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紅錢中的“當四錢”

中國古代、近代的方孔圓錢

,大多以小平為主。從唐朝武德四年(621年)鑄造的開元通寶起,錢幣即以“文”為單位,一個小平錢,便是“一文”錢。一兩為10文,一千文為六斤四兩。以十進位制的錢幣衡制,便於人們在市場交易中的計算和換算。

王莽篡漢建“新”後,先後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鑄造了大量的虛值大錢。其中的“一刀平五千”,是用該錢的一枚,當五銖錢的一千枚來使用。這實際上,是利用幣制改革,公然地搜刮民財。此後,多個朝代的執政者,都效法王莽,鑄造過當五或當五倍數虛值大錢。比如,三國時期孫權鑄造的

大泉五千,五代的永安一千,清代的咸豐元寶當千......等等。

清朝的鑄造貨幣機關,分為中央錢局地方錢局。而地方錢局,又分為省級錢局和省級以下錢局。我們可以把中央的錢局——工部的寶源局和戶部的寶泉局,理解成“一級錢局”;把省府的錢局,理解成“二級錢局”;把省府以下的錢局,理解成“三級錢局”

清朝的一、二、三級錢局,共有四十多個。有的省,只設一個錢局,如浙江省,只有杭州府局(即後來的寶浙局),臺灣省,只有寶臺局

......。有的省,除了省局外,省以下再設一個或幾該錢局。如陝西省,一個為寶陝局(西安府局),另一個為省府下設的延綏局......。

在所有的省(府)中,設立錢局最多的是新疆乾隆時期,平定了準格爾後,開始在新疆當地建立錢局,鑄造乾隆通寶。由於新疆的地域廣闊,人口居住分散,因此,在新疆設立了多個錢局。有伊犁、阿克蘇、烏什、葉爾羌、庫車、喀什、迪化......等等。新疆設立的錢局,是全國錢局的六分之一左右。新疆各局鑄造的錢幣,材質以紅銅為主,用紅銅鑄成的錢幣,被後世稱為“新疆紅錢”。由於新疆的錢局分散,各局的鑄造量都不多,因此,新疆各局鑄造的紅錢,存世量皆少,成為了現在錢幣收藏的一大熱門。

唐朝以後的多個朝代或政權,除了鑄造小平錢以外,還鑄造過不少以一枚當幾枚小平錢使用的錢幣。如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千......,等等。但錢幣的當值,大多是五或五的倍數

凡事皆有例外。清朝的咸豐、同治年間,新疆的寶伊局(伊犁)和寶迪局(迪化),除了鑄造過和其它錢局同樣當值的的錢幣外,還曾鑄造過“當四”以四為倍數的錢幣。如當四、當八、當八十,等等。是這兩個錢局有意標新立異,還是另有原因?丁福保先生的解釋是:因為新疆毗鄰中亞的伊朗等地,這些國家當時的錢幣,實行的是四進位制。新疆的這兩個錢局,受到伊朗等國幣制的影響,因此,就鑄造了

四進位制的錢幣。

這兩局鑄造的當四錢,文字粗獷,有大漠孤煙之風。其中寶伊局鑄造的同治錢,既有紅銅的,也有黃銅的。但在黃銅者中,形制規整,文字尤為精美者,為部頒樣錢,不是該局所鑄。寶伊、寶迪錢局鑄造的當四錢,存世量都極為稀少,部頒黃銅樣錢則更罕


新疆紅錢中的“當四錢”


新疆紅錢中的“當四錢”

如上所說,在當八十的的錢幣中,銅材為紅銅的,為這兩個錢局所鑄。而黃銅者中,鑄造極為精美的,亦為部頒樣錢(見下圖)。因屬樣錢性質,又加當值獨特,因此,十分稀缺,收藏價值極高。


新疆紅錢中的“當四錢”

除了四進位制

的新疆紅錢外,還有其它一些新疆紅錢,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如喀什局所鑄的標有喀十的錢幣,存世極少(見下圖):


新疆紅錢中的“當四錢”

由於寶伊局和寶迪局的當四錢存世量極少,因此,價格較高,一般都在千元以上。多年來,古玩市場上,同文的偽幣,並不鮮見。作偽者的

做偽方法有二:一是用翻砂法,毀掉不甚值錢的紅錢,以真錢代替母錢翻鑄;鑄成後,再上鏽做舊。這類偽幣,看著似真,其實破綻不少。首先是偽幣的錢型小於真錢;其次是鏽色不夠自然;最後,儘管用的毀掉的真錢的紅銅,但新鑄造的錢幣,火氣未消,丟在地上,有刺耳的銳音。二是用改刻法。即把比較常見的當五紅錢,用刀具改“五”為“四”。對於這種錢幣,購買者在購買前,一定要仔細端詳錢文中的“四”字,看與真錢的錢文有無異樣。再用指甲用力摳幾下,看其中的筆劃,是否有鬆動的現象。總之,去偽存真,是收藏者的一門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