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134”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西固城街道黨工委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緊扣融合共治提品質,積極探索構建“134”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

第一,圍繞黨建引領這條主線,構建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四梁八柱”。

堅持把構築全域化“黨建紅色聯盟”作為推動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的探路之舉,在總結運行“大工委”制、“兼職委員”制、“大黨委”制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打造以街道黨工委核心引領,社區、企事業單位黨群服務中心統籌支撐,轄區各類黨組織同頻共振,全域覆蓋網格快速響應的全域化黨建“朋友圈”。從組織共建、資源共享、社區共治、機制銜接、功能優化五個方面著手,搭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架構,推動轄區各黨組織融合互通,逐步實現了從“單打獨鬥”到“聯動作戰”,從“條塊分割”到“區域一體”,從“自我封閉”到“開放融合”的轉變,基層黨建工作由“獨角戲”轉變為“大合唱”。“黨建紅色聯盟”已吸納區教育局、蘭州六中、預備役一團、潤滑油研發中心、蘭州銀行西固支行等40家黨政軍企事業單位加入,街道社區共簽訂共建協議書84份。健全完善了聯席會議機制,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共商社區事務,推動“聯盟共建項目”雙向認領,落實“承建口袋公園、文明停車大整治、聯盟助力獻愛心、靚麗家園齊動手”等共建項目60餘個,有效破解了社區資源不足、服務力量薄弱等問題。

第二,突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共築共建共融三項重點,激活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末梢神經”。

一是網格化管理延觸角,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優化街道四級網格組織架構,整合黨建、綜治各類網格,明確網格設置、網格職責、網格信息平臺和服務事項,初步實現“多網合一”。建立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9個,三級網格34個,四級網格109個,將生活工作在網格內的社區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等全部“網”進黨組織管理,把生活困難人群、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納入重點服務對象範圍,推動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建立健全網格化防控體系,織密“街道-社區-樓院”三張網,對小區樓院實行拉網式排查,發佈倡議書、志願者招募令568份,設立“三不管”樓院黨員先鋒志願勸返崗75個,對小區進出人員、車輛一律實行“一測、二驗、三詢”措施,累計出動勸返工作人員7856人次,勸返輸入人員15.5萬餘人次,勸返輸出人員10.25萬人次,實現了防疫防控“入網入格入家庭”,守護了轄區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是精細化服務破難題,提升居民群眾幸福指數。調動街道轄區內執法、消防、公安等部門下沉力量,合理規劃編入社區網格,助力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管理、綜治維穩等重點難點工作。組織赴白銀市觀摩借鑑優秀經驗,積極排摸採集基本信息,聯繫省煤炭設計研究院開展可研製作,全年共有38個樓院48棟樓納入改造範圍,目前七個標段隱蔽工程已全部竣工,外圍工程在街道、社區及監理的審查監督下安全有序進行施工。全年聯合多方力量加固鐵路沿線商鋪房頂11間,拆除鐵路邊彩鋼房等私搭亂建20餘處;重新鋪設情人街、原108市場等破損路面14處,劃定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點814處,安裝配備路燈200餘個。聯合公安機關、街道行業站所排查化解傢俱五廠經適房天然氣供應、明珠工地施工導致周邊小區房屋受損、金華苑小區樓體下沉、食品廠家屬院住戶與自來水廠收繳水費糾紛等各類矛盾糾紛69起。

三是共駐共建共支撐,拓寬多元協作新局面。依託“黨建紅色聯盟”對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物業公司等不同類型黨組織進行全域化統籌,推進優勢資源多向互補流動,通過資源共享帶動組織共建實現發展共促。建立動態管理、督促檢查、跟蹤問效等聯動督促落實機制,制定了社區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責任清單、問題清單和任務清單,構建黨建責任閉環,形成“雙向互動”態勢,促使轄區各級各類黨組織融入城市治理“大家庭”。同時,堅持問題導向補齊社區治理短板,依託“清水家園”“小蜜蜂”“紅色驛站”等黨建品牌,定期聯動開展為民服務、文化服務等活動,確保民生服務高質量推進。中路北社區藉助新陣地和“天貓精靈”語音智能優勢,為一安公司離退休黨支部提供學習場地並指導老黨員學習黨的最新理論知識;針對蘭棉廠家屬院、一安中路小區等老舊小區環境衛生老大難問題,協調蘭棉廠物業、蘭高閥物業共同開展大整治,受到廣大居民群眾一致好評。防疫工作當中,街道轄區愛心企業、機關團體積極響應號召,及時伸出援手捐資捐物共113批價值約9.37萬元,街道成立了包抓社區幫扶小組有序推動復產復工,實行“一對一、點對點”幫扶,主要領導定期帶隊走訪轄區企事業單位,詳細解讀經濟政策,協調解決企業復產復工困難問題。

