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史官|總統首相不行了,誰來接到幹?

當地時間4月6日晚,在確診新冠肺炎10天后,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由於病情惡化被移至聖托馬斯醫院重症監護病房(ICU),由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代理英國首相職責。

本屆英國政府沒有副首相,拉布目前是英國第一國務大臣、外交大臣。看上去拉布對於履行首相職責已成竹在胸。而鮑里斯還能打電話發佈指令,也比歷史上很多權力突然轉移時刻的前輩好很多。畢竟他的那些前輩們,不是意外身故就是卸任。


01

對林登·約翰遜來說沒有意外

1963年11月22日,美國中部時間12:30,美國總統肯尼迪和夫人傑奎琳·肯尼迪為即將來臨的大選來到德克薩斯州達拉斯。他們計劃的巡遊路線經過達拉斯最繁華地區,旨在於給予民眾與總統的最大接觸。敞蓬轎車駛過迪利廣場時,總統肯尼迪遭到槍擊身亡。一片混亂當中,當天下午2點30分,擔任副總統職務的林登·約翰遜在空軍一號上根據美國憲法規定,宣誓就任美國總統。

闡史官|總統首相不行了,誰來接到幹?

根據規定,美國總統缺失情況下,由副總統繼位;如果副總統也缺失,眾議院議長繼位;如果眾議院議長也缺失,參議院臨時議長(因為議長是副總統)繼位;參議院臨時議長也缺失,那就國務卿繼位。如果國務卿也缺失……當然後面還有財政部長、國防部長等著。但如果這種情況都出現了,只能說明美國已經被一鍋端了(是的,美劇《指定倖存者》就假設了這種極端情況,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突然在一次恐怖襲擊後被成為了總統)。

林登·約翰遜接任美國總統看似意外,實則不然。他堪稱是美國國內接手總統職位時準備最佳的人,有人甚至半開玩笑地說:“林登幾乎還在嬰兒期,他母親就開始實施把他培養成天才的計劃。”有軼聞曾這樣解釋肯尼迪和約翰遜的關係。約翰·肯尼迪在選擇林登·約翰遜為競選搭檔後,對他的助理說:“我才43歲,我不會死在崗位上。副總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林登·約翰遜可不這麼看。他對助理說:“據我調查,每四個總統中就有一位死在崗位上。親愛的,我是一個賭徒。這是我得到的唯一的機會。”

闡史官|總統首相不行了,誰來接到幹?

林登·約翰遜當上總統後,以肯尼迪繼承人的面目出現,所以在1964年,他以高票當選為總統,正式開啟了只屬於自己的總統生涯。他需要尋找一個新奇的政治口號來團結人民,作為奮鬥目標。在他之前的幾位民主黨總統都提出過激勵民心的施政口號,比如羅斯福提出“新政”,杜魯門提出“公平施政”,肯尼迪留下“新邊疆”。

林登·約翰遜找到了“偉大社會”計劃:“偉大的社會,不僅需要滿足肉體和商業需要,而且要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對群體生活的渴望。”他認為能通過“美國總統”這個世界上“權力最大的”職位完成一系列龐大複雜的社會計劃:從向貧窮開戰;增加就業機會;強化社會保險和救濟;從普及教育到公民權利;從開發農村到修築高速公路;從“撫育孤兒”計劃,到關愛老年……因為當時剛剛肯尼迪遇刺,社會上下極易被一種情緒綁架,他的提案在國會很快就能通過。

闡史官|總統首相不行了,誰來接到幹?

但在基辛格看來,林登·約翰遜這位美國曆史上最會玩弄權術的總統面臨一個悲劇性的事實——他的總統生涯被他親手策劃的擴大越南戰爭給綁架了。據基辛格觀察,約翰遜盛氣凌人,看起來勢不可擋,實際上缺乏主見,經不住打擊。最終約翰遜脫離了所有的選民,也失去了在政治舞臺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他僅僅只幹了一屆。據稱火遍全球的《紙牌屋》中凱文·史派西扮演的安德伍德總統便是以林登·約翰遜為原型而塑造的。


02

在羅斯福身後的陰影中闖出頭的杜魯門

林登·約翰遜緊急接替總統並不罕見,二十多年前,杜魯門接任羅斯福也顯得非常意外倉促。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在佐治亞州的溫泉因突發腦溢血去世。據說,羅斯福逝世,杜魯門渾然不知,他被招到白宮,才由羅斯福夫人平靜的告訴了他。他手腳無措毫無準備,問了一句:“夫人,我能為你做點什麼?”羅斯福夫人淡定地回答:“不!現在是我們能為你做點什麼?”

