,新婚之夜,年纪还小的白孝文,不懂床榻之事,只顾着认真看书,不理她。媳妇着急地找婆婆告状。婆婆开导她,你比他大3岁,应该带着他。媳妇只好硬着头皮做了“启蒙老师”,对白孝文进行了一场关于男女之事的启蒙教育之后,白孝文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白孝文和田小娥厮混在一起,作为原配妻子的她,独守空房。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顾着看书,媳妇着急得找婆婆告状

但是令人诧异的是,作者竟然没有给她起一个名字,甚至连姓氏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这很有可能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暗示,传统女性在那个旧时代,没名没份,只能依附在男人身上,卑微得像荒野的无名小草。小说正是通过这样的巧妙设置,讽刺和批判了那个旧时代对女性的压迫和冷漠。

孝文媳妇的出场是这样的:

族长白嘉轩亲自找媒人,给白孝文说媒,最后谈了一个比白孝文大3岁的女子,她端庄贤惠,挺拔的胸脯,圆翘翘的屁股,这身材从农村人的认知来看,很适合“生养”。

因为是头一桩婚事,白孝文家里特意杀了一头猪办酒席,白鹿原上的村民们大餐一顿之后,大半个月,都还在回味无穷地夸这场婚礼的丰盛。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顾着看书,媳妇着急得找婆婆告状

因为白孝文在成亲之前,从未接触过妈妈之外的其他女人,所以他在新婚当晚,自然也是对女人一无所知。

他依然遵守着父亲“耕读传家”的教诲,在洞房夜安安静静地看书。

孝文媳妇毕竟比孝文要大三岁,而且出嫁前得过母亲的“传授”和叮嘱,所以她知道要怎么做。孝文媳妇在一旁暖好被窝,把一对绣着鸳鸯的陪嫁枕头摆在床中间,盘腿坐在炕上,对孝文说,今天劳累了一天了,我们先睡下吧。孝文听到后回答说,你先睡吧,我看看书。媳妇只好自己先睡下。

连着三晚都是这样,直到第四晚,媳妇哭哭啼啼地问孝文,你是不是要休掉我?孝文很惊讶地说,我刚把你娶进门,怎么会休你呢?媳妇又问,那你娶我做什么呢?孝文爽快地说,当然是纺线织布做饭要娃啊。孝文媳妇脸一红,羞涩缠绵地说,既然是要娃,那你要配合我……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顾着看书,媳妇着急得找婆婆告状

就这样做,在第四晚,经过媳妇的引导,孝文终于明白了男女之事是如此奇妙。后来每晚回来,白孝文就把看书的事情扔到了脑后,直接往被窝里钻。

在孝文媳妇出场的那几章里,应该是她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光了,虽然她的丈夫白孝文懵懂无知,但是心里还只有她一个人,白孝文勤奋读书,努力干活的背影,让媳妇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如果一直这么平平淡淡,那就是小两口男耕女织的温馨生活了。

然而,《白鹿原》偏偏要撕开这层美好的薄纱,把内在的肮脏,赤裸裸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在那个旧时代,女人想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简直比登天还难。孝文媳妇的噩梦,是从田小娥出现开始的。有一天,田小娥牵着白孝文,走入了那令人唾弃又好奇的窑洞。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顾着看书,媳妇着急得找婆婆告状

田小娥,是出现在白孝文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风情万种但又看起来楚楚可怜的田小娥,一下子让白孝文拜倒在了石榴裙下。见了田小娥,白孝文觉得自己的媳妇突然不好看了,三天两头就想着往田小娥的窑洞里钻。可笑的是,白孝文想着还行,但一脱下衣服跟田小娥挨在一起,就又突然不行了,试了很多次都是这样。所以白孝文刚开始,并没有和田小娥发生实质性的关系。不过白孝文毕竟去田小娥的窑洞里太多次了,被很多村民撞见,有好事之徒把状告到了族长白嘉轩那里。

白嘉轩为了家族的脸面,对白孝文进行了狠狠的惩罚,用刺刷鞭打示众,然后又马上进行分家,跟白孝文脱离关系。

嫁鸡随鸡,分家之后,孝文的媳妇自然就跟着白孝文了。白家毕竟家境殷实,白孝文也分得了不少田地和房产。如果白孝文能够改过自新,和媳妇一起过日子,往后的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顾着看书,媳妇着急得找婆婆告状

但形势却对孝文媳妇十分不利,因为白孝文分家之后,彻底把脸面丢开了,每天只知道往田小娥的窑洞里去,还跟田小娥染上了抽土的毛病,完全不管媳妇的死活。

那一年,白鹿原上闹饥荒,白孝文不断变卖家产和田地给鹿子霖,换来一点钱去跟田小娥厮混,却从来没有给家里买一点米。最后,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几乎被白孝文卖光,只剩下一张床。

孝文媳妇看着空荡荡的房子,摸着饥肠辘辘肚子,拖着饿了七八天身子,怀着对白孝文和田小娥的恨意,爬到了门口,然后永远地倒下了。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顾着看书,媳妇着急得找婆婆告状

可以说,孝文媳妇是被白孝文硬生生逼死的。但是这可怜的媳妇,她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她生命的逝去而结束。她毕竟是白家的媳妇,白嘉轩组织了一场丧礼,叫了她娘家的人来奔丧,没想到,娘家早已对这个嫁出去的女儿人情冷落,只派了个小弟弟过来走个过场,这个弟弟装模作样地哭了几下,就开心地奔向了饭桌,在那个饥荒年代,好像饱餐一顿远比人命更重要。

孝文媳妇在白家结束了自己凄苦无依的一生。见异思迁的丈夫,依靠不了的婆家,回不去的娘家,奠定了孝文媳妇这个旧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顾着看书,媳妇着急得找婆婆告状

孝文媳妇无法抗争,也没有出路,所以《白鹿原》干脆连姓氏都不给她提及,这不就是暗示了在那个旧时代,很多女性就像尘埃一样,没有姓名也没有人注意,她们沦为封建男权的附属品,从来没有机会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所以无名无姓。

从另一角度来看,田小娥比孝文媳妇要幸运得多,虽然她最后也死于非命,但是她活出了自己的个性,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现代社会的眼光来看,孝文媳妇可以说是一名优秀的妻子,她贤惠端庄,也有女人的魅力,可惜生不逢时,错生在了那个旧时代,一朵鲜花只能默默在风中枯萎,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