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加急懿旨为何没能救宠宦安德海一命?

晃晃在线


加急懿旨一说从何而来,恐怕是各种野史传闻以及影视剧的艺术创作。

在《清史稿·丁宝桢传》中,安德海被杀经过很简单,从捉拿到正法仅5天时间,安德海就以违反祖制之罪被杀。

在安德海一案中,安德海必须死,慈禧也不会公然营救,以免落下口实。

安德海其人

在清朝,太监的地位非常低下,安德海算是清朝宦官中的佼佼者。

安德海,今河北省南皮县人,因为在“辛酉政变”中奔走于北京和承德之间,联络慈禧和恭亲王奕訢传递情报,为慈禧夺权立下大功,而得到慈禧的重用,升任为总管太监。

得势后的安德海背靠慈禧愈发张狂,同治八年借为同治采购大婚应用之物的机会出宫,却有去无回。

丁宝桢其人

咸丰三年进士出身,因镇压起义有功而逐步升迁,后来在山东镇压捻军表现出色,得到朝廷的重用。

光绪二年,丁宝桢出任四川总督,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光绪十二年在四川总督任上去世。

诛杀安德海一事不得不说的明争暗斗

杀安德海虽然有法可依,但是在五天之内简单审理后就将其处死,丁宝桢一个巡抚恐怕没这么大能力。那么是谁在暗中支持丁宝桢呢?

安德海在朝中有三个主要敌人,确切的说是安德海的主子慈禧的敌人,分别是慈安,奕訢,以及同治皇帝。

奕訢和慈禧有仇,这是公开的秘密,奕訢被革去议政王之职,幕后操控者就是慈禧,而安德海则是慈禧的“武器”。

同治虽然是慈禧的亲生儿子,但是和慈安的关系却更亲密一些,安德海经常会将同治的一些事情密报慈禧,导致同治受到严惩,而慈安则相对宽容许多。

而慈安也早对慈禧的种种做法颇有不满,身为“母后皇太后”此时她有必要站出来。

基于这些原因他们有了共同对付慈禧的基础,而诛杀安德海则是他们共同的杰作,丁宝桢不过是执行者。

表面上看安德海因为违反祖制私自出宫于法当杀,实际上却是满清高层的一场权力的游戏。


一点点历史


题主的题目失之偏颇,所谓“慈禧加急懿旨”是不存在的。清廷朝命的发布方式中不可能有所谓懿旨出现,更别说加急了。

懿旨是指皇太后和皇后的旨意。它只限于宫廷中使用,而且一般都是口头指示,现在可以查询的清宫档案中,形成正式文件的懿旨可以说绝无仅有。如果说慈禧太后有懿旨给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按照清廷的规制,不会以懿旨的方式直接寄给丁宝桢。太后的懿旨要变成能够指挥督抚的命令,必须经过朝命。

朝命是指皇帝的命令。包括官员的任免、对封疆大吏和六部九卿堂官就某一事件的处理方式请示的批示等,有固定的发布方式,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发起的。

朝命的形成一般都是自下而上的。首先是地方督府或中央的部院大臣给皇帝写奏章。奏章的内容包括对重大事件的处理意见和请示,对同僚和下级官员的纠参等。其次是御史或言官给皇帝写奏章。其内容包括搜集的各种情报,甚至街谈巷议。还有对各级官员弹劾的奏折等。

这些奏章外省的由兵部驿递到京,京内的统一呈内奏事处,最后由内奏事处呈皇帝阅示。皇帝阅后发还给内奏事处,内奏事处发交军机处,军机处根据皇帝的指示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再当面向皇帝报告,由皇帝最终裁夺。皇帝裁夺后军机章京拟旨形成朝命,再内奏事处和兵部驿递给各部院和各省督抚。



丁宝桢扑杀安德海事件发生在同治8年(1869年)。这一年同治皇帝14岁,是小皇帝即将亲政的前夜。也许慈禧太后会很想回护安德海,但不管怎样她都要通过正规的程序来完成。

安德海的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总管太监。据说他在辛酉政变中为困在承德避暑山庄的两宫太后和留守北京的恭亲王传递了消息而立了大功。

