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顧著看書,媳婦著急得找婆婆告狀

在原著《白鹿原》裡,白孝文的媳婦,其實作者陳忠實對她的描寫非常多,她是白孝文的第一個女人,新婚之夜,年紀還小的白孝文,不懂床榻之事,只顧著認真看書,不理她。媳婦著急地找婆婆告狀。婆婆開導她,你比他大3歲,應該帶著他。媳婦只好硬著頭皮做了“啟蒙老師”,對白孝文進行了一場關於男女之事的啟蒙教育之後,白孝文又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後來白孝文和田小娥廝混在一起,作為原配妻子的她,獨守空房。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顧著看書,媳婦著急得找婆婆告狀

但是令人詫異的是,作者竟然沒有給她起一個名字,甚至連姓氏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這很有可能是有意為之,目的就是為了暗示,傳統女性在那個舊時代,沒名沒份,只能依附在男人身上,卑微得像荒野的無名小草。小說正是通過這樣的巧妙設置,諷刺和批判了那個舊時代對女性的壓迫和冷漠。

孝文媳婦的出場是這樣的:

族長白嘉軒親自找媒人,給白孝文說媒,最後談了一個比白孝文大3歲的女子,她端莊賢惠,挺拔的胸脯,圓翹翹的屁股,這身材從農村人的認知來看,很適合“生養”。

因為是頭一樁婚事,白孝文家裡特意殺了一頭豬辦酒席,白鹿原上的村民們大餐一頓之後,大半個月,都還在回味無窮地誇這場婚禮的豐盛。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顧著看書,媳婦著急得找婆婆告狀

因為白孝文在成親之前,從未接觸過媽媽之外的其他女人,所以他在新婚當晚,自然也是對女人一無所知。

他依然遵守著父親“耕讀傳家”的教誨,在洞房夜安安靜靜地看書。

孝文媳婦畢竟比孝文要大三歲,而且出嫁前得過母親的“傳授”和叮囑,所以她知道要怎麼做。孝文媳婦在一旁暖好被窩,把一對繡著鴛鴦的陪嫁枕頭擺在床中間,盤腿坐在炕上,對孝文說,今天勞累了一天了,我們先睡下吧。孝文聽到後回答說,你先睡吧,我看看書。媳婦只好自己先睡下。

連著三晚都是這樣,直到第四晚,媳婦哭哭啼啼地問孝文,你是不是要休掉我?孝文很驚訝地說,我剛把你娶進門,怎麼會休你呢?媳婦又問,那你娶我做什麼呢?孝文爽快地說,當然是紡線織布做飯要娃啊。孝文媳婦臉一紅,羞澀纏綿地說,既然是要娃,那你要配合我……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顧著看書,媳婦著急得找婆婆告狀

就這樣做,在第四晚,經過媳婦的引導,孝文終於明白了男女之事是如此奇妙。後來每晚回來,白孝文就把看書的事情扔到了腦後,直接往被窩裡鑽。

在孝文媳婦出場的那幾章裡,應該是她一輩子最幸福的時光了,雖然她的丈夫白孝文懵懂無知,但是心裡還只有她一個人,白孝文勤奮讀書,努力幹活的背影,讓媳婦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如果一直這麼平平淡淡,那就是小兩口男耕女織的溫馨生活了。

然而,《白鹿原》偏偏要撕開這層美好的薄紗,把內在的骯髒,赤裸裸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在那個舊時代,女人想過上歲月靜好的日子,簡直比登天還難。孝文媳婦的噩夢,是從田小娥出現開始的。有一天,田小娥牽著白孝文,走入了那令人唾棄又好奇的窯洞。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顧著看書,媳婦著急得找婆婆告狀

田小娥,是出現在白孝文生命中的第二個女人。風情萬種但又看起來楚楚可憐的田小娥,一下子讓白孝文拜倒在了石榴裙下。見了田小娥,白孝文覺得自己的媳婦突然不好看了,三天兩頭就想著往田小娥的窯洞裡鑽。可笑的是,白孝文想著還行,但一脫下衣服跟田小娥挨在一起,就又突然不行了,試了很多次都是這樣。所以白孝文剛開始,並沒有和田小娥發生實質性的關係。不過白孝文畢竟去田小娥的窯洞裡太多次了,被很多村民撞見,有好事之徒把狀告到了族長白嘉軒那裡。

白嘉軒為了家族的臉面,對白孝文進行了狠狠的懲罰,用刺刷鞭打示眾,然後又馬上進行分家,跟白孝文脫離關係。

嫁雞隨雞,分家之後,孝文的媳婦自然就跟著白孝文了。白家畢竟家境殷實,白孝文也分得了不少田地和房產。如果白孝文能夠改過自新,和媳婦一起過日子,往後的日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顧著看書,媳婦著急得找婆婆告狀

但形勢卻對孝文媳婦十分不利,因為白孝文分家之後,徹底把臉面丟開了,每天只知道往田小娥的窯洞裡去,還跟田小娥染上了抽土的毛病,完全不管媳婦的死活。

那一年,白鹿原上鬧饑荒,白孝文不斷變賣家產和田地給鹿子霖,換來一點錢去跟田小娥廝混,卻從來沒有給家裡買一點米。最後,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幾乎被白孝文賣光,只剩下一張床。

孝文媳婦看著空蕩蕩的房子,摸著飢腸轆轆肚子,拖著餓了七八天身子,懷著對白孝文和田小娥的恨意,爬到了門口,然後永遠地倒下了。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顧著看書,媳婦著急得找婆婆告狀

可以說,孝文媳婦是被白孝文硬生生逼死的。但是這可憐的媳婦,她的悲劇並沒有隨著她生命的逝去而結束。她畢竟是白家的媳婦,白嘉軒組織了一場喪禮,叫了她孃家的人來奔喪,沒想到,孃家早已對這個嫁出去的女兒人情冷落,只派了個小弟弟過來走個過場,這個弟弟裝模作樣地哭了幾下,就開心地奔向了飯桌,在那個饑荒年代,好像飽餐一頓遠比人命更重要。

孝文媳婦在白家結束了自己悽苦無依的一生。見異思遷的丈夫,依靠不了的婆家,回不去的孃家,奠定了孝文媳婦這個舊時代女性的悲劇命運。

白鹿原:新婚夜丈夫白孝文只顧著看書,媳婦著急得找婆婆告狀

孝文媳婦無法抗爭,也沒有出路,所以《白鹿原》乾脆連姓氏都不給她提及,這不就是暗示了在那個舊時代,很多女性就像塵埃一樣,沒有姓名也沒有人注意,她們淪為封建男權的附屬品,從來沒有機會能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所以無名無姓。

從另一角度來看,田小娥比孝文媳婦要幸運得多,雖然她最後也死於非命,但是她活出了自己的個性,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從現代社會的眼光來看,孝文媳婦可以說是一名優秀的妻子,她賢惠端莊,也有女人的魅力,可惜生不逢時,錯生在了那個舊時代,一朵鮮花只能默默在風中枯萎,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