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加急懿旨爲何沒能救寵宦安德海一命?

晃晃在線


加急懿旨一說從何而來,恐怕是各種野史傳聞以及影視劇的藝術創作。

在《清史稿·丁寶楨傳》中,安德海被殺經過很簡單,從捉拿到正法僅5天時間,安德海就以違反祖制之罪被殺。

在安德海一案中,安德海必須死,慈禧也不會公然營救,以免落下口實。

安德海其人

在清朝,太監的地位非常低下,安德海算是清朝宦官中的佼佼者。

安德海,今河北省南皮縣人,因為在“辛酉政變”中奔走於北京和承德之間,聯絡慈禧和恭親王奕訢傳遞情報,為慈禧奪權立下大功,而得到慈禧的重用,升任為總管太監。

得勢後的安德海背靠慈禧愈發張狂,同治八年借為同治採購大婚應用之物的機會出宮,卻有去無回。

丁寶楨其人

咸豐三年進士出身,因鎮壓起義有功而逐步升遷,後來在山東鎮壓捻軍表現出色,得到朝廷的重用。

光緒二年,丁寶楨出任四川總督,在任期間政績卓著深得民心,光緒十二年在四川總督任上去世。

誅殺安德海一事不得不說的明爭暗鬥

殺安德海雖然有法可依,但是在五天之內簡單審理後就將其處死,丁寶楨一個巡撫恐怕沒這麼大能力。那麼是誰在暗中支持丁寶楨呢?

安德海在朝中有三個主要敵人,確切的說是安德海的主子慈禧的敵人,分別是慈安,奕訢,以及同治皇帝。

奕訢和慈禧有仇,這是公開的秘密,奕訢被革去議政王之職,幕後操控者就是慈禧,而安德海則是慈禧的“武器”。

同治雖然是慈禧的親生兒子,但是和慈安的關係卻更親密一些,安德海經常會將同治的一些事情密報慈禧,導致同治受到嚴懲,而慈安則相對寬容許多。

而慈安也早對慈禧的種種做法頗有不滿,身為“母后皇太后”此時她有必要站出來。

基於這些原因他們有了共同對付慈禧的基礎,而誅殺安德海則是他們共同的傑作,丁寶楨不過是執行者。

表面上看安德海因為違反祖制私自出宮於法當殺,實際上卻是滿清高層的一場權力的遊戲。


一點點歷史


題主的題目失之偏頗,所謂“慈禧加急懿旨”是不存在的。清廷朝命的發佈方式中不可能有所謂懿旨出現,更別說加急了。

懿旨是指皇太后和皇后的旨意。它只限於宮廷中使用,而且一般都是口頭指示,現在可以查詢的清宮檔案中,形成正式文件的懿旨可以說絕無僅有。如果說慈禧太后有懿旨給當時的山東巡撫丁寶楨,按照清廷的規制,不會以懿旨的方式直接寄給丁寶楨。太后的懿旨要變成能夠指揮督撫的命令,必須經過朝命。

朝命是指皇帝的命令。包括官員的任免、對封疆大吏和六部九卿堂官就某一事件的處理方式請示的批示等,有固定的發佈方式,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發起的。

朝命的形成一般都是自下而上的。首先是地方督府或中央的部院大臣給皇帝寫奏章。奏章的內容包括對重大事件的處理意見和請示,對同僚和下級官員的糾參等。其次是御史或言官給皇帝寫奏章。其內容包括蒐集的各種情報,甚至街談巷議。還有對各級官員彈劾的奏摺等。

這些奏章外省的由兵部驛遞到京,京內的統一呈內奏事處,最後由內奏事處呈皇帝閱示。皇帝閱後發還給內奏事處,內奏事處發交軍機處,軍機處根據皇帝的指示提出處理意見,然後再當面向皇帝報告,由皇帝最終裁奪。皇帝裁奪後軍機章京擬旨形成朝命,再內奏事處和兵部驛遞給各部院和各省督撫。



丁寶楨撲殺安德海事件發生在同治8年(1869年)。這一年同治皇帝14歲,是小皇帝即將親政的前夜。也許慈禧太后會很想回護安德海,但不管怎樣她都要通過正規的程序來完成。

安德海的死,可以說是咎由自取。

安德海是慈禧身邊的紅人、總管太監。據說他在辛酉政變中為困在承德避暑山莊的兩宮太后和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傳遞了消息而立了大功。

