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反覆發作,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鄭醫生來分析一下

李大姐今年54歲,是我們消化科的常客了,每次都是因為發現胃息肉,入院做了息肉摘除術,過了一年複查,又會發現胃息肉,每次部位都還不一樣,但都是扁平小息肉,好像韭菜,割完一茬兒又長一茬兒,實在是煩不勝煩。

胃息肉反覆發作,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鄭醫生來分析一下


實際上,像李大姐這樣的患者,消化內科還有很多,通常表現為消化道的多發性息肉,容易復發,胃和腸都有,基本上以增生性息肉為主,也有炎症性和腺瘤性。胃息肉在內鏡下的表現是以隆起型病變為主,主要起源於胃黏膜層以及黏膜下層,可以有蒂如蘑菇狀,無蒂如荷包蛋,以及亞蒂介於有蒂無蒂之間。可以單發或者多發。

胃息肉的分類方法很多,像我國就喜歡通過病理學檢查來分類,可分為增生性、胃底腺和腺瘤性,還有就是特殊類型的息肉,其中腺瘤性又可以分為管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以及混合型腺瘤。而國外也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比如分為黏膜上皮性息肉,和非黏膜上皮性息肉,前者包括我國通常認為的息肉,後者主要是指黏膜下腫瘤比如間質瘤、平滑肌瘤、異位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等等。

胃息肉反覆發作,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鄭醫生來分析一下


這麼多種類繁多的息肉中,以絨毛狀腺瘤最易癌變,而其餘的種類癌變可能性不大,但是很多人反覆發作性息肉,也確實比較麻煩,那麼息肉的病因到底有哪些?平時應該如何預防呢,鄭醫生來分析一下:#哆咖醫生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致胃黏膜損傷,引起黏膜炎症,反覆的炎症刺激就容易引起息肉樣改變。幽門螺旋桿菌作為刺激因素,釋放的抗原物質可刺激胃黏膜上皮細胞、巨噬細胞等產生大量趨化因子,造成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等炎症細胞向胃黏膜內浸潤,引起活動性炎症,進而可刺激黏膜腺體、腺管數量增加及小凹增生,使得此處胃黏膜隆起,最終致息肉的發生。因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息肉的獨立刺激因素之一。

胃息肉反覆發作,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鄭醫生來分析一下


2.長期應用質子泵抑制劑:長期應用質子泵抑制劑的風險之一就是胃息肉,已有較多的臨床病例報道,但目前該發病機理尚不明確,可能與PPI抑制胃酸分泌,形成黏膜內囊腫,同時刺激促胃液素分泌增加,引起增生性息肉的發生等有關。3.流行病學因素:胃息肉好發於中老年人群,以45~60歲多見,女性佔63%,男性佔37%。各類型胃息肉患病率在10~69歲呈快速上升趨勢;在>69歲人群中,胃底腺息肉出現下降趨勢,胃腺瘤性息肉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增生性息肉出現輕微下降趨勢。因此,年齡與性別,同樣是胃息肉的危險因素之一。

4.膽汁反流:膽汁以及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其中含有膽酸和胰酶,改變了胃內pH值,使胃內處於低胃酸狀態,導致促胃液素分泌增加。同時結合型牛磺膽酸在酸性環境中可刺激胃黏膜炎症性增生,二者均可誘發息肉的產生。

胃息肉反覆發作,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鄭醫生來分析一下


5.飲酒、抽菸:均可導致胃黏膜反覆炎症刺激而發生息肉,同時吸菸可減少胃黏膜血流量,致胃黏膜缺血、糜爛,增加胃黏膜息肉的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胃息肉的發生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長期應用質子泵抑制劑、膽汁反流、抽菸喝酒、年齡與性別等因素相關,除了年齡與性別之外,其餘的危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而降低胃息肉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胃癌的發生,需要患者與醫生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