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原》: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故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魂牵梦绕。

以《白鹿原》成名的陈忠实先生同样也有一片故土,故土承载了了儿时的快乐,求学的艰辛,高考的失利,人生的起起伏伏,他的这边故土便是白鹿原。

《儿时的原》: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陈忠实

小说中的白鹿原讲述的白鹿两家祖孙三代的争斗,表现出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儿时的原》: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影视剧《白鹿原》剧照

主人公白嘉轩一生娶了七个妻子,最后一个陪伴他终生,并且还育有三儿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白家人中规中矩,但是他的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却是一个不安守分的一个人。黑娃长大后外出务工,认识了东家的女人田小娥,并且将之带回家中。但是受到族中人排斥,不得已黑娃带着田小娥住在村外的破窑洞中。黑娃投奔了革命军,又成为土匪,在一次抢劫中指使手下打断白嘉轩的腰。

黑娃的父亲,以田小娥为耻,将其杀死,白孝文吸食鸦片,为吸食鸦片,变卖房产,外出务工,后来重新振作,终有一番作为,百灵加入共产党,在肃反运动中,怀有身孕,让人活埋。

走出小说的白鹿原,我们来到现实中的原上。从这本《儿时的原》中,我们可以窥见少时的陈忠实是怎样面对生活的艰辛,怎样坚持心中作家的梦想。

《儿时的原》: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书籍《儿时的原》

这本书讲述了陈忠实儿时的故土,求学的艰辛,以及写作道路的故事。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活生生的陈忠实,看到命运起伏跌宕的陈忠实。

从七八岁时候起,陈忠实已经开始自爱田地里干活,那个时候,同其他孩子一样,陈忠实每天割草饲喂家里的牛羊。到了夏天,顶着火热的太阳,前往田地里搂麦穗。

望着田地大片的麦穗,心里一直盘算还有多少。毒辣辣的太阳,搂不完的麦穗,成为了陈忠实难忘的回忆,即使在晚年回忆起楼麦穗的经历,陈忠实先生依然感到“心有余悸”。

如果说搂麦穗是一种伤痛的话,上学的艰辛让这种伤痛显得微不足道。

记得参加初中考试的时候,班主任带着他们班里二十几个同学前往镇子上考试,刚兴致冲中走上几里路,脚跟变磨破了血,脱下鞋子一看,才发现,原来鞋底早就磨透了,每向前走一步,路上的石子钻心痛。本想大声哭泣,但是内心的自尊心,让他强忍住泪水。为了能够继续向前走路,把擦脸的布巾,树上的叶子,书本放在鞋子里,但是毫无用处。

望着前行的路,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候,突然一声火车汽笛打破了沉闷的思绪,一个与自己一般大的孩子把手伸出火车窗外,尽情的享受着飞快的世界,让陈忠实为之一振,自己的努力不正是如此吗,不正是为了改变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吗,人的一生不正是要不断地经历痛苦,才能实现梦想吗。

《儿时的原》:这道原,那道原,造就出一位白鹿原的孩子

正是这样的经历,让陈忠实以后人生中,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不再轻易流泪,敢于直面惨淡的让人生。

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在苦难中我们才会遇到天使。

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实在供不起两个孩子,迫不得已决定让陈忠实休学回家一年。自提出申请时候,陈忠实内心着实忐忑不安,小小年纪,已经懂得贫穷虽给予的自卑的滋味。

班主任面对休学的申请,勉强劝诫了几句,但是深知一个家庭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迫不得已,经过再三思考,决定同意。陈忠实拿着老师们签的字,前往教务处,找到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申请开一张休学申请书。

看到陈忠实的申请书,女老师有些惊讶,一个始终在班级前三名的孩子,居然要休学一年。问及缘由,方知家庭贫困所致,父亲供养两个初中生颇为艰难,只待哥哥上完初中,报考师范学院,家庭便会宽松许多,此时继续前来上学。听完陈忠实的叙述,女老师心里颇为不舍,眼睛竟然湿润起来。

看着老师湿润的眼睛,陈忠实这样写到:

我看着那双磁浮着忧郁气色的眼睛,忽然想到姐姐的眼神。这种眼神足以使任何痛苦折磨的心平静下来,足以使任何被痛苦的折磨得心力交瘁的灵魂得到抚慰,足以使沉静地忍受着痛苦和劫难而不至于沉沦。

离开之际,女老师亲自把陈忠实送出校门,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弄丢了休学证书,明年一定要来继续上学,明年务必还是来找他。看着这位素未平生的老师,陈忠实心里感动一塌糊涂,以至于在以后的生涯中,面对写作的寂寞,高考的失利,命运的起伏跌宕,依然能偶坦然面对,内心不断感谢当年这位关心自己的老师。

过了一年,陈忠实继续上学读书,待到他这一届,由于国家贫困,大学录取人数大大减少,四个班级考上大学不到十人,而他上一届录取率居然达到百分之五十。

陈忠实曾经埋怨过父亲,倘若当年如果正常上学,可能自己人生的命运将要被改写,可是想起那位素未平生的女老师,陈忠实相信一切还有改变的可能。

高考失利之后,陈忠实前往一所学校教学,老师的职业生涯让他对于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生命有了新的感悟,从当老师的那一刻起,才发现一个老师对于一名学生影响是多么重要。老师所传授的人生哲理,足以能够改变数千万的人。

为了方面写作,陈忠实主要前往图书馆上班。在馆所里,有了更多时间写作、思考,有了更多的精力同命运再一次抗争。

他的艰辛,他对宿命的不甘,他心中的作家梦,在成长道路中遭遇的挫折,收获的感动,造就了这个后来写出《白鹿原》的孩子。

陈忠实先生是不平凡的,因为他写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他又是及其平凡的一位,因为在那个时候,在那个物质极其贫乏年代,每个人都在努力,都在努力同命运做斗争,每个人都是《白鹿原》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