安德海恃寵而驕。他的特點是什麼人都敢惹,什麼人都不放在他的眼裡。而且,他平時膽大妄為,交結外官,干預朝政,貪墨納賄。

兩宮太后垂簾之初,恭親王奕訢是以輔政王和軍機大臣的身份兼內務府總管大臣。而安德海是長春宮的總管太監。從隸屬關係上,安德海歸恭親王管轄。

據說恭親王奕訢對安德海的不法行為多次申斥,得罪了安德海。於是安德海在慈禧面前就不斷地挑撥離間,慢慢地讓慈禧對恭親王產生了成見,最終導致恭親王被御史蔡壽祺參劾而褫奪議政王頭銜。

等到恭王復起時,辛酉政變時達成的“太后垂簾、親王輔政”的平衡被打破,恭親王由輔政的親王變成了軍機大臣領班。


這件事讓朝中很多重臣忿忿不平。時任山東巡撫的丁寶楨就對此極為不滿。他曾經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要找機會殺安德海。

安德海惹的另一個人是當時已經14歲的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年幼時,安德海沒拿小皇帝當回事。小皇帝淘氣,安德海經常在慈禧面前以關心小皇帝的名義,添油加醋地把小皇帝的淘氣作為洩露給慈禧太后,使得小皇帝受到很多無妄的責罰。

這讓年幼的小皇帝對安德海恨之入骨。據說,每次慈禧責罰小皇帝時,小皇帝就在心裡大喊一句:殺安德海!有一次忍不住竟然喊出了口。但慈安太后非常疼愛小皇帝,她怕小皇帝禍從口出,百般呵護才不至於被慈禧發現。

同治8年,安德海以奉懿旨去江南採辦龍袍的名義出京,臨行時他帶了許多從宮裡偷的東西,還帶著自己剛娶的老婆,徽班旦角馬氏。他娶馬氏的時候,慈禧曾賞給他一千兩銀子。

一路上他非常招搖,帶著大隊人馬,以奉旨採辦龍袍欽差的名義掛著龍鳳旗,迤邐南行。進入山東地界時,德州知府趙新向丁寶楨稟報,說有安姓太監一行,自稱欽差奉旨江南採辦龍袍,疑似招搖撞騙。丁寶楨指示立即抓捕,並要求黌夜押解送省。

丁寶楨不光嫉惡如仇,也是個心思縝密的人。安德海解到歷城縣監獄後,他親自審問,以防洩密。並連夜給皇帝寫奏章報告此事。

丁寶楨兩榜進士出身,在翰林院裡磨礪了好幾年,因此奏摺寫得很好,直指問題的核心。他在奏摺中說,他懷疑安德海不是欽差。因為沒有兵部的堪合。堪合就是欽差身份證明,由兵部發出。另外安德海一路招搖,掛龍鳳旗,過生日時還掛出一件龍袍讓隨行人員行禮。他認為以太后的英明,不可能派這樣的人出京採辦。還有,安德海隨行攜帶女優多人,這是嚴重的違制行為。

這個時候在北京,皇帝其實也早有預備。

安德海出京,其實是真的奉了懿旨的。他很早就說動了慈禧。因為清廷這時已經確定了小皇帝大婚的日子,各省督撫都有很多“報效”,包括大婚需要的各種物品,主要產出於兩江各省。安德海靜極思動,他想借此機會出京勒索一番,還想把自己搜刮的財貨賣個好價錢。

可是清朝祖制,太監不許出京。如有太監擅自出京,必是死罪。當時慈禧太后剛剛罷黜過恭王,有些小膨脹。加上安德海極力串掇,宣稱需要調查和了解江南的物價以免被督撫矇騙。慈禧同意了。但這畢竟上不了檯面,不能大張旗鼓地宣傳。可是,安德海不懂這些。

小皇帝得知安德海出京以後,非常興奮。但他不知道該如何促進此事。慈安太后深知小皇帝的願望,很想幫他達成心願。所以在慈安太后的宮裡,她每天都對小皇帝面授機宜。

這時正逢慈禧太后生病。慈安太后就向慈禧太后建議,讓小皇帝每天放學後到養心殿看奏摺,學習政務。慈禧太后當然會同意。

小皇帝每天都盼著地方督撫奏報安德海的事情,可是過了十多天也沒有消息,小皇帝都快失去耐心了。就這個時候等來了丁寶楨的奏摺。小皇帝把丁寶楨的奏摺偷走,然後獨自召見恭親王和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寶鋆提出最好的辦法是對安德海就地正法,小皇帝明確指示照此辦理。

