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張文宏一發聲,踩的全是中國家庭的痛點啊!

前兩天,在接受採訪時,張文宏明確表示:哪怕疫情緩和了,也要保留分餐制的習慣: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啥叫分餐制?張文宏醫生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在接受採訪時拎了重點:

1.筷子不要混一起,間接混一起也不行;

2.不要用自己的勺子去盤裡盛湯;

3.別用自己的筷子互相夾菜。

對照了一下,糕媽表示自己家這個規矩已經堅持了好多年:公筷、公勺、每個人都有專門的碗: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可能有人就要問了:一家人吃飯也要這麼講究嗎?

畢竟,老人給孩子夾菜、朋友之間熱情投餵,並不少見;就連我們自己,有時也會覺得,一家人又不嫌髒,幹嘛那麼麻煩?

不,有時還真得仔細講究點。你看,張文宏醫生都說了:如果家人在外面混餐過,那可是會把外面的口水帶進來的: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新民鄰距離

採訪中,張文宏還調侃:作為我的領導,吳凡院長給我夾菜,我是吃還是不吃?

二位醫界大佬指向了同一個答案:誰也別夾菜,夾了也不吃!

“分餐不僅防止汙染,還涉及營養問題!”吳凡院長說。為了全家人的身體健康,分餐真的是太重要了!

“不分餐,就像讓家人在疾病面前‘裸奔’!”

——爆出這種金句的,當然還是張文宏醫生。

這樣的說法一點都不誇張。

先來看一組咱們有娃家庭吃飯時,最典型的場景: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這哪是吃飯啊,統統都是口水大作戰,病菌在狂歡。

數據顯示,成年人唾液中的病菌可達上萬種: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在這些病菌裡面,特別要被點名的是兩種:幽門螺桿菌、EB 病毒。

⚪ 幽門螺桿菌

胃炎的元兇之一,有時可致癌。

幽門螺桿菌可能引起出血、發炎,引發各種消化道病症。

這幾年,被大人傳染上幽門螺桿菌、小寶寶患上“老胃病”的新聞,可是屢見不鮮: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要知道,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比例可達 50%,也就是說,幾乎每兩人中就有一個感染。

而且幽門螺桿菌可頑強了,不但可能會隨著餐具混用、交叉傳染,有時吹幾口氣都能傳播。

所以,想遠離這個細菌,不光要用公筷公勺,還要注意,別給寶寶嚼飯、也別用嘴把飯吹涼,切記!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 EB 病毒

也是一種可致癌的病毒,可以通過唾液、血液等途徑傳播。醫學界公認,EB 病毒是多種惡性腫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

EB 病毒在人群中也算是廣泛感染,幼兒感染後多數沒有明顯症狀,或引起輕症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扁桃體發炎、咽炎等)。

但 EB 病毒壞就壞在,它還可以在人體內長期潛伏,一旦人體免疫功能偏低的時候(比如經期、感冒咳嗽、熬夜、操勞),就會迅速增殖,感染B淋巴細胞,進而大量進入血液循環、造成全身性感染。

小到咳嗽,大到淋巴瘤、噬血細胞綜合徵,它一旦爆發,治療起來可麻煩了。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所以,無論是為了孩子還是家人,分餐的一點麻煩並不算什麼,該分就分!

分餐制能預防的病菌,不只有唾液中的,還有外部的。

前幾天,《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聯合杭州市疾控中心,做了一場實驗,測試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後的細菌對比。

實驗人員總共點了 6 道菜品,每一道菜都分成了兩小盤,一共 11 個人一起吃,一盤使用公筷進食,一盤不使用公筷進食。另外,還特意另外點了兩道菜,作為空白對照。

經過 48 小時的培育,實驗結果顯示,用公筷明顯能大大減少菜品中的細菌汙染。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錢江晚報

“不使用公筷的情況下,一方面大家可能會把自身口鼻腔攜帶的細菌通過筷子傳遞到菜品上,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不同菜品本身攜帶細菌的交叉汙染(尤其是冷菜),這都增加了細菌滋長的機會。”

——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監測所所長朱冰說。

不分餐,做到營養均衡難

別以為分餐只是為了預防病菌的傳播。

你想啊,大家都拿著自己的筷子隨意夾自己愛吃的食物。你愛吃牛肉,他愛吃黃瓜,她愛吃青豆……

邊吃邊夾,難以估算吃了多少種、每種又吃了多少量。長此以往,

極有可能導致每天攝入的營養達不到全面均衡!

