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地膜成為新汙染源,莫讓地膜氾濫成災!

地膜是從日本引進的技術,經過實驗以及實踐證明地膜覆蓋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種植產量!正是由於這些原因,自從地膜從日本被引進,在我國得到快速的發展,據有關數據表明,2017年地膜使用量達到143.7萬噸,尤其是中北部地區地膜使用量以及覆蓋率均驚奇的高!

農用地膜成為新汙染源,莫讓地膜氾濫成災!

導致地膜處理難的原因有哪些?

一,地膜無法重複使用

可以說地膜是一種“一次性”物品一點也不為過,主要還是由於現在使用的地膜比較薄,再加上它在整個使用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損傷,這些因素是導致地膜無法重複使用的主要原因!

農用地膜成為新汙染源,莫讓地膜氾濫成災!

二,部分農資店仍有不標準的地膜在銷售

國家有一個強制標準《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內容規定有一個聚乙烯農用薄膜的標準,為GB 13735規定要求農用聚乙烯薄膜厚度不低於0.01毫米,出臺這樣一個規定,主要還是從更有利於回收的角度考慮的,而聚乙烯薄膜厚度增加,那每平方米的成本就高了,導致很多用戶為了省錢,繼續使用非國標用品,據瞭解不少農資店仍然在銷售0.008毫米一下的聚乙烯薄膜!

農用地膜成為新汙染源,莫讓地膜氾濫成災!

三,回收地膜對於農民並不划算

回收地膜是一件非常消耗體力的事情,往往一斤薄膜產出三斤廢薄膜,廢薄膜中難免會摻雜土壤、水分和植物殘渣,這讓回收工作就變得格外艱難,在農村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田壟的廢地膜,其實也有很多地方在鼓勵回收它,不過由於回收要求高(含土量<3%,含水量<5%),這些種種原因就導致回收費用比賣的廢薄膜費用還要高,這樣算下來,回收地膜對於農民並不划算,也就導致了用戶回收沒有積極性!

農用地膜成為新汙染源,莫讓地膜氾濫成災!

應對地膜回收難有哪些方法應對?

一,新生材料

現在市場上面有一種新生材料,這種材料主要由植物(麥秸、玉米杆)合成,不僅具有和聚乙烯薄膜一樣的功能,還不用再去費力回收!不過這種材料由於拉伸度不夠和製造價格偏高等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大範圍採用!不過阿坤認為新生材料是未來地膜市場的趨勢,只不過現在由於技術不成熟,還不能完全代替聚乙烯!

農用地膜成為新汙染源,莫讓地膜氾濫成災!

二,指定廢地膜回收政策

自14年開始國家有關部門就開始致力於地膜回收工作,有些專家說14年一年回收的總量為50%左右,但阿坤認為這個回收率現實中遠遠達不到!阿坤認為除了有關部門回收政策不合理以外,還有他們宣傳的力度也不夠,很多地膜用戶根本就不知道地膜回收的有關政策,所以阿坤認為好指定廢地膜回收政策,也是解決地膜回收難問題的方案之一!

農用地膜成為新汙染源,莫讓地膜氾濫成災!

三,採用大型回收機器回收

市場上面是有地膜回收機器的,只不過現在機器性能並不好,不僅受很多不同土質的限制,穩定性還特別差,不過相對於人工回收,大型回收機器回收指定是更加快捷,現在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都有自己的回收機器,希望沒來能夠引進技術吸收再創新!

農用地膜成為新汙染源,莫讓地膜氾濫成災!

四,吸收企業讓回收地膜形成產業鏈

回收掉的地膜大部分用來製成粗製塑料用品,像垃圾袋和路邊常見的警示板,大部分都是回收地膜製成的,現在回收地膜的企業並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一些小作坊,加工利用地膜不光會造成第二次汙染,由於小作坊技術有限,能夠帶來的收益也是有限的,而只有能夠企業看到盈利點,就能夠形成地膜回收產業鏈!地膜回收產業鏈一旦形成,不僅能夠帶動一部分就業,還能夠實現廢物利用最大化!

農用地膜成為新汙染源,莫讓地膜氾濫成災!

綜上所述,阿坤認為面對地膜回收難,地膜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我們不能再去等待,現在部分地區土壤中地膜覆蓋率已經特別高,而高強度的地膜殘留會影響糧食減產,所以面對這些現實問題,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