闡史官|總統首相不行了,誰來接到幹?

羅斯福作為美國曆史上僅此一位的連任四屆(病逝於第四屆任期中)總統,從經濟大蕭條帶領美國人民參加二戰,最終取得勝利,聲望之高無人能及。羅斯福選擇杜魯門作為競選搭檔,成為副總統也是各方利益最終的博弈結果,並非羅斯福特別屬意於他,所以杜魯門在副總統期間顯得特別閒雲野鶴。羅斯福很少聯繫他,甚至連重大決策都沒有通知他;杜魯門當了總統,軍方將“曼哈頓工程”告訴了他,美國研製原子彈接近成功即將試爆。這樣天大的事,杜魯門竟然一無所知。

杜魯門從未進入過白宮的“地圖室”。他從不知道“三巨頭”之間私下交易的任何內幕,他沒有看過有關蘇聯的文件,他完全不知道羅斯福對於戰後世界的計劃……他知道的甚至不及一個白宮普通幕僚。在羅斯福第四個任期的82天裡,羅斯福和杜魯門僅僅有過兩次會面。在出發去參加雅爾塔會議的前夜,羅斯福以其慣常的、漫不經心的語氣告訴副總統杜魯門:“除非情況非常緊急,否則別來煩我。”

闡史官|總統首相不行了,誰來接到幹?

是不是有點閒雲野鶴的意思

前任的高度實在太高了,杜魯門剛接手時只能在羅斯福的陰影中把仗打完,幸好二戰也只剩下尾聲了。他被媒體拿來與前任羅斯福作對比,並被諷刺為政治侏儒。汽車保險槓的貼條說“杜魯門就是個錯誤”。

時代給了杜魯門充分的考驗,他一上臺就面臨選擇——要不要扔原子彈提前結束戰爭?原子彈扔向日本廣島和長崎之後,二戰結束,日德戰敗,世界在歐洲和亞洲出現了巨大真空。怎樣的世界才是符合美國利益的世界?杜魯門提出“杜魯門主義”,親手拉開冷戰的帷幕。接下來朝鮮戰爭永遠改變了東亞的格局。


03

波茨坦會議開到一半,換人了

突然的權力移交帶給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是一次考驗。同盟國小夥伴裡,除了美國,英國也上演過這樣的劇情。1945年7月英美蘇三國領導人在德國波茨坦舉行最後一次戰時會議。此時的三國領導從德黑蘭會議的丘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變成了丘吉爾、杜魯門和斯大林。

此時英國國內正在舉行大選。戰時的聯合政府已經解散,國內的計票結果還沒有出來。丘吉爾領導的保守黨原本以為憑藉我們老大二戰時力挽狂瀾之功,一定能在這次大選中獲勝。沒想到,“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丘吉爾語)英國人民選出了工黨來體現他們在戰後的訴求——建設一個福利國家。7月26日,丘吉爾正式卸下了首相職務。

闡史官|總統首相不行了,誰來接到幹?


闡史官|總統首相不行了,誰來接到幹?

都是抽菸,兩者風格還是差異挺大的

這就非常尷尬了,一個會議前後半程開會的領導人都不一樣。前面丘吉爾開得好好的,後來就換成了誰都不認識的艾德禮。不過也沒啥,杜魯門來開會之前,不也是誰都不認識嗎?一群小弟因為各種原因闖入了大佬的世界。

大佬就是大佬,臨別之際,丘吉爾開了一個招待會,美國、蘇聯方面主要人物都來參加。丘吉爾端起酒杯敬的第一杯酒居然是朱可夫。戰敗後的德國,由蘇、美、英、法四國組成的管制委員會負責管理,蘇聯元帥朱可夫是這個管委會的最高長官。朱可夫完全沒有想到丘吉爾居然如此動作,一激動喊了一嗓子:“同志!”不知道此時在一旁的斯大林是何臉色?丘吉爾真是老奸巨猾,已經卸任了還不忘給蘇聯人使絆子。

卸任後的丘吉爾也沒閒著,不僅寫回憶錄重塑歷史,還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講”。在1951年的大選中,已經77歲的丘吉爾又殺了回來,打敗艾德禮,重登相位。


參考文獻

《1946:現代世界的形成》[英]維克多·塞巴斯蒂安/著 李斯 易丙蘭/譯 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