營養不均衡,寶寶不僅很難長高長壯,就連抵抗力都可能會受到影響,生病的概率也會增大很多。������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而如果採用分餐制,用公筷公勺夾菜,就多了一道把每種菜都放進碗盤的程序,可以合理安排每個人碗裡的食物量和種類。

“吃多少,都在眼前,看到總量,也看到不同菜的搭配。品種上有概念,總量也有控制。”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表示。

尤其是當寶寶開始和大人一起吃飯之後,儘早把分餐提上日程,能更好的判斷他各種營養的攝取是否充足。

下面給大家看下每日攝入食物推薦量,仔細品品,平常一家人吃飯時,是不是根本摸不準吃了多少?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所以,不要等孩子缺鈣鐵鋅硒維生素ABCDE、長不高性早熟發育不良了,再去雲裡霧裡地覆盤平時都吃了啥。

趕緊實施分餐制,讓每一口食物都吃得明明白白。

做好分餐,你可以這麼開始

說了那麼多,還是會有人表示:公筷公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難!

總結起來,難在 3 點:

一怕器具準備煩,洗了還得混一塊;

二怕別人罵無禮,埋怨熱臉貼冷臀;

三怕老人玻璃心,以為自己被嫌棄。

嗯,最開始確實很難,糕媽也是堅持了好一陣子,家裡爺爺奶奶才接受分餐制,現在餐桌上每盤菜都會有公勺或公筷。

我們的做法是,準備幾套造型不一樣的餐具,然後每個人的碗、筷、勺顏色都不一樣。

現在這種一套多種顏色的餐具套裝,市面上挺多的: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如果個人餐具選擇了塑料材質,公勺公筷就可以選一些別的材質,方便區分: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飯菜太熱,就用這種手持小風扇扇涼,方便得很: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外出的時候,可以帶上便攜的餐具套裝,儘量不用外面的:

張文宏提醒:“別夾菜了!”飯吹吹涼再喂,就是在害娃


搞定了器具類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讓全家人接受並落實分餐制。

估計大家從小都被教育:

吃多少夾多少,不要提前把菜撥到自己碗裡,沒吃相、不禮貌!

別人夾菜要笑臉相迎接過來!

時代進步了,咱們的觀念也得跟著進步呀。

讓我們從現在、從今天開始,牢記張文宏醫生的勸誡。

誰都不要互相夾菜!大家都挺忙的,能坐一桌吃飯,本來就是愛!

提前用公筷把菜夾到碗裡,不把病菌過給別人,才是最大的禮貌!

最難說服的可能是老人,說實在的,一輩子的習慣,一下子改掉確實不容易;而且也難免會敏感、擔心兒女是不是嫌棄自己。

這個時候,除了堅持,我們更要多一點耐心。

像我們編輯部的鹹媽,就是這麼跟公婆說的:

“爸媽,一家人中的重點保護對象就是您二老和小孩,分筷子分碗,哪裡是嫌棄您,分明是我和孩子爸整天在外面混餐、反而怕把病菌過給您!”

方姐剛在家推行公筷制度時,孩子姥姥也特別委屈;方姐的做法是每月定時換一次筷子:

“為了躲病菌,我連自己都嫌棄!”

總之,兒女的體貼,再加上心疼孩子,老人還是能聽進去的。再說,用個公筷就能大大提升健康水平,比花大價錢買保健品、營養品,省錢省事多啦!

為了孩子也為了家人,現在就趕緊把這篇文章轉發給大家,聽張文宏醫生的話,互相監督、開始分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