第三,積極推進四治融合,實現黨建引領市域社會治理“聚合效應”。

一是居民“自治”凝人心。創新運行“居民議事會”共商共議服務治理模式,將城市管理、綜治維穩、精神文明建設等居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納入居民議事平臺,通過“收集意見、確認議題、制定方案、發佈公告、組織協商、結果運用、反饋公示”七步議事法,協商討論社區治理事項,凝心聚力辦好了小區自治管理、環境衛生整治等一系列群眾家門口的事。合水中路、清水橋、玉門街南社區依託議事會平臺化解矛盾糾紛32起,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3起,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和對社區工作的認同感不斷增強。清水橋社區依託“巾幗家美積分超市”設置特殊積分,通過“積分”兌換方式激勵轄區居民群眾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有效促進志願服務參與社區治理,形成社區居民主動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二是強化“法治”揚正道。“關鍵少數”有措施。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學法制度,利用中心組學習、社區例會、幹部大會開展集體學法、法制講座,不斷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今年共開展年度學習31次,專業法律培訓21期。“娃娃普法”有主題。堅持把青少年作為法治教育重點群體,聯合轄區學校積極創建依法治校示範校園,採取“定時定講”“隨時隨講”雙項舉措深入轄區蘭州市六十四中、蘭州六中、合水路小學、玉門街小學進行宣講,印發宣傳彩頁、摺頁3000餘冊。“居民群眾”有依靠。通過宣傳欄巡展、懸掛掛圖條幅、播放錄音、張貼標語、現場諮詢解答等形式開展“送法下社”活動,強化對《憲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組織志願者深入到商業服務門店、樓棟院落、在建工地,面對面、點對點宣傳法律法規。今年共開展普法宣傳活動40餘場,提供法律諮詢服務200人次。“法律顧問”強保障。落實街道法律顧問和“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配備街道專職律師1名,對大額項目、涉及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等重大決策進行科學論證、提供法律意見,規避街道法律風險。9個社區均配備1名社區法律顧問,常態化提供老舊樓院改造、徵地拆遷、調處矛盾糾紛等法律諮詢指導,實現了轄區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

三是完善“德治”育新風。按照區域相近、規模適宜、力量多元的原則,將轄區社會組織、社會團隊和志願服務隊力量統一編入街道社區志願服務大隊,結合食品安全示範區創建、禁毒示範城市創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工作開展常態化群眾性家庭文明創建活動,廣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普及,發揮家庭養老、教化等傳統社會功能。今年共推薦“各類好人、道德模範”3人次,省級“最美家庭”1戶,蘭州好人1人,申報“西固好人”2人,“文明家庭”3戶,“最美家庭”2戶,最美母親2人,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

四是推進“智治”提效能。對接完善智能信息平臺。明確專人負責落實“平安甘肅”、命案預警預測預防智能系統平臺,及時關注平臺預警信息,認真做好信息採集、錄入、報送及辦結,確保信息化平臺實戰化運行。對黃色、橙色、紅色預警信息綜合研判,做好轄區社會治安實時感知、跟進監測、及時預警、聯動處置,真正發揮大數據、智能化在基層社會治理的支撐作用。著力構建“六網一體化”防控佈局。拓展“雪亮工程”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度融合,打造信息圖像視頻交換共享平臺,在西固人家、眾邦康城等11個小區開展智慧安防小區試點推廣,強化公共安全視頻信息資源建設聯網應用,以信息化助力互聯互通。探索運行“社區+”線上信息分析平臺。玉門街北通過“社區+”APP及時發佈社區公告信息,居民隨時隨地打開手機APP瞭解社區動態,實時上傳房屋綁定、個人基礎信息錄入、在線報修、社區報事、發佈租賃信息等訴求,社區將每日收集的基礎信息分門別類上傳至數字管理平臺分析研判,實現了快速反饋、隨時掌握、迅速辦理“一網格通辦”。目前已開展代辦醫保、居民供暖、房屋租賃供需對接等服務80餘次,化解矛盾糾紛12起。試點建立“網格點單微信群”。西固中路北社區對接轄區超市、蔬菜售賣點開出線上商店,引導轄區居民線上加入。疫情期間,社區居民利用微信群線上“點菜”,商戶線上接單,按要求“配菜”。“網格微信群”讓疫情政策推送、辦事指南告知、居民建議發送、鄰里信息共享有了平臺,社區服務逐步走向“智能化”“細微化”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