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西方国家为什么对于苏联很忌惮,而对于沙俄却视作同盟与伙伴呢?

至高克勒猫


引言

沙俄是沙皇俄国的简称,沙俄从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开始,到1917年被十月革命推翻。苏联从1922年成立到1991年解体。这是俄罗斯的两段不同历史,我们看到沙俄大部分时期能被西方国家接纳,但是苏联大部分时期被西方国家抵制,乃至影响到现在,俄罗斯仍然被西方国家排斥,这是为什么呢?

一战期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俄国单方面退出一战,这种抛弃盟友的行为使得英法敌视苏联。

一战前,英法俄三国组成协约国,德奥组成同盟国,由于萨拉热窝事件,协约国和同盟国展开厮杀,从1914——1917年,双方打得精疲力尽,尤其是沙俄本身经济相对于英法比较落后,持续三年的战争使得沙俄走到 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种情况下沙俄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俄(就是后来的苏联),苏俄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俄国在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退出了一战,这样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德国把所有的军队调往西线,对英法发动了四次攻势,假如当时美国没有参战,英法可能就被德国打败了。对于英法来说,苏俄退出一战就是抛弃了盟友,是背信弃义,而战后的世界格局是由战胜国英法主导的,因此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苏联。

经济上,沙俄与西方国家联系紧密。苏联同西方国家之间缺乏经济联系。

沙俄是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工业比较落后的国家,西方国家诸如英法都是工业为主体的国家。这就决定了经济上沙俄是西方的附属者。

沙俄为西方国家提供农产品,英法为沙俄提供工业品。实际上沙俄是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场所、资本输出场所。在沙俄与英法等西欧国家的贸易中,西欧国家大获其利。比如

1870——1880年间,外国股份公司约在沙俄约有400家,其资本占俄国资本总额的1|3。

英国一家公司的驻俄代理人路德维希·努普是一个掮客,经他手用英国资本在沙俄建立122个纺织厂,其中,由他直接经营的克兰霍姆工厂是沙俄也是欧洲最大的棉纺织厂,因此,克兰霍姆这个地方被人们称为“俄国境内的一块英国领土”。

在沙俄的投资,西方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自然西方国家对沙俄比较亲近。

新经济政策和经济大危机期间,苏联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完成了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除此之外的时间,苏联和西方国家缺乏经济联系,尤其是冷战期间,世界被分为两半,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这样的一种格局阻碍了苏联和西方国家的联系,以苏联为首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为经互会,苏联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资本和技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为苏联提供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西方国家则组成了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苏联和西方国家,各自独立发展,因此苏联和西方国家缺乏经济联系。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是苏联的经济已经超过了英法,苏联不像沙俄那样需要来自英法的的资金、技术。

沙俄和西方国家经贸联系的密切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促进双方关系的融洽;苏联和西方国家缺乏经济联系,使得双方互不信任,加深了双方的猜忌。

沙俄与西方国家的文化比较相似,苏联的文化与西方不一样。

沙俄和西方国家信奉的宗教本质上一样。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由君士坦丁堡迁到了莫斯科,俄国一直信奉东正教。西方国家信奉天主教和新教,虽然俄国和西方国家信奉的宗教不一样,但是同出于基督教。

中世纪,两个东正教教士把希腊文化带到了俄国,沙俄仿照希腊字母创制了俄国文字,此后俄国一直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西方国家经历文艺复兴后,希腊文化重新在西方国家兴起,这样沙俄和西方国家在文化上比较接近,容易相互理解。

沙俄和西方国家的宗教、文化比较接近,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双方的隔阂。

苏联时期,文化高度发展,与西欧的文化差异明显,西欧信奉自由主义,苏联信奉集体主,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苏联取缔宗教信仰,过去沙俄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现在苏联的文化可以和西方向抗衡,尤其是到了而是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的军工技术,航天技术,都大大超过了西方国家,这种科技文化上的对立,以及苏联的文化某些方面领先于西方国家,使得西方国家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

沙俄同西方国家的文化同根同源,因此双方容易接近;苏联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比较大,加深了双方隔阂。

沙俄与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是一样的,苏联与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

