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何意思?

泰和道安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敞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其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註釋:自從帝王拋棄了老子,老子就開始給“畏之一族”授課。教育他們如何跟危險的帝王打交道。帝王有一個普遍的習慣,會隨意殺人。因此就有了,委曲求全,每天都要裝作很無辜的樣子,還要裝扮成窮兮兮的樣子,家裡破破爛爛,窗戶漏風。總之,少了就有機會獲得,露富就意味著被賊惦記上了,就不得安寧。

所以,只有聖人,一般都很軸,一根筋。不為私利,只為天下道理。“一”指的是道法。

無私則明,不自以為是就明事理。不責備自己就有功,也可以稱作無過則有功(尤其在仕途上)。不自大,保持謙虛的態度,才可以持續進步。

老子與世無爭,天下就沒有與我可以爭的東西了。

自古陪王伴駕,必須委曲求全,哪裡有戲言?只有這樣,才能全身而退。

在權利不受約束的環境下,自然會出現上述理論。


無生道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執守大道,代天牧民,允執厥中,順天應人

《道德經》第而十二章,“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說聖人執守大道,允執厥中,不偏不倚,代天牧民,及於萬物。所謂“聖人”,是參透自然之道和民心之道,洞察天地萬物終始,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的人;“執”,是執守;“一”,是大道,仰觀則有天道,俯察則為人道,民心之道;“天下牧”,即“牧天下”,牧養天下萬民和眾生,如同牧養牛羊一樣。

所謂帝王,代天牧民也。

【版本】

本句,楚簡本缺失,帛書本作“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河上公本、王弼本均作“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傅奕本作“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式”是範式,有以身垂範的含義,而“牧”則是牧養,義勝。“執”是執守,“抱”是抱守,二者義通。帛書本最古,且義勝,故本文從帛書本,即“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

【釋義】

“聖人”:參透自然之道和人心之道,洞察天地萬物終始,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的人。原是指“聰明的人”,後來是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字形從“人”、“耳”、“口”,表示這是一個耳聰口敏的人,既善用耳,又會用口,本義是通達事理。《說文》:“聖,通也。按:耳順之謂聖。彼教所言耳根圓通亦此意。” 《風俗通》:“聖者,聲也。聞聲知情,故曰聖。”《易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尚書˙洪範》:“睿作聖。傳:於事無不通謂之聖。”《詩經˙小雅˙小宛》:“或聖或否。”《詩經˙小雅˙巧言》:“聖人莫之。”《管子˙四時》:“聽信之謂聖。”《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韓非子˙五蠹》:“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執”:執守。甲骨文“執”字十分清楚地表明這是一個人的雙手被枷鎖釦住的樣子。字的本義是“拘捕”。《說文》:“執,捕罪人也。”《禮記˙檀弓》:“而妻妾執。注:拘也。”《左傳˙僖公五年》:“遂襲虞,滅之,執虞公。”《易˙遯》:“執之用黃牛之革。”《禮記˙少儀》:“執君之乘車。注:執轡也。”《詩經˙周頌˙執敬》:“執競武王。”《左傳》:“執邾悼公,以其伐我故。”《陰符經》:“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一”:指“道”,大道,自然之道和民心之道。“執一”即執持大道,允執厥中,不偏不倚。《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經˙繫辭》:“天一第二。”《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牧”:牧養萬民。“牧”,像一隻手拿著鞭正在趕一頭牛,本義是“放養牲畜”,也指“放養牲畜的人”,如“牧人”、“牧童”等,引申為“統治”義,如“牧萬民”。《說文》:“養牛人也。從攴,從牛。”《玉篇》:“蓄養也。”《廣韻》:“放也,食也。”《小爾雅》:“牧,臨也。”《韻會》:“治也。”《尚書˙舜典》:“既月乃日,覲四嶽群牧。傳:九州牧監。”《尚書˙呂刑》:“非爾惟作天牧。”《禮記˙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周禮˙天官˙大宰》:“九兩,一曰牧,以地得民。注:牧,州長也。”