軍機大臣明知此事不能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辦理,需要徵求一下慈禧太后的意見。但當時的軍機大臣從恭親王以下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想殺安德海,而且小皇帝的處置方式中規中矩無可挑剔。加上大家都知道慈禧當時正在病中無法視事,正是一個藉口。而且,小皇帝的背後是慈安太后,誰也不想冒得最她的風險。

慈禧太后雖然在病中,她還是馬上就知道了此事。她當然非常生氣,但小皇帝事先被內務府大臣明善等高人指點過。他上來就說安德海用龍袍、龍鳳旗來招搖撞騙實際上是給慈禧抹黑,外界會誤解慈禧縱容身邊人。為了向外界宣示慈禧的無私,必須殺掉安德海。這樣一來,不經請示擅殺安德海就變成了體恤老孃的孝順之舉了。

慈禧肯定有私心。在晚清的政治生涯裡,她不止一次徇私,將個人私利置於國家利益之上。但她又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和出色的領導者。她識大體,懂得進退和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安德海事件中,她尊重規則,尊重督撫的權威,懂得順勢而為。更重要的是,沒有因為安德海被殺而遷怒任何人。

丁寶楨雖然殺了安德海,但卻並沒有受到慈禧的報復。相反,慈禧卻因此而格外重用他。安德海事件不久,丁寶楨就被慈禧提拔為四川總督,此後二十年,丁寶楨在四川勵精圖治,不僅彌補了他的前任吳棠的過失,還成就了四川歷史上最優秀的當權者的佳話。

所以,不能用經過黑化的邏輯去判斷慈禧,把她描繪成一個不知好歹的老妖婆。政治人物都是很複雜的,她肯定有腐敗、自私的一面,但同時也有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官場治理邏輯的一面。

否則哪裡來的同治中興?


國史館


太監一旦受寵,往往會把那原本生理上的慾望轉嫁到權力方面,得勢後便飛揚跋扈,甚至不把大臣放在眼裡(其實,也不只太監如此,都這樣),所以大臣們表面上都拉攏太監,其實內心恨透了這幫閹人。

同治八年(1869)七月,在慈禧太后的默許下,安德海前往南方採辦宮中物品,乘坐樓船沿運河南下,一路大張旗鼓、招搖過市,甚至打出欽差大臣的旗號,敲詐勒索,搞得地方官苦不堪言。當然,多數地方官都來巴結奉迎。

同月二十日,樓船駛入山東境內,抵達古城德州。安德海下令大船靠岸,大擺壽宴。第二天,他命人在船艙中並排放上兩把太師椅,一把擺著龍袍和翡翠朝珠,一把自己來坐。船頭插一面三角形、鑲牙邊的旗子,旗中間繪有一太陽,太陽中間則是一隻三足烏鴉。船身兩旁則分列兩面大旗,一面寫“奉旨欽差”,一面寫“採辦龍袍”。

安德海之所以特意掛出那面“日中三足烏”小旗,就是為了向地方官示意,自己乃奉西太后懿旨辦差。這個典故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傳》,即“幸有三足烏為之使”,下注:三足烏,青烏也,為西母取食,在昆墟之北。這面旗子足以震懾那些官場上善於阿諛逢迎之徒,但同時也會激怒那些剛正不阿的清官。德州知州趙新得到消息後,馬上帶著兩名心腹直奔濟南,來到山東巡撫衙門,將此事彙報給山東巡撫丁寶楨。

丁寶楨對安德海之種種惡行早有耳聞,馬上召集幕僚商議辦法,決定雙管齊下:一面拜密摺,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北京;一面動用緊急公文,下令聊城知府、濟寧知州、泰安知縣及沿河各縣,密切監視安德海一行,隨時準備緝拿。此時,安德海乘坐的樓船行到臨清後,因水淺無法前行,遂改乘車輿(20餘輛),大搖大擺直奔泰山而來,於八月初二抵達泰安。丁寶楨即令總兵王正率部緝拿,從一口水井中成功將安德海緝拿,搜出珠寶無數,連夜解送濟南。

丁寶楨親自審訊,安德海有恃無恐,咆哮公堂,並口出大言:“奉皇太后命,誰敢犯者,徒自尋死耳。”可謂氣焰囂張,狂妄至極。丁寶楨鎮定如山,提審隨從,查獲龍衣一領、裴翠朝珠一掛,遂以“宦豎私出,非制;且大臣未聞有命,必詐無疑”定罪,奏請將安德海處斬。