安德海恃宠而骄。他的特点是什么人都敢惹,什么人都不放在他的眼里。而且,他平时胆大妄为,交结外官,干预朝政,贪墨纳贿。

两宫太后垂帘之初,恭亲王奕䜣是以辅政王和军机大臣的身份兼内务府总管大臣。而安德海是长春宫的总管太监。从隶属关系上,安德海归恭亲王管辖。

据说恭亲王奕䜣对安德海的不法行为多次申斥,得罪了安德海。于是安德海在慈禧面前就不断地挑拨离间,慢慢地让慈禧对恭亲王产生了成见,最终导致恭亲王被御史蔡寿祺参劾而褫夺议政王头衔。

等到恭王复起时,辛酉政变时达成的“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平衡被打破,恭亲王由辅政的亲王变成了军机大臣领班。


这件事让朝中很多重臣忿忿不平。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就对此极为不满。他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要找机会杀安德海。

安德海惹的另一个人是当时已经14岁的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年幼时,安德海没拿小皇帝当回事。小皇帝淘气,安德海经常在慈禧面前以关心小皇帝的名义,添油加醋地把小皇帝的淘气作为泄露给慈禧太后,使得小皇帝受到很多无妄的责罚。

这让年幼的小皇帝对安德海恨之入骨。据说,每次慈禧责罚小皇帝时,小皇帝就在心里大喊一句:杀安德海!有一次忍不住竟然喊出了口。但慈安太后非常疼爱小皇帝,她怕小皇帝祸从口出,百般呵护才不至于被慈禧发现。

同治8年,安德海以奉懿旨去江南采办龙袍的名义出京,临行时他带了许多从宫里偷的东西,还带着自己刚娶的老婆,徽班旦角马氏。他娶马氏的时候,慈禧曾赏给他一千两银子。

一路上他非常招摇,带着大队人马,以奉旨采办龙袍钦差的名义挂着龙凤旗,迤逦南行。进入山东地界时,德州知府赵新向丁宝桢禀报,说有安姓太监一行,自称钦差奉旨江南采办龙袍,疑似招摇撞骗。丁宝桢指示立即抓捕,并要求黉夜押解送省。

丁宝桢不光嫉恶如仇,也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安德海解到历城县监狱后,他亲自审问,以防泄密。并连夜给皇帝写奏章报告此事。

丁宝桢两榜进士出身,在翰林院里磨砺了好几年,因此奏折写得很好,直指问题的核心。他在奏折中说,他怀疑安德海不是钦差。因为没有兵部的堪合。堪合就是钦差身份证明,由兵部发出。另外安德海一路招摇,挂龙凤旗,过生日时还挂出一件龙袍让随行人员行礼。他认为以太后的英明,不可能派这样的人出京采办。还有,安德海随行携带女优多人,这是严重的违制行为。

这个时候在北京,皇帝其实也早有预备。

安德海出京,其实是真的奉了懿旨的。他很早就说动了慈禧。因为清廷这时已经确定了小皇帝大婚的日子,各省督抚都有很多“报效”,包括大婚需要的各种物品,主要产出于两江各省。安德海静极思动,他想借此机会出京勒索一番,还想把自己搜刮的财货卖个好价钱。

可是清朝祖制,太监不许出京。如有太监擅自出京,必是死罪。当时慈禧太后刚刚罢黜过恭王,有些小膨胀。加上安德海极力串掇,宣称需要调查和了解江南的物价以免被督抚蒙骗。慈禧同意了。但这毕竟上不了台面,不能大张旗鼓地宣传。可是,安德海不懂这些。

小皇帝得知安德海出京以后,非常兴奋。但他不知道该如何促进此事。慈安太后深知小皇帝的愿望,很想帮他达成心愿。所以在慈安太后的宫里,她每天都对小皇帝面授机宜。

这时正逢慈禧太后生病。慈安太后就向慈禧太后建议,让小皇帝每天放学后到养心殿看奏折,学习政务。慈禧太后当然会同意。

小皇帝每天都盼着地方督抚奏报安德海的事情,可是过了十多天也没有消息,小皇帝都快失去耐心了。就这个时候等来了丁宝桢的奏折。小皇帝把丁宝桢的奏折偷走,然后独自召见恭亲王和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宝鋆提出最好的办法是对安德海就地正法,小皇帝明确指示照此办理。