巡視九州,以督州牧也。

【簡評】

聖人,是參透自然之道和人心之道,洞察天地萬物終始,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的人。“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說聖人執“道”而行,中正無私,牧養萬民,及於眾生。“聖人”,是參透自然之道和人心之道,洞察天地萬物終始,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之人;“執”,是執守;“一”,是“大道”,仰觀則有天道,俯察則有人心之道;“牧”,牧養萬民,如同牧養牛羊一般。

於自然之道,聖人應該“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認識並順應自然的規律。上古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帝堯“求能治水者”,四嶽推薦了鯀,結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攝行天子之政”的帝舜“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而“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其後,帝舜“舉鯀之子禹,而使續鯀之業。”大禹在外十三年,“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於是“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栞旅,九川滌原,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大禹治水的關鍵,是“道九川”,“道”即“導”,疏導是也。因此,大禹治水的成功,是將乃父鯀之“壅堵”之策,改為“疏導”,這便是認識到自然規律,並尊重自然規律,便是“執天之行”,也便是“執一”。

帝禹治水,道川入海也。

民心之道,聖人應該上順天道,下應民心,也應該採取疏導而非壅堵的策略,來治理天下。《荀子˙哀公》記載,魯哀公問於孔子,孔子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魏徵在給唐太宗李世民上書中,有云:“自古受圖應運,繼體守文,控御英傑,南面臨夏,皆欲配厚德於天地,齊高明於日月,本枝百代,傳祚無窮。然而克終者鮮,敗亡相繼,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殷鑑不遠,可得其言。”《詩經》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為什麼呢?是因為帝王失其道也。所以,帝王代天牧民,必須“觀乎民心之道”,進而“執道而行”,此即“執一”。

“以為天下牧”,是“以道為天下牧”,也就是遵循道的規律,來牧養天下萬民。《國語˙魯語》:“且夫君也者,將牧民而正其邪者也。”所以,天下之牧,乃為“天子”;邦國之牧,即為“君主”。漢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改刺史為州牧,後廢置無常;漢靈帝時,再設州牧,掌一州之軍政大權,位在郡守之上,如漢末劉表為荊州牧,袁紹為冀州牧,劉虞為幽州牧,劉焉為益州牧。所以,天子或君主的職責,是代天牧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聖人治理天下,必須循道而行,這裡的“道”,仰觀則為天道,俯察則為人道,也就是民心之道。只有“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才可以做好自己“代天牧民”的本職工作,這便是所謂的“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的內在含義。“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國,治軍,從商,從教,修身,修心,率皆此道也。信哉!

民水君舟,不失其道也。

【本號文章均為原創。圖片源自網絡。】


泰和道安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意為:聖人(修養達到很高境界的人)秉持一種理念,憑藉這種理念做天下人的君長。

老子那裡,“一”指天道和人道,比如無為,自然無為預示治國無為無為而治,休養生息,是漢初採用的治國策略。蕭規曹隨,是另一種無為。

孔子也主張“一以貫之”,原文這樣表述:“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由此可見,孔子的“一”是仁道,也就是忠恕之道。憑藉仁道可否治理天下呢?孔子生前沒有行得通,後世也沒有聽說,估計難度很大。

王陽明和曾國藩是孔子之後完成“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創立心學,曾國藩撰寫《挺經》,都悟出為官之道,但層次未達到“為天下牧”。

毛澤東在長沙一師求學期間,博覽群書,聚友共商,轉益多師,以探求宇宙的“大本大原”為要務,畢業後更致力“改造中國和世界”的社會實踐和革命運動,終於領悟出為窮苦人打天下、為人民服務的大道,並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付出無數先烈的犧牲,最終建立了獨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國。可見,毛澤東已經找到領袖群倫的“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