沙俄历经彼得一世改革、叶卡捷琳娜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已经逐步成为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上虽然还保留沙皇专制,但是已经建立杜马,国家正在向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迈进;经济上看,沙俄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相似。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建立一个全新的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用计划的方式发展经济,排斥市场、商品、私有制,这种体制刚刚建立的时候,使得苏联的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在西方国家遭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的时候,苏联的经济一枝独秀,以致后来西方国家为了度过经济危机,还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思维。政治上,苏联给予工人阶级普选权,确立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权力为多数人享有,这种优秀的政治体制迫使西方国家也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革,比如西方国家也给予工人普选权,给予工人一定的福利,以此来缓和社会矛盾。

沙俄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相似,这就使得双方能够融为一体,苏联与西方国家的体制差异较大,这也加深双方的隔阂。

沙俄维护欧洲现存的秩序,苏联是欧洲现存秩序的挑战者。

近代,沙俄同西方几大强国都交过手,比如

  •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结果被沙俄打败,结束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民主共和的法兰西被推翻,欧洲回到君主制时代。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沙俄作为欧洲宪兵扑灭希腊的起义,维护了欧洲现行的统治秩序

这一时期,沙俄同西方某一国家为敌,实际上沙俄是维护了欧洲的现存秩序。

欧洲近代的工人运动一直威胁着西方国家的统治,先后成立第一、第二国际,目的就是要推翻西方国家现行的统治秩序,引起西方国家对工人运动的恐慌。苏联一成立就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西方国家要把苏联扼杀,武装颠覆苏联失败后,开始孤立、隔绝苏联。苏联为了改变外部环境,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建立了第三国际,指导各国的工人运动,各国工人阶级的政党成为第三国家的支部,第三国际指导各国的工人运动,帮助各国工人进行罢工和争取工人的合法权益,这就给西方国家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带来了冲击,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

沙俄时代许多沙皇都同西方国家联姻,苏联时代没有联姻的条件

  • 沙俄历史上有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是德国公主
  • 亚历山大三世之前的六代沙皇都有德意志血统

历代沙皇同欧洲皇室的联姻,沙皇具有欧洲血统,这就使的西方国家比较认同沙俄。

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子女被苏联处死,沙皇专制在苏联被废除,苏联不能凭借领导人与西方国家的联姻,反而因为苏联和西方国家的敌视,而相互疏远。

总结

上述苏联和西方国家的种种差异的根源是沙俄相比西欧国家实力较弱,苏联的实力大大超过了西方国家。

近代沙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沙俄一度成为欧洲宪兵,镇压欧洲发生的起义,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但是与英法相比,综合实力还是较弱,尤其是在经济、教育、文化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方,在这些领域沙俄一直在模仿西欧,

  • 比如彼得一世曾经化妆为一名水手,到荷兰去学习,之后回国仿照西欧制度进行了彼得一世改革。
  •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西方国家再经济制度上融为一体,这次改革中,沙皇还仿照西欧设立地方自治机构,建立杜马,参照西欧进行了司法改革,建立陪审制度,在政治上模仿西欧。

因为沙俄比西方国家落后,所以沙俄非常羡慕西方,想方设法与西方联姻,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维护西方国家现行制度,这就使得西方国家比较认同沙俄。

苏俄一诞生,就抛开英法,单独同德国媾和,就向世界表明苏俄有自己的行事风格,不会在意英法国家的的想法。此后,从苏俄到苏联面临外部西方国家的干涉,但是一直安然存在,一战后初期欧洲还有其他国家效仿苏联建立新的国家,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惧和抵制。二战后苏联成为超级大国之一,许多国家纷纷效仿苏联,以苏联模式进行本国政权的建设、经济建设,这就使西方国家感到恐惧,鉴于苏联的强大,西方国家就抱团抵制苏联。

因此西方国家忌惮苏联,把沙俄视作合作伙伴的的根本原因是:沙俄是西方国家的追随者,苏联是西方国家的挑战者。

世界近代史从西方开始,西方是世界的中心,西方的经济、文化、制度领先于其他国家,沙俄学习西方,追随西方。

世界现代史从苏联开始,苏联创造出了先进的的经济、政治体制,凭借制度上的优势,实力迅速发展,引起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苏联。


麒麟阁论史


忌惮苏联是真,因为苏联与它一样强大,力量足可以消灭它们;与沙俄同盟?西方从没接受过沙俄,只有欧洲发生战争,想找个帮手时才拿沙俄当二百五,用完就厌弃。



也无风雨也无晴9014


苏联比沙俄邪恶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