八月初六,軍機處封寄的諭旨下達。上諭稱:“太監安德海,違背祖制,擅自出都,若不從嚴查辦,何以肅宮禁而儆效尤?著直隸、山東、江蘇各督撫速派幹員,嚴密拿捕,拿到即正法,勿庸再行請旨。”丁寶楨遵照諭旨頒佈文告,從大牢中提出安德海,驗明正身,指認確實,即刻正法。

問題的關鍵在於,安德海該死,卻不見得誰都敢置“她”於死地,畢竟背後站著的是“清代武則天”。所以,這件事的背後,實則隱藏著上層權力爭鬥。關於是誰下的斬首命令,目前學界有四種看法:

一、丁寶楨的奏摺在半道上被慈安太后和同治帝所截留,由他們商議後經同治帝下詔誅安德海。當慈禧太后得知此事後,安德海已斃命多時,無可奈何之餘,只好順水推舟,表示贊同。

二、鬼子六奕訢密囑丁寶楨乘機誅殺。祺祥政變後,慈禧與奕訢之間的矛盾開始上升,而安德海倚仗慈禧,與奕訢之間積怨甚多。

三、慈禧得到消息,併發“上諭”至濟南,但丁寶楨一面出府接旨,一面命人將安德海斬首棄市,此乃“前門接旨,後門殺安”之說。

四、丁寶楨乃奉慈安太后懿旨誅殺安德海。《清史稿·后妃傳》記載:“同治八年,內監安德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慈安)立命誅之。”

說白了,安德海是上層權力鬥爭的犧牲品,但也確實與其飛揚跋扈、樹敵太多有密切關係。據相關史料來看,他與慈安、同治、奕訢、丁寶楨之間皆存在矛盾,尤其是竟然不把皇帝放眼裡,經常找小皇帝茬。所以,同治早就想弄死他了,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機會。

儘管如此,斬殺西太后身邊當紅太監,絕非小事,等於直接向最高統治者發起挑戰。恐怕慈禧和安德海都沒有料到,竟然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偏偏山東出了個叫丁寶楨的巡撫,不畏權貴,大智大勇,利用矛盾,抓住機遇,果斷誅殺安德海,不惜開罪西太后,舉國震驚,朝野矚目。時任湖廣總督的李鴻章閱《邸鈔》後,傳示幕客說:“稚璜成名矣。”直隸總督曾國藩則對其幕僚說:“吾目疾已數月,聞是事積翳為之一開,稚璜豪傑士也。”

換句話說,這一刀,讓丁寶楨聲名鵲起,也留名青史!


讀史品生活


外號“安仔”的安德海,與一條著名傳聞有關:咸豐皇帝在熱河駕崩,臨死前安排了“顧命八大臣”輔佐幼主。慈禧不服氣,串通慈安和恭親王,欲圖政變。恭親王從北京趕到熱河,打著向遺體告別的幌子,與二位太后密謀。他們的聚會被嚴密監視,沒辦法深入交流,確定不了政變的細節。這時,安仔藉著端茶遞水的機會,將慈禧的“秘旨”捎給恭親王。恭親王回京後,據此安排一切,最終政變成功,安仔也成為新政府的大功臣。不過,據史家考證,這種戲劇化的場面並不存在。但是,他既被安排在如此重要的場景——儘管是虛構的場景——現身,就足以證明他在當時舉足輕重。


安仔之所以成名,與一般太監不同,他是少有的的“文化太監”。據載,安仔知書能文,勤於學問,能給小皇帝同治講解《論語》、《孟子》等書,嘗自稱“太子伴讀”,隱然要與飽讀經書的南書房侍從大臣分庭抗禮。

安仔死得早,亦與此有關:因他既會辦事又有文化,能兼顧內外,故慈禧極為信寵,於同治八年派他往廣東置辦龍袍。清代有條祖訓:太監不許出都。慈禧這次派安仔赴粵,是無心偶忘還是有意違規,不得而知。安仔服務內廷多年,按理不該忘了祖訓,而敢於以身試法,估摸是仗太后的勢,不信祖宗之法不可變的邪。話雖如此,安仔此行還是安靜一些好,畢竟不無顧慮。安仔卻不管這些,只擔心“衣錦夜行,誰知之者”,刻意增飾裘馬車舟的規模,搞得跟王公出行似的。這麼一來就出事了。

