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國內的演員覺得演同一個角色會限制自己的發展?

Altairvg


因為拍系列電影的時候有一個東西叫“合同”。

你以為國外演員連續演了10年同一個角色不膩嗎?

人家一樣膩,但是人家在第一次出演籤合同的時候,就把該說的都說清楚了。

比如克里斯·埃文斯演美國隊長的時候,一開始就商定,漫威第一階段的35部電影裡,他在其中8部裡出現,其中3部以他為主角,4部為配角,1部為客串。

而在為主角的的3部裡,必須保證每一部都有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示。

於是我們看到《美隊1》裡面一個青澀的美隊,《美隊2》裡面一個糾結的美隊,《美隊3》裡面一個決絕的美隊。

而且在這期間,克里斯也不是不能接別的角色演。

好萊塢電影工業發達,有足夠的角色供他們選擇和發揮,自然不需要太過糾結在同一個角色上停留時間太長。

國內是不一樣的,首先沒有系列電影這一概念,就算某些電影拍了續集,但是一旦續集虧了錢,就不會繼續拍下去了。

再加上國內的片商大多都跟搶錢一樣,看一個類型的角色火了,巴不得這個演員接下來10部戲都是換了皮的同一個類型,而且其他片商會拒絕讓這個演員演別的類型的角色。

比如當年的陳坤,演公子哥演火了,一年收到70多個劇本,都是演公子哥。

陳坤自己想演點土匪流氓之類的角色,片商不幹,說你不演公子哥就不合作。

於是陳坤就不接電視劇了,直接去《讓子彈飛》裡演了個配角流氓。

國內影視行業本來就不發達,有一些演員比如楊冪楊穎鄭爽,她們就喜歡演瑪麗蘇傻白甜,你逼她去演別的她還不樂意的,觀眾看的眼睛疼死了她們也堅持演同一種角色。

但有的演員不願意一直演同樣的角色,比如王傳君,他都煩死關穀神奇了,結果粉絲們還一個勁的要他繼續演。

你說這不有病麼?


蔡小馬


謝邀。有演員本身的原因,也有市場的原因。

國內的劇集,投資方對創作本身的影響太直接了。現在一部商業劇的劇本、導演、演員等方方面面,都是投資方經過市場調研和系統核算得出來的結果。為了利益最大化,必然要迎合最廣大也是門檻最低的觀眾市場。

接受了這一點,才能繼續說下去。

OK,那麼這部分觀眾的喜好是什麼樣的呢?很重要的一點——他們不喜歡意外。無論是劇情還是角色性格的發展,最好就是限制在他們稍微花一點力氣就能想象到的程度。這樣才能產生“符合預期”的滿足感。

當然也有部分燒腦懸疑劇十分熱門。但主要是因為其他作品同質化非常嚴重,突然來一兩部特立獨行的作品更能刺激觀眾日益麻木的審美神經。但這種劇的市場容量很小,一年有三四部爆款就了不起了,不是投資方的首選對象。

然後就導致一個問題:角色標籤化。系列連續劇的首作設定人物,同時也給予演員無限的可能性。隨著劇情發展,可能性的規模會逐漸縮減到剛好足以形成角色的程度。到了首作的結局,觀眾心中已經有了這些角色的“臉譜”。如果在續集裡設置重大沖突,撕碎這些臉譜,觀眾很可能感到不安和憤怒,甚至會有受騙的感覺。

所以導演必然會要求演員按標籤來演續集,哪怕不那麼豐滿和寫實都沒關係,首先得滿足觀眾的期待!對於希望藉此機會錘鍊演技的演員來說,這樣的要求是很無理的。這也是國內演員不愛演續集的主要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片酬。某演員通過一部戲紅了,轉頭就要高片酬,導演覺得給不起就不再請他。但他不可能跟外界這樣講啊,只能編個“限制發展”的理由。爾東昇、李安、吳宇森等導演都說過這種現象。

那麼為什麼,國外的系列電影或電視劇就沒有這個問題呢?其實也是有的,只是觀眾對標籤化的渴求沒有這麼厲害,演員和導演可以更放肆一點。而且投資方往往聽的是大明星和導演的意見,而不會像國內那樣只看冷酷的市場數據,對演員的控制相對弱一點。

當然,國內的導演和演員也做了很多方面的嘗試,企圖打破如此困境。比如說《琅琊榜》,兩部劇的時代和角色都不同,雖然是續集,也不會有標籤化的問題。又或者像經典老劇《鐵齒銅牙紀曉嵐》那樣,焦點在於每個故事的內在衝突而非角色魅力,演員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虎皮青貓的小窩


柳雲龍和李小冉配合默契。這次出演巜風箏》風韻猶存,演技侹棒。期待他們的再度合作。巜風箏》敘述了在解放戰爭時期隱蔽戰線上的共產黨人,在艱苦的環境中為解放事業作出貢獻,在解放後為繼續為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放去家庭、隱姓埋名繼續為黨工作的高尚情操。柳雲龍的巜風箏》將他們的英勇事蹟搬上銀幕,讓人們牢記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請拿起手機下載愛奇藝納逗,點擊金鷹獎再點擊金鷹獎電視劇傳送門,選擇19號巜風箏》投上您寶貴的一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