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是對讀書的一份尊重

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而為了能夠“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大學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泡圖書館。可回過頭來發現:自己明明也沒少看書啊,但卻連看過什麼書都忘了,更別提書中的內容了。尤其當我提筆寫文時,一個金句都吐不出來。這個時候,我尤其痛恨自己:為什麼當初就沒有準備一個筆記本呢!隨便記點什麼都好啊!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當你發現為時已晚時,恰恰是最早的時候。”所以,我立馬準備了一個厚厚的筆記本。不過光寫筆記還不夠,重點是知道如何做筆記。所以經讀書達人的指點,我又入手了一本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其中,本書裡的“一元化筆記法”最實用,也最容易令人堅持。

本書作者奧野宣之,是一個“筆記本作家”,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中,他都堅持用筆記本記錄。因此,在筆記方面也算頗有心得。他的筆記法,如今已在社會中引起了熱烈反響。


筆記,是對讀書的一份尊重


一元化筆記法有三條規則,分別是:一元化、時序化和索引化。

規則一:一元化——不做分類,隨心記錄

一元化的要點在於,把你想記錄的一切信息都丟進一個筆記本里。比如:

令你印象深刻的新聞報道、年初計劃、讀書摘要、日記感想;

外出時的靈感,可以先寫在便利貼上。然後等回家後,再貼進筆記本里;

在筆記本中加入書籍的腰封和卡片。以後隨手翻閱時,也容易燃起重讀的慾望;

把旅遊的照片或者導遊圖貼進去,也可以作為蒐集素材的來源;

作者把這個過程,比作收拾孩子的玩具”。對於孩子的玩具,你不需要做到分門別類,而是一股腦的全收進一個大箱子裡

。這樣,當你想找什麼筆記時,只要翻開一冊筆記本就行了。


筆記,是對讀書的一份尊重

一元化整理法



雖然這樣做比較缺乏條理,但如果是分門別類的記錄,就有可能遭遇找不著的情況。比如,公司臨時要開會,但你之前做的筆記,卻突然想不起記哪兒了。是日程手賬?還是便利貼上?真是越急越找不到啊······

而你之所以會陷入這樣的窘境,就是因為記錄信息的位置過於分散。而一元化的優點在於,只要你找,就百分百一定能找到。

總得來說,一元化主要有三個優點:

記錄的時候很輕鬆;

找起來的時候很安心;

堅持做的時候不費力。

規則二:時序化——6位日期記錄法幫助定位

時序化就是按照時間順序書寫筆記。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添加表明年月日的6位數。也就是“年份後兩位+月份兩位+日期兩位”。

“1月到9月”,“1號到9號”因為只有1位數,你可以寫成“01”、“09”。比如,“2018年12月18日”簡記成“181218”。

除了筆記,對於剪報之類的信息,也可以標上日期。比如:【20181218】書評《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另外,如果當天做的筆記比較少,筆記本的一頁紙又很大。為了不浪費空白處,在做完當天的筆記後,你也可以畫一條分割線。這樣就比較簡潔明瞭了。

筆記多了後,冊數也會隨之增加,這就難免造成混亂情況。比如,你寫了三冊筆記後,就可以在每冊封面上這麼標註:第一冊筆記本:【1】20170101~20170712;第二冊:【2】20170713~20181212;第三冊:【3】20181213~20181218。(其中【】裡面的數字表示第幾冊,後面的兩串數字表示“你開始使用的日子—>今天”)

多說一句:如果筆記本封面太光滑,不好做記錄。你也可以在本子的切口處做記錄。

如下圖:


筆記,是對讀書的一份尊重

切口記錄法


規則三:索引化——切口標號與重點信息數字化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好像在哪裡見過類似的話題,但就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如果有,你不妨試著將筆記進行索引化。

所謂索引化,就是尋找信息的線索。只要抓住線索,哪怕筆記本堆得再多,你都不愁找不到想要的信息。

索引化分為筆記本索引和電腦索引。

【基礎篇】筆記本索引

用筆記本做記錄的好處就是,只要是自己親手記錄的內容,就不會輕易忘記。

很簡單,就像製作圖書目錄那樣,在封面背後或者第一頁設置目錄。或者是用日期標籤代替頁碼也行。


筆記,是對讀書的一份尊重


【進階篇】電腦索引

電腦索引,一般用Excel表格製作就可以。每一行的信息由“筆記本編號+日期標籤+檢索標記+條目標題”組成。

例如:2018年12月18日,你在第一冊筆記本上寫下了《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的筆記。就可以錄製成“001 181218 閱讀《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奧野宣之”。

等到某天,你想查找這本書的筆記時,就用Excel打開索引文件,檢索關鍵詞“信息”,就會顯示出符合的條目。如:“001 181218 閱讀《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奧野宣之”。

然後根據線索,你只要打開第一冊筆記本,翻到12月份的筆記進行查找就行了。

不過,如果是對筆記本的所有信息都進行錄用的話,會很麻煩。所以作者建議你,只錄用一些重要的,日後檢索概率比較高的信息就行。比如說,經典書評,演講筆記,年初計劃,旅行遊記等等。


筆記,是對讀書的一份尊重

數字檢索法




如今,在這個快節奏時代,手機上只要點擊一鍵收藏,就能把想要的信息“收入囊中”。但是,花十分鐘抄寫一篇文章,和花十分鐘收藏十篇文章的效果能一樣嗎?事實上,抄寫雖然慢,但記憶力也因此變得更深刻。

正如奧野宣之所說:無論在手機裡保存多少本書,書裡的內容都不會保存在腦子裡。這些內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能變成你的無形財富。相反,儘管抄完書也不一定能記住全部內容,但某段文章、某個詞、作者的語氣和思想等等,都會隨著抄寫時的身體感覺被深深地刻印在頭腦和身體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