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終成正果(二)

提起太行發動機,真可謂一言難盡,中國的噴氣式發動機也是靠仿,靠逆向工程,早期簡單的渦噴似乎還可以,這可能與粗糙的蘇式發動機易於仿製有關,其實單論製造,中國還是很有實力的,曾是除美國以外第二個掌握氣膜冷卻的國家,但設計能力空白,製造能力再強也無用武之地。到了高度精密的三代渦扇發動機,仿製就越來越不好使了,要知道,單單是仿一個二代的斯貝MK202,因為只搞到了裝配圖紙,從來件裝配到反向吃透再到獨立改進整整花了三十年,充分證明了仿製現代發動機比獨立研製還難,雖然最後成功了,但所得有限,不掌握最初設計時的原始數據,只是測繪和逆向研究,是搞不出核心機來的,沒有核心機,無法形成系列化,無法形成良性循環,必須及時向正向研發轉型,別無出路。

殲10C——終成正果(二)

看來完全仿製是行不通了,但閉門造車同樣要不得,核心原準機的借鑑還是很關鍵的,必須要兩條腿走路,太行的核心機就是在民航737的備份發動機,即CMF56基礎上進行測繪搞出來的,CMF56和F16上的F110是由同一核心機衍生出來的,太行發動機基本結構和參數都與F110非常類似,搞設計總得有參考吧!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已經有的成熟技術為什麼不能為我所用,但單靠借鑑是遠遠不夠的,打鐵還需自身硬,當年渦扇6雖然下馬,但卻積累了寶貴的試驗數據,尤其是提高了壓氣機部件的設計和調試水平,這是有錢也買不來的,在加上多年來的預研成果,才有了太行這一座豐碑。

殲10C——終成正果(二)

太行是雙轉子結構,風扇是3級軸流式,有可變彎度進口導流葉片,即壓氣機靜子葉片,它是F4的發動機J79在世界上首先採用的,通過在各級壓氣機前和風扇前加裝整流葉片,它能減少上一級壓氣機因絞動空氣帶給下一級壓氣機的不利擾動。風扇的壓比3.4,壓氣機採用9級軸流式高壓壓氣機,壓比是12,效率85%,可見高壓部分轉速比較高,達到了16000轉每分鐘,總增壓比超過了30,這在中國前所未有的,當壓氣機的總增壓比達到30左右時,其出口溫度會達到600度左右。如此高的溫度連鈦合金都無法承受,主要是鈦零件導熱相對較慢,在特定的情況下有燃烷的傾向,只能由耐高溫的鎳基合金取而代之,可是鎳基合金與鈦合金相比重量太大。於是又開發出了新的耐高溫的阻燃鈦合金,太行的後幾級高壓壓氣機葉片及機匣部分,很可能使用了阻燃鈦合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太行的高低壓渦輪採用對轉結構,這在第三代發動機上是絕無僅有的,美國也只是在第四代發動機F119上才開始採用對轉結構,這種設計能減少飛機作機動飛行時疊加到發動機機匣上的載荷,使機匣可以作得輕些,這至少表明太行在推重比的潛力上是三代最強。

殲10C——終成正果(二)

殲10C裝機的太行發動機的改進版渦扇10B,推力達14噸,其潛質將充分釋放,更重要的是太行的裝機,最終使得其在可靠性上超過了AL31F,也使中國最後擺脫了對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的依賴,繼99式坦克的柴油機和055型驅逐艦的燃氣輪機之後,中國徹底解決了困擾多年的心臟病問題,走上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