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行为1——什么是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的错误与行为经济学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白的读书圈,我是大师兄。今天我们开始读一本新书,书名叫《错误的行为》。

这是一本讲述行为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的著作,书里列举了我们日常消费存在的陷阱以及人们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行为,那么我们到底在生活中犯了哪些错误,又如何避免呢?让我们开始这本书的学习吧。


错误的行为1——什么是行为经济学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理查德泰勒,现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教授,是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那么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呢?简单来说,行为经济学这个概念就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学来说的。这个传统经济学,也叫主流经济学,它的整个理论基础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叫做理性人假设,这个假设的核心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并且他做出每个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去街上买苹果,有两个商贩一个卖5块钱一斤,一个卖6块钱一斤,在苹果质量一样的情况下你一定是会去买那个5块钱一斤的,这就是理性的选择。听到这可能有些朋友觉得这不废话么?质量一样当然哪个便宜买哪个啊,在经济活动中肯定是理性的了,可是行为经济学却说不一定。

行为经济学就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了质疑,并且经过大量的研究以及实验说明了人的行为,特别是群体性行为并不一定的是理性的,甚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非理性的,那么各位书友,您觉得自己是个理性人吗?

书里有这么一个例子,比如你去商场买一个闹钟,价格是80块钱,选好了决定要付钱的时候店员告诉你有另外一个卖场新店开业,在做打折促销,一模一样的闹钟只要50块,而且路程也不远,走路过去只要十分钟,那么你是否会选择去那边买更便宜的闹钟呢?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去吧,毕竟也不远,只要十分钟的路程可以节约30块钱,还是能接受的。

那么现在再问第二个问题,这次你又去了商场,选中了一台电视机,价格是3580元,而当你决定付钱的时候店员又告诉你他们那个新开业的店只要3550元,路程也是十分钟,你又会不会选择去呢?这次大部分人可能就觉得没有必要为了节约30块钱专门跑一趟了。这个例子就说明了面对同样的经济利益,都是节约了30块钱,而付出代价也都是十分钟的路程,但是人们却可能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也就说明了大多数人都并不是理性的。


错误的行为1——什么是行为经济学


这就是行为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了,人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非理性的行为,而人们的经济行为又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受到影响?更进一步来说,人们又怎么样来利用他人的非理性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为自己获得利益呢?这就是我们要从这本书里去学习的内容了,接下来我们跟随作者的经历去一窥行为经济学的庐山真面目吧。

首先,作者就从自己在当老师时期的经验中发现,他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非理性的,他在教授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时候,设计了一次考试,为了能够把学生分出梯度,他在试题中设计了的难度,只有少数学霸型的同学才能取得高分,而大多数平均水平的同学只能取得一个中间分数,这种思路吧在我们经历过中考、高考以及各种变态考试的中国学生心里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美国学生却并不买帐,因为总分100分的考试,全班的平均分只有72分,大多数同学觉得泰勒教授出的题目太难了,于是集体去投诉他,这让我们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很困惑,因为美国学生最后的考试成绩并不是以分数呈现的,而是以A、B、C、D的等级来划分的,所以大部分的同学其实都是可以得到B等级的评分的,最终成绩的分布和别的课程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没办法,学生就是觉得分低了不开心,很愤怒,后果很严重啊。为了保住饭碗,我们年轻的泰勒教授决定做出改变,但是他又不想降低考试的难度,那怎么办呢?泰勒教授把这门课程考试的满分改成了137分,而相对应的平均分数就上升到了96分,从此学生们就再也没有抱怨过他的考试难了。

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些学生的行为非常的“不正常”,满分100分得到72分与满分137分得到96分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是小学生都会算的数学题,但是这些大学生的表现却极大的违反这一逻辑,而且还是学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啊。要是一般的老师,事情到这也就完了,毕竟学生的不满解决了麻,可我们的泰勒教授可是诺贝尔奖得主啊,他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去反思,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用理性的经济人代替了真实的普通人,而真实的人是有很多非理性行为的,那么用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做出的很多预测都是极为不准确的,其造成的后果可比学生投诉要严重得多。更可怕的是,这些曲解人类行为的模型反而让经济学成为社会科学中最强大的学科之一。它的强大主要是体现在所有社会科学当中,经济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错误的行为1——什么是行为经济学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经济学理论的前提是有缺陷的,因为经济学假设人们做选择时会遵循最优化原则,比如一个人在可能会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中,会在自身能承受的范围内选择最好的。另外,经济人做选择时的依据是没有偏见的。但事实上却完全不是这样,首先,当普通人遇到最优化问题时,往往是没有办法去解决它的,即便是去超市购物,面对预算范围内不计其数的商品组合,真的能有人做出最优的选择吗?更不用说其他更难的问题,比如购房贷款、高考填报志愿、选择职业或者选择终身伴侣等等。其次,人们做选择的时候是有偏见的,比如之前说到的那个买闹钟和买电视的例子,面对同样节省30块钱的选择却是不一样的。再次,很多因素并没有被经济学的最优化模型考虑在内,比如理性的经济人不应该期待在结婚纪念日或者生日当天得到礼物,这个日子与其他日子又什么不同呢?而即使是要送礼物也会非常困惑,毕竟理性的经济人应该知道钱可能是最好的礼物,因为金钱可以购买任何最好的礼物。不过,除非你的伴侣是一位经济学家,否则我不建议你在下次纪念日的时候用钱作为礼物送给她。仔细想一下,即使你的伴侣是位经济学家,送钱也未必是最优选择。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对传统经济学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从下一章开始,就要开始讨论行为经济学这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一些创新的理论思想,什么是机会成本?什么又是禀赋效应?这些名词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做了哪些“错误”的行为呢?让我们下回接着聊。如果您喜欢小白的读书圈,可以关注微信同名公众号,并且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人加入我们吧。我是大师兄,我们下次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