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源味梅子 农场主十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对于农场主+来说,除了农场话题以外,小院生活种菜那点事基本是最津津乐道的。


小院因为财力、环境等因素受到限制,有些时候拥有一方小院对于普通都市人来说更像是一个梦,而种菜与三餐结合,烟火气浓烈,更接地气,更能形成互动,应该是每个农场必备的项目之一!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种菜已经打好翻身仗

疫情隔离期间,一件关于种菜的事情上了热搜,因为实在好奇菜种的怎样?选择了什么品种?不怎么关心女明星新闻的梅子,毫不犹豫地点开了新闻,内容大致如下:


3月20日春分时节,黄雅莉还在家拿着锄头给小院的菜地松土,戴着草帽穿着背带裤,套着长筒鞋,一副装扮也十分有着菜农的模样,松土、播种、收割,动作娴熟,早已是年轻女星里的种菜“老农”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王鸥在去过黄雅莉家后,也中了“种菜”的毒。回到家后也将自家小院开垦一番,花了一整天功夫,播种了牛角椒、朝天椒、香菜等等。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化身花农果农的张馨予也常在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收获,先是化身花农果农,一身装备齐全,在自家园子里为花草修剪枝丫,又摘下满满一篮子橘子,收获颇丰的样子。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4月19日晚,angelababy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的种菜日记,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种菜的过程,还十分欣喜地称“终于吃到自己种的鸡毛菜了”。

亲自下地除草,翻土,再堆土堆、播种、浇水,一系列完整的种植过程成为疫情隔离期间最大的乐趣。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当然,这些女明星的种菜史毫不意外地勾起了我们对都市种菜者的深刻记忆,不禁让人联想到许多同样热衷于在城市里种菜的大妈们。

在城市里,无论怎样精致繁华的商品房,都会有大妈们孜孜不倦地开发出一小块地盘种菜,

阳台顶楼小院甚至小区绿化带都有她们的足迹,连许多花田都被改成菜地,让人哭笑不得。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虽然我们很难判断,明星对种菜是真爱,还是种菜成了立人设的工具,但是什么火做什么大概没有错。


种菜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可以说种菜很大程度上打败了我们惯有的“偏见与价值”。

不知道什么时候“土”一字成为了我们的口头禅,“这个人好土”成为我们形容一个人的顺口溜,以金钱为导向的当下,我们好似并没有给“与土相关的一切事物更多的空间”。

农民尚不能职业化,大批农村人流向城市,农村还接受着偏见和歧视的当下;在农产品就是“便宜货”,农场主就是“蹲坑者”,在有机蔬菜需要在高端超市才能彰显自己的当下,“种菜”已经鹤立鸡群,打下了与“

”抗衡的胜仗。

都市屋顶拥有一片菜园,能够自己收割瓜果,成为新“炫富”方式的同时,种菜已经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生活的选择,流行于当下,成为一种刚需。

而这种刚需与农场密不可分,如何打好种菜这张牌,应该成为每个农场主的新课题。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剔除客户中的“叛徒”

种菜是一种刚需,从农场和消费者两者的角度来说,互动性粘黏性实用性都俱佳

,这一点可以说每一个农场主都知道,甚至很多农场就是单纯的种菜做会员,目前大部分房地产项目直接拿其做配套。


偏向休闲的农场主更是需要体验项目引流以及消耗流转过大的土地,所以每个以休闲为主的农场主都想过怎样利用种菜这个刚需。

目前大约形成了三种方式:


第一种形式,VIP会员者免费拥有农场整理好的家庭菜园,自行耕种或者农场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类似于做配套;


第二种形式,农场整理后寻找租赁者,以出租地块做引流和收取租金;

第三种就是做自然教育,与学校挂钩,小菜园成为小的学习基地,依靠的是政策需教学的刚需政策。

但是除了第三类,有实力有背景能够拿下学校资源以外,很多农场在面向用户租种菜体验这块大大小小都遇到了问题,甚至很多农场直接取消了这个版块。

从农场与消费者两个角度来考虑原因,大致集中在两点上:租赁菜园算下来并不赚钱,这里的不赚钱主要是因为对菜园管理成本的低估;用户的体验感并没有想象的好,大多数客户最后选择放弃。

管理成本的低估,主要是来自于对种菜的不了解,导致了很多物料的叠加和浪费,第二个是低估了

用人的成本费用,这些是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解决的办法,农场主只能把种菜体验这块作为一个项目,用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摸索。

当然摸索的关键点还是要放在,会员人数租赁面积管理机制上面。


用户体验感不强,因为用户是不同的个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农场需要对此有一个回访且有自己的用户档案,这一点其实是最基础的工作。


其次,在源味探访过程中梅子了解到,很多客户体验感不强是因为种菜并没有收获。很多客户对种菜抱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心态,认为只要把种子放在土壤里就能长出来,很多有机农场的不打农药不施肥更是把这点心态放大了数倍,造成了用户的极大落差感,不但丧失了对种菜的兴趣,更丧失了对农场运营人员的信任。

那么要克服这个问题,就需要把种菜与自然教育有机的结合

农场方可以定期的开展种菜小课堂,除认真传授种菜技巧以外,正确地普及蔬菜的生长节奏、种菜这件事的不易,降低客户的期望值,提升客户种菜的价值感,才是对的方向。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第二个造成种菜没有收获的原因是农场的机制问题,很多租赁者租赁菜园的时候只是一时的兴趣,所以租下后发现时间与菜时并不匹配,租了一年也就来了两三次,并不能发挥出互动性和粘连性。如何解决?


第一点会员的数量,如果数量太少,管理成本会特别高,需要达到一定的上限,与管理费用持平。


怎么让会员成为会员之后,常来农场,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呢?这里面有一些技巧。

和人的审美一样,很多时候人是因为对比活着的。客户之间也需要对比,也需要树立榜样,所以在考虑会员人数的同时,要建立共享站

,能够让种菜的人形成一个独有的圈子且树立榜样和典型。


也就是说农场方需要扮演群主的角色,能够成为意见领袖


当然,送的永远比买的香,能够让会员觉得自己“赚了”很重要,很多农场每年的蔬菜是过剩的,偶尔的送一些,努力分享努力种菜,但种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用户,提升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获得感。


虽然农场种菜板块的开发还需要面临很多问题,但无非出在体验感上,也就是说还是会存在我们怎么样努力都会出现的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不断调整。


很多农场在推销种菜租赁板块的时候,其

过程过于简单

很多情况类似于客户来到农场游玩或者买菜,农场主简单的说了句“我们这边还有菜园租赁板块”,客户大致会来一句“怎么租的”,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这样的过程对客户档案的建立等于零也不存在什么客户筛选机制

所以,我们在做第一步的时候就需要给客户画像,剔除客户中的“叛徒”,那么农场方应该形成一个关于租赁者筛选的问卷,每个用户需要填写问卷才有报名资格,农场方也需要通过职业、兴趣、状态等条件能够有一个简单的画像。

与农场距离过远、洁癖、长时间出差等条件的客户应该剔除在外,保证客户的质量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客户,这不是一句宽慰而是一句生意之道

“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你就能成功”,这句话在这个每天都在变化的时代恐怕已不够准确,“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才能获得机会”,可能更精准一些,但,机会不就是希望嘛!


让种菜流行起来,或许是农场一大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