军机大臣明知此事不能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办理,需要征求一下慈禧太后的意见。但当时的军机大臣从恭亲王以下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想杀安德海,而且小皇帝的处置方式中规中矩无可挑剔。加上大家都知道慈禧当时正在病中无法视事,正是一个借口。而且,小皇帝的背后是慈安太后,谁也不想冒得最她的风险。

慈禧太后虽然在病中,她还是马上就知道了此事。她当然非常生气,但小皇帝事先被内务府大臣明善等高人指点过。他上来就说安德海用龙袍、龙凤旗来招摇撞骗实际上是给慈禧抹黑,外界会误解慈禧纵容身边人。为了向外界宣示慈禧的无私,必须杀掉安德海。这样一来,不经请示擅杀安德海就变成了体恤老娘的孝顺之举了。

慈禧肯定有私心。在晚清的政治生涯里,她不止一次徇私,将个人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但她又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和出色的领导者。她识大体,懂得进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安德海事件中,她尊重规则,尊重督抚的权威,懂得顺势而为。更重要的是,没有因为安德海被杀而迁怒任何人。

丁宝桢虽然杀了安德海,但却并没有受到慈禧的报复。相反,慈禧却因此而格外重用他。安德海事件不久,丁宝桢就被慈禧提拔为四川总督,此后二十年,丁宝桢在四川励精图治,不仅弥补了他的前任吴棠的过失,还成就了四川历史上最优秀的当权者的佳话。

所以,不能用经过黑化的逻辑去判断慈禧,把她描绘成一个不知好歹的老妖婆。政治人物都是很复杂的,她肯定有腐败、自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官场治理逻辑的一面。

否则哪里来的同治中兴?


国史馆


太监一旦受宠,往往会把那原本生理上的欲望转嫁到权力方面,得势后便飞扬跋扈,甚至不把大臣放在眼里(其实,也不只太监如此,都这样),所以大臣们表面上都拉拢太监,其实内心恨透了这帮阉人。

同治八年(1869)七月,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安德海前往南方采办宫中物品,乘坐楼船沿运河南下,一路大张旗鼓、招摇过市,甚至打出钦差大臣的旗号,敲诈勒索,搞得地方官苦不堪言。当然,多数地方官都来巴结奉迎。

同月二十日,楼船驶入山东境内,抵达古城德州。安德海下令大船靠岸,大摆寿宴。第二天,他命人在船舱中并排放上两把太师椅,一把摆着龙袍和翡翠朝珠,一把自己来坐。船头插一面三角形、镶牙边的旗子,旗中间绘有一太阳,太阳中间则是一只三足乌鸦。船身两旁则分列两面大旗,一面写“奉旨钦差”,一面写“采办龙袍”。

安德海之所以特意挂出那面“日中三足乌”小旗,就是为了向地方官示意,自己乃奉西太后懿旨办差。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司马相如传》,即“幸有三足乌为之使”,下注:三足乌,青乌也,为西母取食,在昆墟之北。这面旗子足以震慑那些官场上善于阿谀逢迎之徒,但同时也会激怒那些刚正不阿的清官。德州知州赵新得到消息后,马上带着两名心腹直奔济南,来到山东巡抚衙门,将此事汇报给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对安德海之种种恶行早有耳闻,马上召集幕僚商议办法,决定双管齐下:一面拜密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北京;一面动用紧急公文,下令聊城知府、济宁知州、泰安知县及沿河各县,密切监视安德海一行,随时准备缉拿。此时,安德海乘坐的楼船行到临清后,因水浅无法前行,遂改乘车舆(20余辆),大摇大摆直奔泰山而来,于八月初二抵达泰安。丁宝桢即令总兵王正率部缉拿,从一口水井中成功将安德海缉拿,搜出珠宝无数,连夜解送济南。

丁宝桢亲自审讯,安德海有恃无恐,咆哮公堂,并口出大言:“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徒自寻死耳。”可谓气焰嚣张,狂妄至极。丁宝桢镇定如山,提审随从,查获龙衣一领、裴翠朝珠一挂,遂以“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定罪,奏请将安德海处斩。

八月初六,军机处封寄的谕旨下达。上谕称:“太监安德海,违背祖制,擅自出都,若不从严查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着直隶、山东、江苏各督抚速派干员,严密拿捕,拿到即正法,勿庸再行请旨。”丁宝桢遵照谕旨颁布文告,从大牢中提出安德海,验明正身,指认确实,即刻正法。

