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閱讀筆記-1

很多時候,人們的拖延症往往來自於完美主義。期待自己全部準備好,再開始。But,你需要多久能夠“全部”準備好?

或許在準備的路途中,死磕一些細節,而忘記了做這件事情的真正的目的。

就像我們寫文章,本來的目的是輸出,如果花了大量的時間,鑽研字體如何更美觀、排版如何更賞心悅目,一旦經過測試,發現這件事情需要很多時間,就很難開展。

So,這是我為什麼在昨晚讀了《自控力》的第一章,就馬上想記錄自己感受的原因。

《自控力》閱讀筆記-1

現在、未來,我都打算爛開始,開始了後,再優化。

更重要的是,我不相信我的大腦,能記住辣麼多細節、辣麼多即刻的感受、感想。

因為,在想法像小噴泉的時候,快速就記錄下來。

最近感受到,知識型社會鋪面而來,打開手機、打開電腦、新鮮的觀點和知識像海浪一樣,這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好事兒。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恐慌和焦慮。理財要學習、演講要學習、寫作要學習、情商也要學習......必要的學習是必須的,倘若超出時間範疇和接受能力地去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學習”二字,“學”加“習”。不僅僅需要輸入,還需要練習式的輸出。

對我個人而言,閱讀,是最好學習模式之一。而把大腦中的想法,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也是輸出的一個模式。在閱讀中,是自由地天馬星空的海洋。

《自控力》這本書,幾年前讀過一遍,其實已經記不清內容。在2020春節,這個特殊假期,無意中又翻開,覺得很有意思。

今天分享一些關鍵點:

1.“說不”屬於意志力的一部分。

學會“說不”,就是要在需要的時候“說不”。舉個栗子,最近你正在減肥,同事遞來一塊奶油蛋糕,剛要伸手接,突然想起不能吃啊,這時伸出去的手轉換姿勢,輕輕地優雅地一擺,“我不吃了,謝謝你啊!”關鍵時刻有效地捍衛了減肥計劃。

2.比起動物,人類更會計劃的原因,是由於擁有意志力,前額皮質所佔的比例比其他物種多。就像貓咪並不會把貓糧儲藏起來養老,但是人類卻會未雨綢繆。

3.人類有能力去選擇“更難的事”,也會有衝動去做“容易的事”。

如果我們學會訓練自己,輕鬆地去選擇“更難的事”,其實就是一個熵減的過程,前進的過程。

4.有些神經學家認為,我們只有一個大腦,但我們的腦袋裡有兩個自我。一個自我任意妄為、及時行樂,一個自我則客服衝動、深謀遠慮。我們總是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

一個自我說,刷會朋友圈吧,一個自我說,我想還是去工作一會吧!這時,就面臨著意志力的挑戰。如何選擇,你未來的生活會更好?

《自控力》閱讀筆記-1


5.一項調查顯示,人們每天做200多個關於食物的決定。

可想而知,一天所有念頭應該有多少個?幾萬個吧?我們無時不刻地面臨做決定。小到早飯吃中式還是西式?大到這個項目要不要投資100萬?

6.31歲的米歇爾是電臺節目製作人,他總是不停地用電腦或者手機查收郵件。後來意識奧自己,查收郵件是為了緩解不安。這和當下,很多人不停刷朋友圈、微博、抖音如出一轍,不安和焦慮,讓人們生怕錯過了任何信息。殊不知,大自然地球母親,不會因為任何一部手機,而停止轉動。當有覺察力的時候,反而是好的開始。可以先設定小小的目標,比如20分鐘不看手機,專注閱讀,過度到1小時專注工作,之後再看10分鐘手機,一點點地開始做到剋制自己看手機的衝動,逐步就能提升自控力。

7.好消息是,大腦可以根據要求重新塑形。就像通過鍛鍊能增加肌肉一樣。另外,通過冥想,也能提升自控力、注意力、管理壓力、剋制衝動和認識自我的能力。同樣的,冥想可以從簡單的5分鐘逐漸開始。

每天做比較短的訓練,也比把比較長的訓練拖到明天好。

8.自控力也可以傳染的。好習慣和壞習慣一樣,都能傳染,看你接觸什麼圈子。周圍人的行為,會激發大腦的鏡像神經元,提醒你去模仿同樣的行為。

9.時刻覺察,把注意力收回,專注於最初的目標。

人類大腦很有意思吧?這本書激發了我對大腦的好奇心。

《自控力》閱讀筆記-1


意志力由上圖三部分組成:“我不要”、“我要做”、“我想要”。

造句練習:

我不要賴床,我要早起,我想要成為積極陽光的人。

今天的遊戲,記錄你的意志力選擇,觀察你做的關於意志力的決定。

PS:本片文章用時60分鐘,原本計劃25分鐘,看來估算過高,下次繼續調整優化。

祝Have a Nice Da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