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福建海邊很多地方叫「厝」?

憂鬱DE痞子


厝(cuò),廣泛存在於福建各市,受閩南語歌曲及福建旅遊偏重影響,很多人以為厝是福建沿海的專利或者閩南地名的專屬,事實上“厝”是整個閩語方言的特色,從閩北、閩東到閩南,甚至潮汕、雷州等地都有分佈。



“厝”的含義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近似於普通話的“家”、“屋”、“房”,而以此引申為地名更是司空見慣,因閩語分佈區多是同姓家族聚居,故地名也多以姓氏為首字,以“厝”、“宅”、“店”、“林”等為結尾。

根據圭海四記的統計,廈漳泉村級以上行政單位合計約5213個,“厝”出現的概率約2%,其中以廈門最高頻,為4.73%,位居第四位。

如南平浦城的管厝、政和的厝角、松溪的新厝、建陽的連厝、邵武的大厝、武夷山的陳厝、延平的楊厝等。

福州永泰的謝厝、閩侯的陳厝、連江的亭厝、羅源的南洋厝、閩清的尾厝、福清的湯厝等。

莆田仙遊的草厝、涵江的田厝、秀嶼的歧厝、荔城的頂厝等。

泉州惠安的厝西、安溪的湖厝、石獅的厝仔、晉江的瑤厝、永春的青磚厝、金門的下新厝、南安的大厝等。

(宗祠,閩南語稱“祖厝”)

廈門海滄的田厝、翔安的蔡厝、思明的曾厝垵、同安的何厝、集美的孫厝等。

漳州角美的石厝、龍海的新厝、平和的烏石厝、漳浦的方厝、華安的大厝等。

潮州潮安的謝厝、饒平的口厝、湘橋的東厝,汕頭潮陽的莊厝、龍湖的陳厝等。

(民居,閩南語稱“古厝”、“大厝”)


圭海四記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和當地的語言有關。

我第一去廈門旅遊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我當時住在廈門島上的曾厝垵。
後來,沿環島路騎行,還發現了好多名字裡面帶厝的地名,比如“黃厝”等。後來瞭解了一下“厝”的意思,有好幾種,但是在閩南話中,就是指具體的居住地。可以是家,可以村,主要是指房子一類供居住的地方。所以,這我們就不難理解,用“厝”來做地名。


其實,不僅僅是福建,在閩南語為主要方言的我國臺灣省,同樣也有很多地方名字中帶“厝”。我去臺灣的時候,就發現了很多這樣的地方名。特別是在臺灣南部,閩南一帶移民過去的人,在臺南一帶居住的比較早。臺灣省在很多人文風俗上與福建省一脈相承。

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國的其他地方都有,比如北京河北一帶,村莊的名字都喜歡用“各莊”,比如東沙各莊、西沙各莊、白各莊等。而在湖南,很多地名都帶“坪”、“灣”一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