问题的关键在于,安德海该死,却不见得谁都敢置“她”于死地,毕竟背后站着的是“清代武则天”。所以,这件事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上层权力争斗。关于是谁下的斩首命令,目前学界有四种看法:

一、丁宝桢的奏折在半道上被慈安太后和同治帝所截留,由他们商议后经同治帝下诏诛安德海。当慈禧太后得知此事后,安德海已毙命多时,无可奈何之余,只好顺水推舟,表示赞同。

二、鬼子六奕䜣密嘱丁宝桢乘机诛杀。祺祥政变后,慈禧与奕䜣之间的矛盾开始上升,而安德海倚仗慈禧,与奕䜣之间积怨甚多。

三、慈禧得到消息,并发“上谕”至济南,但丁宝桢一面出府接旨,一面命人将安德海斩首弃市,此乃“前门接旨,后门杀安”之说。

四、丁宝桢乃奉慈安太后懿旨诛杀安德海。《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同治八年,内监安德海出京,山东巡抚丁宝桢以闻,太后(慈安)立命诛之。”

说白了,安德海是上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但也确实与其飞扬跋扈、树敌太多有密切关系。据相关史料来看,他与慈安、同治、奕䜣、丁宝桢之间皆存在矛盾,尤其是竟然不把皇帝放眼里,经常找小皇帝茬。所以,同治早就想弄死他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机会。

尽管如此,斩杀西太后身边当红太监,绝非小事,等于直接向最高统治者发起挑战。恐怕慈禧和安德海都没有料到,竟然真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偏偏山东出了个叫丁宝桢的巡抚,不畏权贵,大智大勇,利用矛盾,抓住机遇,果断诛杀安德海,不惜开罪西太后,举国震惊,朝野瞩目。时任湖广总督的李鸿章阅《邸钞》后,传示幕客说:“稚璜成名矣。”直隶总督曾国藩则对其幕僚说:“吾目疾已数月,闻是事积翳为之一开,稚璜豪杰士也。”

换句话说,这一刀,让丁宝桢声名鹊起,也留名青史!


读史品生活


外号“安仔”的安德海,与一条著名传闻有关:咸丰皇帝在热河驾崩,临死前安排了“顾命八大臣”辅佐幼主。慈禧不服气,串通慈安和恭亲王,欲图政变。恭亲王从北京赶到热河,打着向遗体告别的幌子,与二位太后密谋。他们的聚会被严密监视,没办法深入交流,确定不了政变的细节。这时,安仔借着端茶递水的机会,将慈禧的“秘旨”捎给恭亲王。恭亲王回京后,据此安排一切,最终政变成功,安仔也成为新政府的大功臣。不过,据史家考证,这种戏剧化的场面并不存在。但是,他既被安排在如此重要的场景——尽管是虚构的场景——现身,就足以证明他在当时举足轻重。


安仔之所以成名,与一般太监不同,他是少有的的“文化太监”。据载,安仔知书能文,勤于学问,能给小皇帝同治讲解《论语》、《孟子》等书,尝自称“太子伴读”,隐然要与饱读经书的南书房侍从大臣分庭抗礼。

安仔死得早,亦与此有关:因他既会办事又有文化,能兼顾内外,故慈禧极为信宠,于同治八年派他往广东置办龙袍。清代有条祖训:太监不许出都。慈禧这次派安仔赴粤,是无心偶忘还是有意违规,不得而知。安仔服务内廷多年,按理不该忘了祖训,而敢于以身试法,估摸是仗太后的势,不信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邪。话虽如此,安仔此行还是安静一些好,毕竟不无顾虑。安仔却不管这些,只担心“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刻意增饰裘马车舟的规模,搞得跟王公出行似的。这么一来就出事了。

船队甫入山东境内,巡抚丁宝桢便得到线报,说太监违规出都。素以清正廉直著称的宝桢不禁大怒,当即派兵将安仔拿下,同时以“太监私自擅出”上奏,请“从严惩办”,以“肃宫禁而儆效尤”。当时,慈禧尚未如光绪年间独掌大权,遇事须与慈安太后醇王恭王诸人协商。大家开会研究,都赞成“从严惩办”,慈禧不能公然违抗祖训,于是,批谕:“太监安德海矫旨出都,僭越无度,招摇煽惑,声势赫然,著山东巡抚迅遴干员,严密擒捕,捕得即就地正法,毋许轻纵”。