船隊甫入山東境內,巡撫丁寶楨便得到線報,說太監違規出都。素以清正廉直著稱的寶楨不禁大怒,當即派兵將安仔拿下,同時以“太監私自擅出”上奏,請“從嚴懲辦”,以“肅宮禁而儆效尤”。當時,慈禧尚未如光緒年間獨掌大權,遇事須與慈安太后醇王恭王諸人協商。大家開會研究,都贊成“從嚴懲辦”,慈禧不能公然違抗祖訓,於是,批諭:“太監安德海矯旨出都,僭越無度,招搖煽惑,聲勢赫然,著山東巡撫迅遴幹員,嚴密擒捕,捕得即就地正法,毋許輕縱”。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謂寶楨在安德海出京前就訂下了“過(境)則執而殺之,以其罪奏聞”的計劃,而必須殺他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在京做了慈禧太后的打手,頗不利於恭親王,故寶楨要為恭王除掉這個政敵。只是,這個說法,證據不明,聊備一說,姑妄聽之吧。


譚伯牛


“前門接旨,後門開斬”的故事發生於同治年間,既慈禧、慈安兩宮垂簾聽政期間。(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垂簾聽政是慈安和慈禧兩人。

慈安在宮中資歷深厚,十六歲就封了皇后,咸豐淫樂而亡後被尊為“母后皇太后”,地位自然在慈禧之上,在垂簾聽政中應該占主導地位。

但實際上,從政變開始到垂簾聽政的真個過程,事實上的當家人一直都是慈禧一人。這一點從當時的權臣曾國藩、翁同龢等人的日記中已經得到了證實。

垂簾聽政時,慈安基本上都不怎麼說話,而是慈禧對朝政任意裁決。

儘管如此,慈禧仍覺得性格溫和、與世無爭的慈安妨礙了自己獨斷專行,因此便在私底下架空慈安,甚至企圖置慈安於死地。


時間一長,兩宮不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慈安也對慈禧產生了看法。

1869年(同治八年),慈禧最寵信的大太監安德海得到慈禧的允許離開北京,一路勒索行賄無惡不作,引起人們的普遍不滿。

但大多數人知道他是慈禧身邊的紅人,只敢怒不敢言。搜刮到山東時,當時山東督撫乃有名的丁寶楨,這丁寶楨也不客氣。

就地擒拿之後,不是向慈禧太后彙報,而是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與慈禧有矛盾的慈安太后,慈安太后以“內監不得擅離京城”的祖訓為由,下令處死安德海。

慈禧在宮內耳目眾多,很快就知道了此事,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到山東,丁寶楨執意處死安德海。

為朝廷為人民拔下這個蛀蟲,於是一便命人在後門就地正法安德海,自己一面出去迎接慈禧太后諭旨。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前門接旨,後門開斬”故事,其實還是宮廷鬥爭的一個反映,只是安德海做了引子!


歷史三日談


安德海本是慈禧面前紅得發紫的太監,寵幸到向慈禧討到出宮的許可,後來在山東地界被巡撫丁保楨所殺。

丁保楨奉的是同治帝的旨意,殺的理由是清宮祖訓“太監不得出宮”。慈禧的加急懿旨是沒有用的,因為安德海在山東被抓很快就被殺掉了。

其實,慈禧在獲知安德海被抓的時候,馬上就同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軍機大臣、內務大臣等人商議如何處理這件事情。除了慈禧,其他人全部要求將安德海處死,以維護祖訓。

慈禧也沒轍,為了救安德海,還特意將會同大家意識的聖旨扣發了兩天,以期望事情出現轉機。但是,沒折啊,安德海早就人頭落地了。於是,慈禧只能順水推舟,借安德海之死,向朝臣發出譴責安德海亂政,死有餘辜的懿旨。


子屠龍


這個安德害平時仗著慈禧寵幸,作惡多端,皇帝、親王,大臣,哪個不想殺他。

他一個太監出京,犯了大清的法律,一路也是肆無忌憚、目中無人,這麼好的機會,皇帝當然不會放過,命令丁寶楨就地正法了。

至於慈溪的加急懿旨,表面是因為太后的懿旨要先供奉起來,建好皇亭才能接懿旨,隆重開讀,實際就是在等皇帝殺掉他的聖旨,只能說安德海是自作孽不可活。


木心蕾的文化苦旅


囂張跋扈!目無他人!貪婪成性!除了慈禧,上至親王(恭親王奕欣等)下至朝廷大臣(曾國藩、李鴻章等)個個得罪個遍,甚至連同治皇帝都不放在眼裡!再說慈禧太后當時並未完全掌握朝廷大權,朝廷上下都要安德海死!安德海竟公然違背祖制(宦官不得出京,出京者斬!)出京還大搖大擺,公然索賄!這不找死!儘管慈禧極力維護還是被處死!當然這裡還有丁寶楨的果斷和機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