最後,还有一种说法,谓宝桢在安德海出京前就订下了“过(境)则执而杀之,以其罪奏闻”的计划,而必须杀他的原因,则是因为他在京做了慈禧太后的打手,颇不利于恭亲王,故宝桢要为恭王除掉这个政敌。只是,这个说法,证据不明,聊备一说,姑妄听之吧。


谭伯牛


“前门接旨,后门开斩”的故事发生于同治年间,既慈禧、慈安两宫垂帘听政期间。(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垂帘听政是慈安和慈禧两人。

慈安在宫中资历深厚,十六岁就封了皇后,咸丰淫乐而亡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地位自然在慈禧之上,在垂帘听政中应该占主导地位。

但实际上,从政变开始到垂帘听政的真个过程,事实上的当家人一直都是慈禧一人。这一点从当时的权臣曾国藩、翁同龢等人的日记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垂帘听政时,慈安基本上都不怎么说话,而是慈禧对朝政任意裁决。

尽管如此,慈禧仍觉得性格温和、与世无争的慈安妨碍了自己独断专行,因此便在私底下架空慈安,甚至企图置慈安于死地。


时间一长,两宫不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慈安也对慈禧产生了看法。

1869年(同治八年),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安德海得到慈禧的允许离开北京,一路勒索行贿无恶不作,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

但大多数人知道他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只敢怒不敢言。搜刮到山东时,当时山东督抚乃有名的丁宝桢,这丁宝桢也不客气。

就地擒拿之后,不是向慈禧太后汇报,而是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与慈禧有矛盾的慈安太后,慈安太后以“内监不得擅离京城”的祖训为由,下令处死安德海。

慈禧在宫内耳目众多,很快就知道了此事,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到山东,丁宝桢执意处死安德海。

为朝廷为人民拔下这个蛀虫,于是一便命人在后门就地正法安德海,自己一面出去迎接慈禧太后谕旨。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前门接旨,后门开斩”故事,其实还是宫廷斗争的一个反映,只是安德海做了引子!


历史三日谈


安德海本是慈禧面前红得发紫的太监,宠幸到向慈禧讨到出宫的许可,后来在山东地界被巡抚丁保桢所杀。

丁保桢奉的是同治帝的旨意,杀的理由是清宫祖训“太监不得出宫”。慈禧的加急懿旨是没有用的,因为安德海在山东被抓很快就被杀掉了。

其实,慈禧在获知安德海被抓的时候,马上就同慈安太后、恭亲王奕訢、军机大臣、内务大臣等人商议如何处理这件事情。除了慈禧,其他人全部要求将安德海处死,以维护祖训。

慈禧也没辙,为了救安德海,还特意将会同大家意识的圣旨扣发了两天,以期望事情出现转机。但是,没折啊,安德海早就人头落地了。于是,慈禧只能顺水推舟,借安德海之死,向朝臣发出谴责安德海乱政,死有余辜的懿旨。


子屠龙


这个安德害平时仗着慈禧宠幸,作恶多端,皇帝、亲王,大臣,哪个不想杀他。

他一个太监出京,犯了大清的法律,一路也是肆无忌惮、目中无人,这么好的机会,皇帝当然不会放过,命令丁宝桢就地正法了。

至于慈溪的加急懿旨,表面是因为太后的懿旨要先供奉起来,建好皇亭才能接懿旨,隆重开读,实际就是在等皇帝杀掉他的圣旨,只能说安德海是自作孽不可活。


木心蕾的文化苦旅


嚣张跋扈!目无他人!贪婪成性!除了慈禧,上至亲王(恭亲王奕欣等)下至朝廷大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个个得罪个遍,甚至连同治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再说慈禧太后当时并未完全掌握朝廷大权,朝廷上下都要安德海死!安德海竟公然违背祖制(宦官不得出京,出京者斩!)出京还大摇大摆,公然索贿!这不找死!尽管慈禧极力维护还是被处死!当然这里还有丁宝桢的果断和机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